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鏈配送還要更快! Momo拼3小時到貨
全民網購時代到來,Momo購物網日前宣布將旗下「5小時超市」服務再升級,推出全新「超市快配」服務,雙北地區3小時內快訂快到。 Momo先是於2021年推出「5小時超市」服務,上線至今深受35至54歲消費者青睞,是補給生活飲食的重要管道。為使服務更貼近消費者日常補給需求,此次Momo升級快送服務,再推出「超市快配」,並擴增生鮮冷藏類商品,只要於8:00~17:00服務時間內完成
三菱電機130億日圓打造自動化控制系統新產線
三菱電機(Mitsubishi Electric)的名古屋工廠為工廠自動化(FA)產品主要生產設施,為滿足市場需求,已收購愛知縣尾張旭市42,000平方公尺土地,將投資約130億日圓打造FA控制系統產品的新生產設施,預計2025年4月上線。 根據Electronics360報導,新生產設施總樓地板面積33,600平方公尺、三層樓、防震,將運用5G支援無人搬運車(AGV)、人類
Zapi購併BlueBotics取得自主移動導航技術
Zapi Group於2021年底完成收購瑞士無人搬運車(AGV)與自主移動機器人(AMR)自駕導航技術專業開發商BlueBotics,金額未透露,雙方的專業知識與產品價值互補性極高,就產品層面而言可形成完美組合。 根據The Robot Report報導,2021年10月BlueBotics跟泰國工廠自動化專業廠商Planet T & S簽署經銷協議以強化亞洲市場滲透率,過
2022智慧物流新趨勢:快物流、分散式、無人化
根據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資料統計,2021年12歲以上民眾上網率達83%,過去兩年受疫情影響、宅經濟崛起,自2020年起台灣民眾網購使用率便已超過8成,高於全球平均數值。根據未來流通研究所報告顯示,2021年全台電商規模約新台幣2,900億元,年複合成長率達20%,其中,百貨業、量販店、超市及超商等實體零售亦開始切入電商市場,推使2021年實體零售的網路銷售額上看1,200億元,相較前一
京東商城前進歐洲開設無人商店 正面對決亞馬遜
中國大陸第二大電子商務平台京東商城首度進軍歐洲拓展業務、測試新商業模式、挑戰亞馬遜,在荷蘭Leiden與鹿特丹設立2家名為Ochama的實體無店員零售店,結合線上訂購與自取店,並由機器人撿貨、理貨、包裝,將發揮京東商城在電子商務與物流的技術優勢及經驗。 根據CNBC與南華早報報導,消費者可透過Ochama App在線上訂購美妝、生鮮與包裝食品、家電、家具與家飾、母嬰與兒童用品
台達推AMR無線充電系統 打造全自動智能物流
因應智慧工廠中愈來愈被廣泛採用的AGV、AMR應用,台達首次推出無線充電方案,並於近日2021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展中亮相。該款無接觸式充電能夠達到93%的能源轉換效率,相較同類產品電能損耗降低至少20%,助力智能製造的最後一哩物流環節實現全自動無人化運作,同時達到綠色智能物流、實踐碳中和目標。 台達的無線充電系統MOOVair,主要針對目前廣泛應用於工廠、物流的工業用無人搬運
海爾攜手華為、中國移動打造5G智慧工廠
中國家電和消費電子製造商海爾集團找華為以及中國移動,為其打造整合5G、行動邊緣運算(MEC)解決方案的智慧工廠。據悉,目前相關解決方案已優先部署於海爾在中國境內的7座廠區,預期2022年將擴展至20座工廠,並計劃未來5年內在全球範圍導入至少100座廠區。 海爾在共同聲明中指出,智慧工廠解決方案主要由2月時三方共同成立的創新基地所開發、測試,適用於多元製造場景領域並發揮各種功能
臺科大強化台灣電源產業競爭力 助攻未來能源市場
隨著中美貿易大戰延燒至今,凸顯台灣供應鏈地位日趨重要,也讓許多不為人知的隱形冠軍浮上檯面。除有眾所皆知的半導體護國神山之外,台灣在電源供應器領域亦是執世界牛耳,其中台達電為全球市佔率第一名的業者,範圍涵蓋車用、工業、網通、伺服器、個人電腦等。 儘管身居世界第一名的寶座,台達電仍不敢放鬆,在投入大筆研究經費之外,2020年也宣布與臺灣科技大學成立產學聯合研發中心,承諾未來3年至
2021智慧製造大調查(下):邁向「智造」 人才不足成為隱憂
DIGITIMES與國立清華大學智慧製造與循環經濟研究中心、逢甲大學台灣智慧製造創新營運中心、大同大學、智炬科技共同合作,針對台灣製造產業進行智慧化程度現況調查。 透過本次調查檢視製造業對新興科技的導入意願,可發現普遍來說新興科技導入率並不高。導入率比重比較高的為物聯網(IoT)(23%)、大數據分析(25%)、與數據可視化與數位決策系統(27%)。而行動通訊、邊緣運算、人工
掌握機器人「心臟」 利茗機械國產減速機出頭天
廖家宜/台中 在工業4.0的浪潮中,機器人被視為最關鍵的自動化設備,但其關鍵零組件之一的減速機,過去因掌握在歐、日少數廠商手中,導致機器人成本居高不下,也成為機器人普及的最大障礙。所幸近年台廠努力耕耘,包括傳動元件大廠上銀與利茗機械,都在精密諧波減速機市場中擁有自製能量,藉由掌握關鍵技術,台灣或在未來機器人與自動化設備商機中,在全球供應鏈取得一席之地,也推動台灣智慧製造更加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