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個eVTOL垂直起降機場在英國營運
全球第一個「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eVTOL)的Air-One營運基地,在英國城市科芬特里(Coventry)正式營運。 根據Traffic Technology Today報導,專為空中計程車和無人機打造地面基礎設施的開發商Urban-Air Port在科芬特里經營Air-One的eVTOL垂直機
發展電動摩托車 越南領先東南亞
越南近年來在多個產業發展出令人矚目的新創企業場景,也正在成為電動雙輪車等綠色交通的創新中心。 根據亞洲開發銀行(ADB)一份有關印度和越南的電動雙輪車報告,電動雙輪車對亞洲城市的潛在環境利益可能非常巨大,特別是如果以其取代燃油雙輪車。越南河內科技大學(USTH)指出,越南電動雙輪車每年銷量8萬輛,佔越南總體機車銷量2 % 。另根據市場預測,全球電動雙輪車市場的出貨將
Dat Bike打造越南首款本土自製電動雙輪車
越南新創Dat Bike使用其在越南國內設計和生產的關鍵零組件製造電動雙輪車,並宣布籌集了由Jungle Ventures領投、Wavemaker Partners參投的530萬美元A輪融資,使該公司自2019年創辦以來籌資規模達到1,000萬美元。 Dat Bike創辦人暨執行長Son Nguyen表示,儘管中國和印度已經主導越南當地的機車製造,但東南亞沒有本地的摩托車品牌
拿下歐美共享平台訂單 正崴以「輕型二輪車」搶攻市場
台灣自1990年代起便享有「自行車王國」之稱號,直至2002年,共有11間主要自行車零件廠,包括台廠、外商及中國台商在內,成立台灣自行車產業聯盟(A-Team),並在當時工業局、中衛發展中心的協助下,導入豐田汽車(Toyota)自動化、即時生產(JIT)模式,促使台灣自行車產業朝向高值化方向發展,進一步打造如捷安特、美利達等國際知名品牌。 近年來,二輪車電動化及移動共享化趨勢
無懼全球經濟逆風 東南亞創業融資表現強勁
儘管宏觀經濟出現通貨膨脹攀升、流動性緊縮和地緣政治風險上升等逆風狀況,東南亞2022年第1季的創業融資表現依然相對強勁。 DealStreetAsia-DATA VANTAGE發表最新報告指出,東南亞新創在2022年第1季共募得41.9億美元股權融資,雖低於2021年第4季的破紀錄總額,但仍較2021年同期成長5.2%。值得注意的是,東南亞新創在2022年第1季共達成310件
馬來西亞最大科技獨角獸Carsome 傳擬在美國和新加坡雙重上市
知情人士透露,馬來西亞線上二手車銷售平台Carsome正尋求在美國Nasdaq股市和新加坡證交所(Singapore Stock Exchange;SGX)雙重上市。 據Deal Street Asia報導,Carsome向Nasdaq提交IPO申請後,也向新加坡證交所申請上市。Carsome尋求透過雙重上市籌募3億~4億美元資金,市值將達到20億美元。媒體曾在2021年6月
台灣廠商數位力概況 數位行銷外商怎麼看
市場因眾多因素而頻起波瀾,不僅有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狀況時好時壞,國際局勢更是動盪不安,中美貿易戰或俄烏戰爭等皆增添許多變數。為因應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企業在數位轉型的歷程也積極導入數位科技做為輔助,以期臨機應變,同時提升企業營運效率。 2016年創立於日本的數位行銷科技公司Anymind,在同年進入台灣市場,短短6年擴張至多個市場,更在東南亞13個國家設有分公司
台灣電動巴士開疆闢土 海內外見MIT身影
現今全球移動載具減碳趨勢以及台灣「2030公共巴士全面電動化」政策,驅使車用電子、ICT產業鏈跨足電動巴士賽局。以政府端來說,國發會於2022年3月底推出2050淨零碳排規畫,加速交通部2030年客運公車將全面電動化,交通部次長陳彥伯指出,未來在交通方面,將朝三面向進行改善,分別是需求減量、運輸移轉以及技術改善。 電動大巴市場正式起飛 公務車也要電動化
亞洲航空與Google Cloud合作發展超級App
亞洲航空(AirAsia)跟Google Cloud簽署5年的策略合作協議,聯手為亞洲航空的行動服務超級App發展相關技術與服務,將整合旅遊預訂與管理,以及購買金融與健康服務、商品與教育工具等其他消費性產品的功能,以發揮最大成長效益。 根據PhocusWire報導,亞洲航空將藉助Google建立全球平台與生態系的經驗,吸引與協助更多創業者、合作夥伴、人才提供更多符合顧客需求的
從鋰電池到電動大巴整車 創奕能源駛進東南亞與東歐市場
總部座落在桃園的創奕能源,成立至今已超過十年,最早從鋰離子電池材料出發,原先只是鋰電池材料端的生產,爾後開始往下游生產電動車所需的鋰鐵電池模組,目前則以電動大巴整車製造為主要業務。 據悉,核心研發團隊包括從為電動車龍頭Tesla服務的鋰電池團隊,Atieva(後名為Lucid Motors電動車公司)的大中華區總經理莊嘉明。創奕能源董事長黃振聲回顧當時發展電池模組的情境,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