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半夜身體不舒服 線上諮詢平台熱線實況
蔡騰輝/台中 從醫院看醫生回到家,病人定期吃藥與盡可能休息以外,有時仍有疑難雜症無法自己解決,目前已有不少遠距醫療和線上諮詢數位平台,提供24小時的諮詢服務,希望滿足民眾居家的營養保健、醫療照顧、健康促進需求。 線上諮詢熱線幫助照護 隨著疫情升溫,遠距醫療和線上醫療健康諮詢需求數量增加。生醫新創公司
臨床需求少量多樣 遠距醫療如何找到賺錢機會?
蔡騰輝/台北 面臨少量多樣的遠距醫療應用場景,數位醫療服務提供者面臨有別於以往資通訊與傳統製造業大量生產的事業發展狀況。在臨床需求多樣性且十分講求安全與有效的狀況之下,目前遠距醫療廠商已能協助多種情境應用、平衡區域間醫療資源,但仍需從既有商業活動中,找到更多商業模式。 遠距醫療應用情境多元 針對現階
防範疫情捲土重來 李偉強:超前部署數位醫療生態
蔡騰輝/台北 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打疫苗。隨著疫情的發展進程不同,公共衛生體系與民眾通力合作之下,全球性的病毒感染情況或有好轉的跡象。然而,隨著全球化發展,大型傳染疾病再起的年數已快速縮短,如何建立未來健康生活,不少專家都認為超前部署數位醫療健康生態實為關鍵。 疫情給全球上了一課 數位健康意識抬
偏鄉缺的是急重症醫療 專家找尋遠距醫療真正市場
蔡騰輝/台北 生活在大都會,大醫院和小診所林立,一般人看醫生並不是難事。健康醫療照護專家認為遠距醫療已能提供無電梯老舊公寓的病患,及偏鄉部份慢性病與輕症病人應用,但量體較大且真正能支撐產業發展的市場,廠商或許應該向海外銀髮市場出發。 疫情期間的遠距醫療 線上諮詢和衛教安撫
建立下個世代的醫院診所 提升醫病關係3大前提
蔡騰輝/台中 掛號、等待、看診、治療、拿藥、回家。病人無論到醫院或診所,看醫生的流程大致如此。過去數十年如此,而在智慧醫療軟硬體發展蓬勃、遠距醫療各式服務多元的現今,病患與醫師之間的互動關係,將不再僅限於看診與治療的空間,在三大前提落實之下,將能夠以更加即時與連續性的方式存續。 前提一:必先再造院內流程與串聯院外資訊
【遠距醫療專題—臨床篇3】遠距醫療如何幫助民眾在家也健康?
蔡騰輝/台北 民眾若從5月15日開始居家辦公,也已經過了12個WFH的日子,可能面臨高密度的親子互動、少了辦公室的快速溝通,也多了線上查找健康資訊的需求。從原先三步一診所、五步一醫院的外出自主過往,進入數位健康和遠距醫療的新常態,遠距醫療的服務該如何滿足現代人居家的健康促進、居家醫療、線上醫療照護需求呢? 防疫第三級警戒
航空公司出招防疫 無接觸報到大勢來襲
謝明珊/綜合外電 未來搭飛機會跟搭火車一樣簡單,科技將為大家省略無謂的關卡,人只要準時出現,隨即登機,一抵達目的地,隨即離開機場。 據PhocusWire報導,近日阿提哈德航空(Etihad)營運策略執行主管Chris Youlten參加CAPA Live線上活動,批評現代航空產業比1980年代更退步,1980年代登記證是透過郵寄送到乘客手中,整套流程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