【企業ESG環保作為系列報導-21(完結篇)】阿里巴巴環境風險高且資訊揭露不足
中國大陸網路電商巨擘阿里巴巴集團目前的業務,主要有中國電商、國際電商、零售、物流、雲端業務、大數據、以及數位媒體及娛樂等領域。2021年,阿里巴巴集團也開始跨足IC設計。阿里巴巴集團在2021投資者日活動上發布了碳中和及減排戰略,目標是在2030年前完成自身營運碳中和,且在2035年前聯合生態合作夥伴累積減碳15億噸。 阿里巴巴加入MSCI評估近5年來,評價持續浮動。2021
智慧製造下半場 數位轉型如何接軌淨零趨勢?
製造業發展ESG、邁向淨零碳排成為近年產業努力目標。台灣中小企業面對現今少量多樣生產型態、急單產線變動等,如何運用新興科技,加速產業數位轉型,一直是近年產業熱議的焦點,但隨著全球加快淨零腳步,如何在數位轉型同時兼顧減碳節能,也成為產業能否接軌國際的關鍵。工研院因此建議,企業可從網路環境、生產設備、營運管理三面向著手,透過5G專網、工業物聯網、AI虛擬助理等強化企業淨零碳排競爭力。
火線話題:企業實現ESG(二):落實生產者責任
R3再使用(Re-use)到R7更新用途(Repurpose),不僅是直接對應艾倫.麥克亞瑟基金會的循環蝴蝶圖右側工業循環模型,也正是客戶服務維修系統(CS & RMA System)的關鍵核心流程。 R3再使用,企業可透過客服維修系統完整的退貨流程、檢測功能及規格、補充週邊配件等必要的整理作業,使產品仍保有原來功能、規格及使用性之後,再轉換給其他需求者,不影響產品經濟價值,
【企業ESG環保作為系列報導-14】亞馬遜的包裝、運輸與能源永續作為
亞馬遜(Amazon)是全球最大的網路購物零售商,營業以線上購物為主,且在全世界各國建立本地化的網站。若將亞馬遜按事業體區分,可分為北美電商、國際電商和亞馬遜網路雲端服務(Amazon Web Service;AWS)服務3個事業體。其中AWS服務提供企業租用雲端運算伺服器服務,響應全球企業雲端轉化的趨勢,2013-2021年營收成長19倍,也成為亞馬遜營收動能。亞馬遜要如何滿足遍及全球、大量的網
【企業ESG環保作為系列報導-12】微軟以軟體賦能和投資氣候科技促減碳
經常與蘋果(Apple)競逐全球市值最大公司寶座的微軟(Microsoft),是科技產業最具影響力的企業之一,在全球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微軟在ESG上的表現同樣可圈可點,優於產業平均表現。雖然微軟的事業體以軟體為主,卻也有涉及硬體產品如XBOX、Surface及雲端事業部所使用的伺服器等,因此其ESG策略方向,與其硬體供應鏈夥伴息息相關,也值得科技同業參考。 微軟已經連續5年
PChome強化競爭力 廣納AI、創新與AIoT領域百位人才
為加速集團版圖擴張,深化電商、金融、賦能三大事業板塊布局,PChome網路家庭23日宣布,將擴大招聘AI核心技術、創新服務與AIoT智慧物流等三大核心領域專業人才,總計釋出上百職缺,做為創造電商新時代的重要根基。 儘管疫情導致實體通路營運受阻,取而代之的是電商平台業者的營運竄起,但礙於零件生產短缺、物流受阻導致部分商品供需失衡,同時電商競爭激烈,讓電商業者營運與獲利同受衝擊。
2022雲端趨勢有哪些重點? 混合雲、IaaS市場成長最強勁
2022年即將進入下半場,企業也持續加速邁向數位轉型。台灣公有雲市場成長強勁,2025年產值上看新台幣830億元。AI新創愛卡拉(iKala)19日發布與IDC合作「2022產業雲端應用趨勢大調查」,iKala觀察,在後疫情時代巨變的環境下,企業加速數位轉型腳步,也提升雲端運算服務市場需求,而未來包括像是混合雲及多雲布局、顧客關係優化,以及雲端資安等,也將會是未來企業評估上雲的三大重點。
因應產業詭譎變化 善用雲運算大數據進行智慧預測
結合雲端運算與大數據的智慧預測,可提供未來經濟趨勢預測與強化製造業預測、量化、規劃的能力以因應市場動態與外部變局,以減少庫存、提升獲利、強化競爭前瞻,並透過持續、即時監測與掌握最新的內部與外部變化以維持作業正常。 根據IndustryWeek報導,製造業面臨消費者行為變化、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起伏、供應鏈破壞等全球市場不確定性的挑戰日益嚴峻,亟需強化預測能力以提早
結合先進科技與環保思維 建新國際創造智慧化物流服務
穩定原物料向來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天然資源匱乏的台灣尤是如此,煤炭、紙漿、礦砂…等材質都需倚賴進口,透過船運物流將之運送到各製造場域中。早期此類散雜貨在港口裝卸時難免會出現大量粉塵,作業效率也不佳,後來環保意識抬頭,相關廠商也逐漸導入自動化設備,上述情況已然大幅改善,在此一歷程中扮演先行者的建新國際,不僅是台灣最早建構自動化系統的企業,近幾年更在台北港投入大量資源打造智慧物流倉儲園區,為台灣
最日本味的元宇宙 電信業如何藉娛樂連動商機重振旗鼓?
日本電信業在智慧型手機時代一敗塗地,喪失大半娛樂服務及手機市場,甚至被揶揄為水管商,只負責拉管線;但隨元宇宙出現,日本電信大廠KDDI認為這是日廠重奪市場主導權的機會,開始積極與其他企業及新創合作,擺脫水管商時代。 而且KDDI的看法不只是概念或未來事業規劃,而是經過2年實際實驗的成果:2020年公開的5G技術展示計畫,虛擬澀谷(Virtual Shibuya),成功在網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