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恩以數位化實踐ESG永續發展 為環境堅守最後一哩路
近年ESG、淨零碳排、永續發展等辭彙爆紅,躍為全球顯學,連帶使循環經濟成為各方看好的商業模式。其實早在1988年、即距今40多年前,當大家仍習慣以掩埋或焚燒方式來處理廢塑膠時,現任宏恩集團董事長的洪哲盛便毅然投入廢塑膠回收事業,比多數人更早踏上循環經濟旅程。 「燒掉廢塑膠,會造成二氣化碳汙染;埋掉廢塑膠,亦將對環境造成嚴重傷害,」洪哲盛說,具化工專長背景的他,有感於塑膠產品被
【企業ESG環保作為系列報導-19】Sony環保超前部署 產業鏈影響力待加強
隨著現在各國政府愈發重視氣候議題,企業界也紛紛開始追隨這股ESG風潮。根據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的研究,目前在設定淨零排放目標上,矽谷的科技產業遙遙領先,然而日本消費電子大廠Sony,早在1993年已經開始發展全球環境政策和行動計畫,而目前正以「Road to Zero」為主軸,實現環境零負擔的承諾。但相較於其他消費品牌競爭對手,Sony顯得太過低調未能將其努力充分揭露,也需要發揮更多影響力在其價
火線話題:企業實現ESG(三):研發與客服維修
R0拒絕(Refuse)、R1重新思維(Rethink)到R2減少(Reduce),是產品生命週期從構想功能到設計開發規格的最前端,也是客服維修系統中服務策略的起始點跟回饋點。 拒絕(R0)是當產品單一功能的獨特性消失,或其他不同產品可提供相同功能情形下,市場機制自然會漸漸淘汰單一功能的產品(例如GPS導航機及數位相機,當GPS導航跟數位照相功能,已經可以併入其他通訊設備功能
從吊扇走出減碳革命 勤美分享ESG模範生怎麼做?
談起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ESG),是近2年所有上市櫃企業必修的科目,氣候變遷下更掀動ESG浪潮。據了解,台灣是全球供應鏈重鎮,在淨零減碳之路上一舉一動皆受各界關注,然目前全球已有131國承諾淨零,台灣雖是全球供應鏈重鎮,卻還在後段班。 以賽代訓,奠定全台製造業ESG模範生地位 除了本地8家指標性企業倡議成立的台灣氣候聯
【企業ESG環保作為系列報導-18】德國福斯加速轉型 欲與Tesla爭電動車龍頭地位
ESG近年來迅速成為全球企業永續經營的重要議題之一,不僅成為投資人用來衡量一間公司價值的新興評分標準,各國ESG相關法規也逐漸趨嚴。2035年起歐盟、美國與日本禁止純燃油車。因此,對於福斯集團(Volkswagen AG)來說,加速轉型已經是箭在弦上。2021年福斯的純電動車銷量翻倍成長,拿下歐洲銷售冠軍,全球市場佔比達12%,僅次於Tesla的14%。 對於總部位於德國的福
火線話題:企業實現ESG(二):落實生產者責任
R3再使用(Re-use)到R7更新用途(Repurpose),不僅是直接對應艾倫.麥克亞瑟基金會的循環蝴蝶圖右側工業循環模型,也正是客戶服務維修系統(CS & RMA System)的關鍵核心流程。 R3再使用,企業可透過客服維修系統完整的退貨流程、檢測功能及規格、補充週邊配件等必要的整理作業,使產品仍保有原來功能、規格及使用性之後,再轉換給其他需求者,不影響產品經濟價值,
火線話題:企業實現ESG(一):從客服維修開始
溫室氣體排放造成地球暖化,2050達到淨零碳排已成為全球共識。歐盟於2021年7月14日正式公布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對特定高碳排產業產品進口歐盟時,將依其碳含量徵收碳稅,定於2023年生效,並將於2026年正式實施,未來不排除擴大至各個產業。 歐盟政策與台灣的關係 反觀台灣,產業結構是以出口導向的生產製造業為主,
【企業ESG環保作為系列報導-15】Alphabet 2030年以無碳能源營運為目標
搜尋引擎巨擘Google母公司Alphabet的環保作為,是國際ESG評等機構眼中的優等生,得分接近行業最優水準。 S&P所公布之Alphabet 2021年的ESG分數為47分,自2017首次評等的26分後連年攀升。單就環境層面來看,Alphabet獲得了74分的高分,而同業最高為75分。從環境層面再細分,單看「環境策略」之分數為84分,而此更是同業中的最高分,可謂環境策略
【企業ESG環保作為系列報導-14】亞馬遜的包裝、運輸與能源永續作為
亞馬遜(Amazon)是全球最大的網路購物零售商,營業以線上購物為主,且在全世界各國建立本地化的網站。若將亞馬遜按事業體區分,可分為北美電商、國際電商和亞馬遜網路雲端服務(Amazon Web Service;AWS)服務3個事業體。其中AWS服務提供企業租用雲端運算伺服器服務,響應全球企業雲端轉化的趨勢,2013-2021年營收成長19倍,也成為亞馬遜營收動能。亞馬遜要如何滿足遍及全球、大量的網
【企業ESG環保作為系列報導-13】LGES以100%環境友善為產品目標
近年來因永續與二氧化碳減排的觀念盛行,電動車與動力電池市場蓬勃發展。根據調研機構Trendforce估計,電池製程中最重要的正極材料需求量於2021年達60萬噸,在2025年將突破215萬噸,5年間需求成長率高達258%。而 LG Energy Solution(LGES)作為全球動力電池市佔率第2高的公司,市佔率達22.7%,僅次於市佔率第1的寧德時代的30.7%,近年業務量也隨電動車需求持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