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術應用朝垂直發展 自然語言受矚、XAI重要性升
調研機構Statista指出,預計未來數年全球AI軟體市場將會快速成長,至2025年預計全球市值將達到約1,260億美元,整個AI市場將包含諸多廣泛應用,比如自然語言處理、機器人過程自動化與機器學習。 AI 新創往垂直場域發展 AI如今滲透進各個產業,AI相關的新創團隊更是如雨後春筍。值
從AI 1.0到AI 2.0 人人可用才能加速普及
AI晶片公司Blaize成立於2010年,4位創辦人Dinakar Munagala、Ke Yin、Satyaki Koneru以及Val Cook過去任職於英特爾(Intel),具有多代GPU開發經驗。目標從AI 1.0走向AI 2.0,提供新的技術平台與產品,讓AI更容易為企業所用。 Blaize在創辦人的空房間中誕生,原本是私人專案(side project),如今擁有
如何幫助產業智慧化?宜鼎率子弟兵全力衝刺邊緣AI
全球工業級儲存與嵌入式週邊領導大廠宜鼎國際發表最新營運策略,將鎖定邊緣AI(Edge AI)做為集團最新策略發展方向,由於看好AI技術在未來產業發展扮演的重要角色,將目光從AIoT更進一步聚焦於AI與Edge AI邊緣運算,期望加速產業AI智慧化與應用落地,近年已協助上千家客戶實現各式智慧應用,並將率領轉投資子公司全力衝刺Edge AI邊緣運算技術與應用,加速產業AI智慧化與應用落地。
抓住你的視野 魚缸AI化海科館看得到
經濟部技術處於Touch Taiwan 2022攜手友達、群創、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美商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工研院等產研機構,發表應用不同場域的智慧顯示虛實融合系統、面板級先進製程驗證平台等35項應用,為智慧顯示產業注入新能量。 現場展出工研院研發的全球首創透明顯示車載虛實融合互動系統,可依乘客視線秀出導覽資訊,在飽覽窗外美景時,觀看導覽資訊也不容
火線話題:從企業內部孵化未來:Walmart的Store No8
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爾瑪(Walmart)於1962年成立並開始擴張。Walmart建立了一種新型連鎖零售店的商業模式,直接從大型生產商那裡購買商品然後直接銷售給消費者。這種跳過盤商的做法,使其能獲得較高的商業中介利潤,Walmart對供貨商的強大購買力和自身強大的物流能力加大了這利潤。 然而,1994年以網路書店起家的亞馬遜(Amazon)以嶄新的商業模式和強大的科技能力,取
智慧零售助力品牌新零售轉型 業者以OMO掌握商機
COVID-19(新冠肺炎)在全球蔓延已逾兩年,消費模式與產業生態因疫情不斷變化,零接觸商機持續發酵,企業採取數位轉型、虛實融合(O2O)的營運模式,以迎戰OMO全通路新零售時代。 資誠創新諮詢董事長盧志浩表示,零售產業的挑戰以及數位轉型浪潮,再加上疫情推波助瀾下,社交距離、遠距工作模式推升線上購物需求成長,帶動相關業者積極拓展虛實融合營運模式,盧志浩建議企業瞭解最新市場趨勢
展示AMR成果 緯創:人機協作已是不可逆趨勢
AMR成為各家開發自動化設備的重點。緯創自主移動機器人(AMR)團隊在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發表自主開發的機器人Wifundity,並擔綱遞送產業白皮書給副總統賴清德的大任。 全球市場環境快速變動,加上疫情衝擊、國際貿易戰所產生的不確定性與風險,使各產業導入自動化意願都高於以往,自動化服務也朝智慧連網、簡化編程與安裝程序等方向發展。 緯創總經理沈慶堯表
AI互動螢幕助便利店虛實整合 群創再下一城
受疫情及數位化消費行為普及的影響,愈來愈多零售業者搶攻虛實整合商機,方舟智慧採用群創的AM Mini LED顯示器及瑞艾科技的AI影像辨識、虛擬機器人技術,建立AI互動螢幕,於全家便利商店台北市忠孝光復店率先導入3D導購廊道,整合線下線上購物情境,創造台灣便利商店巿場消費新體驗。 群創表示,持續深耕智慧零售場域,2018年即與全家便利商店合作,導入智慧櫃台、自助結帳及智慧貨架
迎戰智慧製造淘汰賽 企業亟欲鍛鍊數位即戰力
據TrendForce研究顯示,由於COVID-19疫情推波助瀾,加快全球產業的數位轉型速度,加上自動化、遠端作業等需求攀高,輔以5G、AI等熱門科技助攻,影響所及,預期2025年全世界智慧製造市場規模可望達到4,500億美元,相較於2021年的預估值3,050億美元,增長幅度高達47.5%。 由此觀之,展望今後五年,堪稱製造業的黃金時期;誰越能借助數位科技提升產能與效率、甚
投資新創 一本回饋初衷 飛捷迎來營運轉型契機
飛捷科技2019年開始投入新創加速器,最初因接觸過一些新創團隊,而回想40年創業過程中,接受過來自很多社會支援,因此希望透過對新創的協助和輔導,對社會有所回饋。 此外,透過投資新創的過程,也同步開拓飛捷內部同仁的視野,建立公司內部創新思維,這是當初投入新創的2個目的。為更有效率接觸新創,透過有經驗的專業加速器團隊StarFab協助,幫助飛捷在這2年內至少接觸過超過60家新創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