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版碳關稅搶先歐盟上路 台灣出口產業壓力加大
台灣經濟發展以出口為導向,為此針對國際市場遊戲規則也不得不加以重視。近期除歐盟發起的碳關稅(CBAM)內容有所更新,美國也宣布即將加入徵收碳稅行列,且時程將比歐盟來得更快,預計2024年就要上路。 據悉,早前美國參議院提出一項名為《清潔競爭法案》(Clean Competition Act,以下稱CCA)的立法提案,雖然目前僅是提案還尚未定案,但業界認為大方向不變,繼歐盟後,
改善日企弊病 花王Sony考績加列ESG評分
進入2020年代,企業經營指標又出現新的關鍵字,即代表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的ESG。而為鼓勵從業員積極提供與落實環保相關措施,同時避免企業管理積弊直到上了新聞版面才為高層所知的情況,日本清潔用品大廠花王(Kao)將修改人事制度,將ESG納入考績中,家電大廠Sony也將跟進。 根據日本經濟新聞(Nikkei)報導,花王正在制訂的新人事考績評核系統,將引進社員自訂目標制度
車窗、眼鏡甚至穿戴裝置 高透明太陽能電池更方便融入生活
在地狹人稠的台灣或日本,太陽能發電推廣上的難題之一在於可安裝面積有限,還要扣掉像是透明玻璃這類不能裝太陽能電池的環境,進一步縮小可用發電範圍;日本東北大學(Tohoku University)在2017年高透明度太陽能電池,2022年7月12日提出改良方案,進一步讓這技術具實用性。 根據東北大學公布消息,過去號稱為透明太陽能電池的產品,透明度多半低於60%,這次研究團隊推出的
日新創推高速低價基因解析晶片 預定2024上市
高速基因分析,因2020年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全球大規模PCR核酸檢測需求,從原本只有專家才重視的技術,變成一般大眾都常要用到的服務,因此在疫情爆發後的2020年7月,才在日本設立的高速基因分析晶片開發新創:MZT(Mitate Zepto Technica),便受市場重視,希望開發出徹底改變PCR速度的技術。 根據MZT公布資料,該廠目前研發的產品有3個:
比亞迪叩關日本EV 從公車到私家車
中國EV廠終於決定叩關日本私家車EV市場,2015年便在日本銷售EV公車的中國電動車大廠比亞迪於2022年7月21日宣布,將正式進入日本EV私家車市場,2023年1月將推出SUV款EV Atto 3,並積極擴展服務據點,目標是2025年於日本有100個銷售據點,EV年銷售量2萬輛。 根據日本經濟新聞(Nikkei)報導,比亞迪決定2023年在日本私家車市場銷售EV的理由,在於
個資法枷鎖不上身 城智人臉+人形辨識滲透多應用場域
人臉辨識除了可以用在安防門禁外,也可用於社會安全維護。但目前市場上的人臉辨識都需要先登錄個人資訊,而這可能成為業者在對個資格外重視的國家或地區布局推展的難處。 此外,全球晶片缺貨的狀況已經延續多時,IDC也預警,由於生產晶片需要的原料與氣體短缺,半導體供應無法立即增加,全球晶片短缺尚未落幕,晶片價格依舊居高不下。 因此,即便智慧城市、人臉辨識、人工智慧等
以色列資安新創Siga 將OT資安提升至「零層級」
建置安全系統以防止任何未經授權人員侵入公司系統,是至關重要的任務。若攻擊者可侵入公司系統,就能掌控受害者的可程式化邏輯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s;PLC)和普渡模型(Purdue model)的所有上層通訊工具。 普渡模型基本上是一個有助於定義營運技術(OT)和資訊科技(T)架構的模型。網路安全顧問公司PurpleSec指出,在202
從六成到十成 日本EV與再生能源連動進化
結合再生能源與EV的智慧電網,在日本又有新發展,日本汽車大廠日產汽車(Nissan),在日本福島縣浪江町進行再生能源與EV的連動實驗,成功讓所有EV的電力完全靠再生能源提供,並同時擔負好智慧電網中蓄電池的儲能與穩壓的角色。 日本從2018年北海道地震造成廣泛停電,但部分地區依靠EV與FCV提供緊急用電一事上新聞以來,便正式推動EV與電網連結事業,2019年日產進一步與日本電力
製造業重鎮恐成駭客首選 台工控安全隱憂浮出水面
台灣作為全球製造業重鎮,在工業4.0浪潮下,導入智慧製造的比例大幅增加,但在技術升級的同時,業者的OT資安防護是否到位,將對全球供應鏈有重大影響。資安廠商Fortinet示警,時至今日,仍有不少製造業者錯認架設防火牆即等於資安防護。事實上隨著IT與OT的疆界愈來愈模糊,製造業對於新型態的資安防護思維倘若跟不上網路攻擊速度,將會是一大隱憂。 2018年台積電中毒事件被喻為台灣史
機車電池交換商業模式台灣告捷 日廠拚換電池EV敗部復活
雙輪電動機車換電池事業模式在台灣告捷,並向全球其他地區發展,但4輪EV則因美國交換EV電池新創Better Place在2013年宣告失敗破產而受挫。不過,不放棄換電池構想的兩間日本大企業貿易公司伊藤忠商事(Itochu)與能源企業Eneos,在2022年又將於日本展開相關事業的實驗。 根據日經電子(Nikkei Electronics)報導,伊藤忠與Eneos檢討Bet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