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先進科技與環保思維 建新國際創造智慧化物流服務
穩定原物料向來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天然資源匱乏的台灣尤是如此,煤炭、紙漿、礦砂…等材質都需倚賴進口,透過船運物流將之運送到各製造場域中。早期此類散雜貨在港口裝卸時難免會出現大量粉塵,作業效率也不佳,後來環保意識抬頭,相關廠商也逐漸導入自動化設備,上述情況已然大幅改善,在此一歷程中扮演先行者的建新國際,不僅是台灣最早建構自動化系統的企業,近幾年更在台北港投入大量資源打造智慧物流倉儲園區,為台灣
宅經濟助陣 物流商機旺 天眼衛星欲做物流業數位轉型推手
過去一年可說是全球物流業百花齊放的一年,根據未來流通研究所數據顯示,台灣整體物流運輸業營收於2021年本土疫情最為嚴峻的5月,創下驚人漲幅,尤以海運受惠於全球運價攀升,歐美各大城市逐漸解封,訂單數量因此暴漲,業務量亦創下歷年來新高。 股市小金童萬海、長榮、陽明、裕民在2021年年中便以驚人業績達到100%的營收成長;而在台灣本地陸運部分,新竹物流、宅配通以及嘉里大榮物流也在電
2022智慧物流新趨勢:快物流、分散式、無人化
根據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資料統計,2021年12歲以上民眾上網率達83%,過去兩年受疫情影響、宅經濟崛起,自2020年起台灣民眾網購使用率便已超過8成,高於全球平均數值。根據未來流通研究所報告顯示,2021年全台電商規模約新台幣2,900億元,年複合成長率達20%,其中,百貨業、量販店、超市及超商等實體零售亦開始切入電商市場,推使2021年實體零售的網路銷售額上看1,200億元,相較前一
台灣首輛自駕物流車上路 新竹物流加速物流營運
疫情及後疫情時代,宅經濟爆發促使物流業最後一哩路運送需求成長,國內外物流業皆積極投入,5G、物聯網等技術發展,亦帶動各國自駕技術成長,許多物流業者開始積極搶進自駕及智慧物流服務,包括Waymo、Otto、Walmart與Gatilk在內,皆投入無人自駕物流技術開發。 在台灣,新竹物流首創自駕物流與工研院合作於新竹道路實測,誓言未來欲結合自駕貨車、大型聯結車解決物流業長期人力短
無人機時代來臨!智慧運輸7大目標 王國材:透過智慧交通擴張海外商機
交通部於18日宣布2022年交通施政重點,以嚴格執行台鐵改革、便捷公路網、完善機場建設、提升港埠建設、實現交通平權、優化觀光體質、強化智慧運輸及落實交通安全等八大施政重點指出2022展望,其中談到智慧運輸7大目標,透過5G智慧交通帶動車聯網與無人機商機。 對於發展智慧交通運輸7大目標,交通部長王國材表示,除持續發展2021-2024年智慧運輸系統建設計畫,也包括5G帶動智慧交
智慧製造需求大增 微星、工研院大秀機器人、自動化應用
2021年「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登場,包括上銀、Panasonic、三菱(Mitsubishi)、盟立、台達電等大廠,因應數位化、遠端化需求提升,展出關鍵零組件與解決方案,並透過串聯整廠設備系統達到監控與虛實整合,而服務型機器人專區則有緯創、微星等大秀接觸智慧服務,超前部署人機協作未來生態系。此外,工研院亦展出應用在水五金、汽車鈑金、人機協作、製造場域智慧化的整合服務等成果,包括台灣首創「R
火線話題:交通科技白皮書 葫蘆裡賣什麼藥?
前不久,交通部成立的「交通科技產業會報」提出12個小組所完成的報告,並匯集成「產業政策白皮書」,作為引領台灣未來中長期交通科技產業發展之指導綱領。產業界熟悉的智慧電動巴士、5G智慧交通應用、交通大數據科技、智慧物流服務等政策目標都包括在內。讓人好奇的是, 聲勢浩大也有大量科技含量的鴻海MIH聯盟為何不在交通科技討論範圍之列? 產業政策白皮書過去大都是由公協會發布,作為產業界與
跳脫毛利思維 光陽、車王電推動汽車製造服務化
為協助台灣產業了解市場脈動、善用自身優勢掌握商機,大肚山產業創新基金會攜手DIGITIMES於8日舉辦「第二屆大肚山產業跨域創新高峰論壇」,邀請總統蔡英文、經濟部工業局局長呂正華、工研院院長劉文雄及各界領袖共聚一堂,從不同角度跨界交流,探討台灣在當前局勢下的機會與挑戰。 針對交通科技產業化的機會,工研院院長劉文雄提到,智慧交通發展將會以車為核心歷經4階段變革,分別為電動化、聯
阿里巴巴智慧物流布局有成 續壯大蠻驢軍團
智慧化應用廣泛,在電商產業亦然。近年來,許多電商業者皆積極部署智慧化應用,舉凡雅虎(Yahoo!)與Momo購物皆建置智慧倉儲系統,亞馬遜(Amazon)與阿里巴巴則積極開發智慧物流等,期盼借助新興科技提升營運與運送效率。 Prologis研究指出,未來3年機器人將能夠讓電商營運設施每平方英尺增加10~20%的營收。阿里巴巴集團自2015年開始鑽研自動駕駛技術,旗下達摩院於2
動見科技有效活化行車影像資源 掌握智慧物流運籌關鍵
林佩瑩/台北 進入後疫情時代,肩負著維持社會正常運作與提供基本民生需求重要責任的交通運輸業與物流業者也面臨諸多挑戰,尤其行駛在外的車隊車輛往往是業者最難掌控的環節。市面上雖有各種行車電腦、車隊管理平台,但僅只擷取行車速度、剎車等數據,無法還原現場真實狀況,導致管理效能不彰。 由台大電信所副教授周俊廷與資工系逢愛君、林守德兩位教授共同成立的動見科技「My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