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距醫療專題—法規篇1】為何醫師法規定一定要面診?
蔡騰輝/台北 COVID-19肺炎疫情全球肆虐,催化非接觸的遠距醫療和數位健康需求。不同國家做法不同,台灣的遠距醫療服務等行為因為法規、人員習慣、器材專業度等問題,在非疫情時期一般情況下無法進行,但在目前第三級警戒之下,已暫時全面開放。 第三級警戒期間 全民可遠距醫療線上看診
從YouTuber蔡阿嘎試用到美國CVS藥局 新創安盛的數位行銷之路
蔡騰輝/台北 擁有許多創新技術的生醫新創,在服務一般消費性市場(B2C)時,需要廣大的知名度,產品服務也需容易上手。安盛生科總經理暨共同創辦人陳彥宇和團隊,推出用手機就能測量傳染性疾病如COVID-19(新冠肺炎),以及慢性疾病管理、婦女健康管理,目前在美國和越南也透過不少數位行銷手法,獲得大量開展事業的機會。 消費性數位健康產品
10年建立3大產品線 安盛生科利用智慧手機測COVID-19
蔡騰輝/台北 2012年成立,到2021年藉由手機就可以檢測COVID-19(新冠肺炎),安盛生科(iXensor)走過10個年頭,總經理暨共同創辦人陳彥宇表示,目前從傳染病、慢性病、婦女健康等3大產品線,全力協助建立台灣與美國等地數位健康應用生態。 各國疫情發展時程不一 但都需要檢測COVID-19
COVID-19流感化疫苗每年施打 區塊鏈可成效率管理解方
蔡騰輝/台北 不少國內外專家預期,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將逐漸轉成流感化的全球流行性疾病。流感化意味著各國人民每年都要施打新冠疫苗,此外定期性的篩檢與保持社交距離也會成為新常態。陽明交大數位醫學與智慧醫療推動中心主任楊智傑分析,當篩檢與疫苗施打將成為常態,為了確保疫苗接種資訊正確、各中央地方單位、醫療院所醫療人員的工作流程順暢,或許能夠藉由區塊鏈建立疫苗資訊平台。
遠距諮商服務暴增 疫情成助力
陳研旻/綜合外電 根據HealthcareITNew報導,自疫情以來,醫療保健領域就一直在不斷地發展線上心理諮商服務。Personal Connected Health Alliance總經理Rob Havasy和Cloudbreak Health首席執行長Jamey Edwards最近會面了HIMSS Media的主編Jonah Comstock,討論疫情之下線上心理諮商服
如何展現醫療AI新價值 孫培然:再造醫療資訊系統
蔡騰輝/台中 台灣醫療資訊系統與科技研發運用火熱,各醫療院所都積極開發醫療AI與大數據分析應用。針對醫療AI的開發思維,私立醫療院所協會醫院資訊暨智慧醫療 發展促進會會長孫培然分析,從資料整理、資訊識別、領域知識疊加、AI智慧產生等步驟著手,數位醫療服務才能有更長遠且穩定的發展。 提升醫療工作效率
數位健康服務不斷鏈 永續發展重在生態鏈結
蔡騰輝/台北 商業模式一直以來都是創新科技服務廠商的大敵,尤其在健保照顧國人大部分醫療照顧的狀況下,健康促進與數位健康生態該如何永續發展?台大電機系教授陳良基認為,必須先分析數位健康產業特色及生態成員需求,最終或能找出永續經營的方法。 健康創新科技 產業打頭陣 陳良
電機人才的醫療科技之路 陳良基:先找出數據應用目標
蔡騰輝/台北 企業的數位轉型意味著透過數位工具的運用,加上革命性的新方向設定,進而帶領企業走向全新領域。台大電機系教授陳良基表示,現在已是數據應用的時代,未來醫療與科技融合的學生教育,需要從核心概念引導,才有機會培養出新一代既彈性又靈活的跨領域人才。 數據應用前必須找出目標
迎向IPO前的業務拓展 數位健康新創如何攬客?
蔡騰輝/台北 根據DIGITIMES電子時報新創資料庫、政府數據、各加速器資料,台灣目前已有數百家生醫新創,創業題目廣及藥理、病理、醫材、健康管理、長照科技。近幾年新創生態圈或有IPO與M&A的好消息,然而,希望透過創新科技與服務模式改善社會的新創,除了募資經費以外,更需要的是支撐永續經營的顧客群。 協助新創找出關鍵客戶與建立生態
陳良基:四大部曲發展台灣數位健康產業
蔡騰輝/台北 全球已有超過1.6億人感染COVID-19(新冠肺炎),各界對於防疫與遠距醫療科技需求孔急,近期產官學研醫法政將共同推動成立「 台灣數位健康產業發展協會 」,希望促進民眾對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