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攻能源轉型 台電V2G雙向回饋電池交換站成虛擬電廠
台灣朝智慧城市與能源轉型又跨出新一步。電動車市場持續擴大,台電看準電池交換站的成長潛力,與Gogoro攜手合作完成雙向饋電技術的驗證,在台電綜研所樹林所區建置了全球首座電動機車專用的V2G電池交換站。 未來結合電能管理系統可智慧排程充電,Gogoro電池交換站不但能為電動車充電,還可在必要時機接受即時調度、化身成虛擬電廠,將站內的電池儲能電量回傳,共同強化電網的穩定,讓電動車
電廠溫排水助魚類養殖 台電海洋牧場展循環經濟
過往電廠冷卻用的溫排水若直接注入海中會影響當地的生態環境,台電林口電廠利用溫排水高於進水口水溫約7度左右的特性,來養殖魚類協助魚群渡冬,一年可養出近3,000隻肥美壯碩的海水魚。 這項稱為「海洋牧場」的計畫實現了電廠與生態間的永續發展,未來台電希望將此種經濟模式拓展到其他電廠,並將技術與經驗移轉給當地漁民或漁會組織,創造更有在地色彩的生態電廠。 台電綜合
台電電力交易平台啟用 台灣能源轉型寫下新篇章
台灣電力轉型邁入新里程碑!台電啟用電力交易平台,利用平台整合分散於全國各地的電力資源,以日前輔助服務交易方式,廣納民間電力神隊友參與,促進台灣的電網系統更穩定、安全。電力交易平台在資訊透明及公平合理的計價前提下,創造了市場上新型態的電力交易模式,讓電力共享經濟商機上看百億元。 「未來台灣的供電狀況會更穩定,供電來源走向多元化與分散式的發展」,台電董事長楊偉甫表示,台電參考美、
台電需量競價措施廣邀企業最佳救援 響應綠色經濟
全球節能減碳與提升能源效率風氣正熾,新能源技術以發展綠能發電、強化輸電和儲能效率的技術蔚為風潮,但是高額投資成本與時效都有緩不濟急之感,世界各國更將「需求面管理(Demand Side Management)」視為重要電力管理機制,電力需求因為有相當明顯的尖峰、離峰特性,為了使電力系統隨時處於供需平衡的狀態,透過需求面管理,採用諸如推動能源效率、能源節約,以及需量反應(Demand Respons
台電彰化雲端資料中心 助精準掌握綠能發電預測
全球暖化趨勢嚴峻,氣候變遷造成的災害愈演愈烈,已經對人類社會及經濟發展帶來巨大衝擊,歐盟率先推動2050淨零碳排(Net Zero Emissions)的目標,已有128個國家跟進,歐盟並預計2026年實施課徵碳邊境稅(Carbon Border Tax),歐洲企業逐步推動購買碳配額(Carbon Allowances),做為遏止溫室氣體排放、減緩氣候變遷而採取的碳市場機制,全球製造供應鏈必須採取
台電電力交易平台上線 台灣電力邁向新局
2021年9月底中國許多地區陸續祭出限電政策,所引發一連串的供應鏈產能受挫的事件,衝擊著全球因應COVID-19疫情趨緩而經濟快速復甦的用電需求,再隨著北半球高緯度地區馬上進入冬季的嚴寒天氣變數中,電力需求激增和燃料價格持續飆升令人擔憂。 台電電力調度處處長吳進忠接受專訪時表示,台灣電力的供應,過去主要是依靠台電投資各式的發電設備來產生電力,然而現實上,電力的來源不可能無限量
臺科大進軍智慧電動車領域 校級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自從特斯拉推出全球首款具備自駕功能的車輛之後,隨即帶動新創、汽車產業等,紛紛投入自動駕駛車輛的研發,讓原本僅在電影中才有的情節,開始在人類的真實生活中上演。根據波士頓顧問公司研究報告指出,預計2025年全球自動駕駛車市場銷售額可達420億美元,2035年市場規模有望翻倍成長。 由於臺灣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人機互動暨影像系統實驗室(Human-computer Interacti
善用數據力量提升企業效益 臺科大團隊精準展現數據價值
智慧化時代來臨,大數據分析成為眾多產業升級的關鍵技術,不過無論是工廠產線或商用環境,實體設備與線上網站的數據量都非常龐大,如何在去蕪存菁的同時呈現數據的真實面貌,讓策略制定更精確,就成為企業強化運作效能的重要課題,臺灣科技大學工管系楊朝龍教授率領的團隊,深入研究不同場域的大數據分析,並將其研發成果協助各類型的企業推動數位轉型。 臺科大團隊的數據分析可分為工業應用與商業應用兩大
臺科大IDSL專注創新服務研發 致力讓IoT世代資安更安全
隨著全球基礎網路環境日益健全,加上感測器元件成本下滑,各種類型物聯網裝置如雨後春筍般的快速湧現,成為驅動全球經濟成長的重要動能。根據McKinsey研究報告指出,預估2025年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4~11兆美元,只是在驚人商機背後,卻也隱藏極大的資安問題。 現今物聯網設備早已成為駭客組織鎖定攻擊的目標,並藉此持續發動大流量的分散式阻斷服務(DDoS)攻擊,藉此勒索贖金或達成特定
臺科大AI研究中心深化產學合作 為產業升級提供AI即戰力
在智慧化系統中,AI扮演關鍵角色,像是製造產線上的產品檢測、零售店面的動線規劃,甚至是手機遊戲的寶物價格制定,背後都有複雜的運算法。AI架構必須與應用產業緊密契合,才能為企業量身打造適用的系統。 然而AI高度專業需求,對多數業者是相當沉重的負荷,為協助企業克服此問題,臺科大近期成立了「AI研究中心」,擔任臺科大產學長兼AI研究中心主任的花凱龍教授指出,「AI研究中心」的主旨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