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採用氫燃料車支援賽事成為焦點
全球最大汽車市場中國大陸藉冬奧賽事推廣氫燃料車,氫燃料車雖為零排放但普及性遠不及電池動力車,2015~2021年中國氫燃料車銷量低於9千輛,在路上行駛的3.02億輛車中的佔比極低,新能源車領域頂尖智庫EV 100預測2050年中國的氫燃料車數量將達3千萬輛。 根據Bloomberg報導,電池動力車的電力在低溫時消耗較快,而氫燃料車則比較適合冬天氣候,且重新補充氫燃料僅需數分鐘
Gogoro攜手Electrum 結盟搶灘印尼市場
26日,Gogoro與Gojek旗下專為交通載具電動化所成立的Electrum簽署合作備忘錄,計畫整合上、下游產業資源及各方優勢,於該地發展完整電動機車產業鏈。 Gogoro表示,這項計畫將有機會強化Gogoro與Gojek的合作關係,截至目前,兩間公司已於印尼雅加達南部進行電動機車及電池交換站先期試點,同時,為了於印尼本地打造完整電動機車生態系,Gogoro亦與近年積極切入
製造業忙擴產投資 加速智慧自動化佈局
製造業動能回春,業者忙投資。經濟部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第3季製造業國內固定資產增購達新台幣4,960億元,寫下歷年單季新高。 在全球景氣逐步回升,市場需求強勁帶動下,產業對於設備投資的需求明顯升溫,不僅半導體、電子業積極擴產,正值轉型之際的傳統產業也透過改善製程設備加速升級,如今製造業智慧化轉型已是大勢所趨,此也成為業者在布局新產能時鎖定的投資方向。
工業富聯布局產業智慧生態 參與思靈機器人C輪融資
產業智慧化發展已經成了全球各產業發展趨勢,各領域業者對於建構產業智慧化生態系統,也逐漸形成共識。有鑑於今後智慧應用領域中,將有許多倚靠與機器人相關的技術,工業富聯日前宣布將參與思靈機器人(Agile Robots)的C輪融資,藉此爭取進一步合作的機會。 據了解,思靈機器人C輪融資共計取得2.2億美元,本案係由軟銀願景基金2期(SoftBank Vision Fund
老品牌深耕中國小家電市場 以「青春」為重
中國小家電市場變化快速。艾美特董事長史瑞斌指出,若以撲克牌來比喻,中國小家電市場不是一副牌在洗牌,而是2~3副牌一起洗,很多品牌都採短打,如何吸引年輕消費族群,為身為老牌家電廠艾美特未來2~3年的營運重心。 艾美特已在中國的小家電市場深耕20多年。史瑞斌指出,中國有近5成消費者認識艾美特,然近年消費年齡層持續下降,對這批花錢不手軟的年輕人,需要重塑品牌形象,尤其在快速競爭的中
澳洲推廣製造新能源巴士 盼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澳洲新南威爾斯州(New South Wales)聯合政府近期發表零排放車輛轉型計畫,目前公車佔該州運輸業年碳排放量46%,火車則為45%。據悉,大規模汰換傳統燃油巴士將提高生活及空氣品質,藉此降低噪音污染。 據The Driven報導,轉型計畫概述新南威爾斯州將投入8,000多輛新能源巴士,至2023年開始加速發展進程,未來在每年加入1,200~1,300輛電動巴士至車隊。
新能源車「減重」成另類商機 鋁合金材料與加工需求看漲
廖家宜/台北 全球對於減碳要求造就新能源車的快速成長,然而汽車大廠現在不只關注於電力系統的研發,更要從材料端為車體「減重」,從而達到更持久的續航力,未來在電動車商機帶動下,相關材料應用與加工需求也被視為相當重要的一環。工業富聯日前即與中國最大鋁合金材料研發和製造商創新金屬展開策略聯盟,雙方將著手先從金屬產業的轉型升級,進一步探索鋁合金材料在新能源車的應用商機。
Vitaly Golomb:新能源車之後 氫能、Hyperloop值得期待
林昭儀/專訪 Vitaly M. Golomb擁有超過20年的投資銀行、創投與購併顧問經驗,是科技投資專家,也擔任Hyperloop TT的顧問,並主持一個專門談未來交通科技與新創的 podcast 。Vitaly近日接受DIGITIMES專訪,分享他的科技投資與創投經驗,以及他對未來交通趨勢的
傳統與新創共舞 MIH CEO鄭顯聰:黃金交叉EV迎陡峭成長
林昭儀/專訪 鴻海推動的MIH電動車平台聯盟執行長鄭顯聰、歐洲電動車新創QEV Technologies商務長暨前Rimac營運長Monika Mikac將在8月10日由DIGITIMES及策略夥伴Anchor Taiwan共同企劃的Asia Venturing 第二場活動Tech-driven Mobility進行爐邊對談(
明尼蘇達州邁向潔淨之路 新推車輛排放標準
洪煥周/綜合外電 美國明尼蘇達州對於綠色能源的重視從不間斷,明尼亞波利斯(Minneapolis)市議會在2018年通過一項決議,承諾2022年市建築將採用潔淨能源的電力,盼望盡早達到二氧化碳淨零排放目標,來面對氣候快速變遷的難題。 根據CleanTechnica報導,明尼蘇達州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來自於交通,為減緩地球氣候暖化,州長Tim Walz在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