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NFT代工開發到虛擬不動產 元宇宙商機亞洲沸騰
元宇宙的虛擬土地交易紀錄不斷被打破,多次成為新聞的話題。透過幾個較具知名度的元宇宙平台,例如Decentraland、The Sandbox等,用戶帶著VR眼鏡在虛擬空間中交易虛擬物品和服務,並正在形成非同質化代幣(NFT)與虛擬貨幣的生態系。 這種元宇宙商機現在已不限於歐美。IT革命似乎較為落後的亞洲,已出現元宇宙商業擴張的跡象。 日經新聞(Nikke
不有趣就沒人氣 元宇宙銷售怎麼玩?
元宇宙不再只是短暫的話題,而且正在成為僅次於實體店鋪、電子商城之外的第三種銷售管道。在這種情況下,元宇宙銷售將走向虛擬物件銷售與實體物件銷售互相搭配成套售出的模式。此外,從事元宇宙銷售的店鋪中,讓人感到有趣的娛樂性質將是重要的助力。也就是說,一切與用戶體驗有關。 日經新聞(Nikkei)報導,總部位於東京的3D數位分身製作公司PocketRD,將與紡織品貿易商豐島(Toyos
腦波認證的健康美麗 腦科技應用從臉皮到陸地
結合腦神經科學與IT科技的腦科技(BrainTech),已經應用在運動員訓練、化妝品推薦、駕駛安全裝置等商品或服務的開發當中。 日經新聞(Nikkei)、朝日新聞(Asahi)等報導,化妝品與日用品廠商資生堂(Shiseido),在主力產品Maquillage的產品包裝中的說明書裡表明,這項彩妝產品透過腦科技等科學研究,能讓人直接感受到美麗與舒適。 資生
日廠增產工業機器人 因應半導體與電動車全球擴張
日本多家工業機器人製造商正在擴充產能。雖然有晶片荒、烏克蘭戰爭影響物流等變數,但半導體與電動車需求明顯成長,長期化的勞動人口減少、降低人工費用與防疫形成的減少人員群聚等新趨勢,都會讓工業機器人的需求上升。 日刊工業新聞(Nikkan)、日經新聞(Nikkei)等報導,工業機器人的成長原本受到智慧型手機的帶動,在手機市場趨於停滯之後,接下來將推升工業機器人市場的則是半導體與電動
疫情讓城市更「智慧」 新創投資見端倪
當2020年疫情爆發,居家上班、遠距教學、衛星辦公室等形成熱潮,大企業從人口密集的都會區撤離,例如Panasonic把東京總部的一部分功能與人員,分散到關西的淡路島。城市以及智慧城市的前景,一度不被看好。然而,對於智慧城市相關新創的投資,在2021年已經恢復到疫情前的最高水準。 CB Insights、日經新聞(Nikkei)等報導,疫情其實刺激了智慧城市的發展,包括網路基礎
May Mobility再融資 與豐田共推自駕接駁車
日本車廠豐田汽車(Toyota)、德國車廠BMW都有出資的美國自動駕駛新創May Mobility,在最近一次也是最大規模的C輪融資中,取得8,300萬美元。May Mobility研發的重心在於自動駕駛接駁服務(Automated Vehicle Shuttle;AV-Shuttle)。 彭博(Bloomberg)、Phocus Wire等報導,May Mobility的自
日本車廠提升駕駛輔助技術與安全性 從「腦科學」出發
多家日本車廠正從「腦科學」出發,也就是藉由研究駕駛腦部運作,發展出提醒駕駛行車安全的技術,或者應用於自駕。擅長汽車硬體製造的日本車廠,試圖藉由人腦科技(BrainTech)與軟體技術,維持在未來車科技領域的地位。 豐田汽車(Toyota)與理化學研究所(RIKEN)的腦神經科學研究中心合作,組成理研CBS與豐田合作中心(RIKEN CBS-TOYOTA Collaborati
Sony宣布成立電動車子公司 投入未來車產業
Sony在CES 2022宣布,將成立電動車子公司Sony Mobility,並表示正研擬全面發展電動車事業。繼Google、蘋果(Apple)等IT業者之後,Sony也投入未來車商用化的事業。 日經新聞(Nikkei)、Impress Watch等報導,Sony社長吉田憲一郎在CES 2022上宣布,Sony將成立發展電動車事業的子公司Sony Mobility,總部預計將
微波無線充電商用日本部分解禁 從天上到手上全是市場
10公尺等級的手機與物聯網(IoT)無線充電,日本政府預計在2021年度(2021/4~2022/3)內開放,將帶來這部分的商業化發展。此外,透過5G通訊使用的毫米波(mmWave)無線充電,以及光無線充電等方式都在研發階段。 日經新聞(Nikkei)、ITmedia等報導,日本掌管通訊事務的總務省將在2022年3月前透過法令修正案開放10公尺等級的微波無線充電技術,包括92
傳豐田攜比亞迪推3萬美元小型電動車 2022年搶中國車市
在電動車與電池等方面已進行合作的豐田汽車(Toyota)與比亞迪(BYD),再傳出將於2022年合作推出一款小型電動車,進入中國大陸車市。據稱價格會在3萬美元以下。 路透(Reuters)報導,4名消息人士透露,豐田將於2022年在中國推出一款小型電動車,並運用比亞迪的關鍵技術,以便製作出價格合理且空間舒適的電動車。 這款小型電動車將採用磷酸鐵鋰(L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