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氫能源火車開始載客 日本急孵「雲雀」追趕
氫燃料電池交通工具領域,日本領先世界各國量產氫燃料電池汽車,但法國德國氫燃料電池火車應用則領先世界,從2018年開始載客測試,2022年7月25日首度展開商業載客,讓3月開始測試氫燃料電池火車的東日本鐵路(JR East)又顯落後,急尋追趕方案。 目前已開始商業行駛的氫燃料電池火車Coradia iLint,是法國火車系統大廠阿爾斯通(Alstom)從2014年展開研發計畫,
農機減碳轉型 BEV、FCV各自有何優勢?
日本在電力系統與工業逐步引進減碳技術後,現在將眼光轉向農業環保,因為日本農業的農機、農藥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略高於總排放量4%,而柴油引擎農機佔農業碳排約30%,因此日本農機大廠已開始尋求取代柴油引擎方案,預計2025年推出中大型零碳排農機。 目前最成熟的零碳排車是純電池車(BEV)農機大廠井關農機(Iseki),2022年將在歐洲銷售16馬力的小型電動除草機,日本最大農機
Panasonic加速零碳排建設 計畫加入氫能助攻
歐美日中政府逐漸調高環保相關目標,企業跟進提前零碳排目標達成時限,Panasonic 7月13日公布新的減碳計畫Green Impact Plan 2024,以2030年全球250間工廠實質零碳排為目標,即起擴大投資,2024年希望將零碳排工廠增加到2020年的5倍,也就是目前4倍的37間。 至於實質零碳排的方式,已經應用的有太陽能發電、環保電器、無人化技術、蓄電池與電動車(
小距離通勤不遠了 日本太陽能EV可年行7,100公里
目前的零碳排車不管用電還是用氫能源,依然有電力或氫能源由高碳排程序製出的問題,因而有汽車表面安裝太陽能發電的太陽能EV構想;而日本政府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從2016年起研究太陽能EV,2022年7月的最新進度,創下1年行駛里程7,100公里的新紀錄。 根據日本汽車專業媒體Merkmal報導,實驗是由日本汽車大廠日產汽車(Nissan)發售中的輕型電動廂型車
太陽能製氫轉換效率創新高 新潟大學怎麼辦到的?
能量密度高而品質低的氫能源,被視為替代汽柴油能源的有利候補,但因零碳排製程效率低落成本高昂,目前主要來源是高碳排的石化業副產品,讓各國積極尋找環保氫能源製程,其中被視為完全乾淨的太陽能製氫,日本新潟大學(Niigata University)在2022年7月公布新成果,創下轉換效率高達13.9%的世界新紀錄。 新潟大學採用的太陽能製氫技術,是太陽能電池電力直接連接電解槽的電解
企業跟風喊淨零 小心把自己逼太緊
全球大至國家、小至企業或家庭,如今無不追求節能減碳,甚至淨零等目標,但在「理想」之前,還是有些無法避免的挑戰需要克服。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承諾在2035年,美國發電廠達成無碳發電,用風力或太陽能取代煤發電廠,並在2050年進一步禁止交通、暖氣等方面使用石化燃料,成為100%採用綠色能源的經濟體。歐盟(EU)則目標在2050年實現氣候中和、溫室氣體排放量為零的經
攻2.5兆美元市場 日本克服自然條件打造最完整氫能產業鏈
建立零碳排社會,在排除石化能源的替代能源方面,氫能源不僅能量密度高,且能以液態方式儲運,在濱海國家還有不虞匱乏的海水當原料等優點,因而被先進國家視為有力選項之一,日本更視之為主力。根據日本經濟新聞(Nikkei)報導,以政策鼓勵投資的結果,日本是全球唯一投入氫能源產業鏈所有層面的國家。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估計,要達成2070年全球碳中和,則2050年氫能源需求將達202
米其林輪胎轉型 發展氫燃料電池系統
根據DIGITIMES Research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電動車銷量為657.6萬輛,預期2025年達到2,964萬輛,將帶動電池裝機量倍增。 輪胎大廠米其林(Michelin)為因應全球趨勢努力轉型,規劃出4R計畫,非別對應減量(Reduce)、再使用(Reuse)、可循環(Recycle)、再生復原(Renew)。 除了在輪胎本業方面,米其林近
烏俄戰爭加快歐盟能源轉型 日企研發製氫設備追趕
烏俄戰爭促成歐盟推動進一步能源轉型,倍增2030年電解製氫目標,從年產500萬噸調高到年產1,000萬噸;而歐盟修改目標,主因在歐洲廠商率先進行大規模電解製氫設備投資,目前居於領先地位,這引發其他國家廠商緊張,因此日廠也開始研發大型電解製氫設備,希望2025~2030年商用化。 日本進度最快的是化學大廠旭化成(Asahi Kasei),其模組化電解製氫設備每個模組的年產氫量,
【企業ESG環保作為系列報導-9】現代汽車打造循環經濟與氫價值鏈
隨著碳排放議題獲得重視,全球電動車市場也跟著蓬勃發展,在2021的銷售規模相較2020年成長109%。南韓現代汽車(Hyundai Motor)作為世界第四大車廠,早已開始布局,將汽車技術研發主力由燃油車轉至各類電動車,其優異的策略管理能力,發展氫生態系等相關創新作為更是為其打造出新的成長動能。 現代汽車成立於1967年,主要產品包括了最初的燃油車,到現今發展油電混合車、氫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