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科大投入5G 開發毫米波天線及連接器有成
隨著5G通訊標準底定之後,2019年第3季開始已有美國、南韓等電信業者,在部分主要城市提供5G網路服務,而台灣也在2019年底完成5G頻段標售工作,並於2020年第2季正式開通,擠進全球少數能提供5G通訊的國家。具備高速、大寬頻、大連結、低延遲特性的5G,由於通訊技術上的要求,需部署比4G環境中更多的基地台,才能為用戶提供高品質的訊號,也帶動電信業者投入大筆經費建置,加快5G基地台的部署速度。
疫情下的奧運、帕運 保全革新有哪些?
東京奧運與帕運是日本廠商展示新技術的機會,但相對於Sony、NTT、Panasonic等廠,賽事前夕與比賽期間不斷宣傳自家技術,負責保全核心技術的NEC,等到賽事結束的2021年9月6日,才對外公開該廠在奧運、帕運期間應用的技術。 根據NEC公布資料,該廠奧運期間的重點保全技術,共有五項:一、應用LTE技術的專用無線通訊系統;二、防疫用各賽場人流擁擠度顯示系統;三、以人臉辨識
T-Mobile推5G競速無人機 有望轉播MLB賽事
陳明陽/綜合外電 T-Mobile跟全球職業無人機競速賽事主辦單位無人機競速聯盟(The Drone Racing League)合作推出客製5G競速無人機,為第一批內建5G連網模組的競速無人機,能參與競速比賽且在賽事進行時透過5G串流實況視訊到網際網路,美國職棒大聯盟(MLB)可望成為第一個客戶。 [video=www.youtube.com/watc
百事可樂攜手Olyns 回收空瓶即時退費
莊清瑋/綜合外電 資源回收也可以時尚、快速、有科技感。百事可樂(PepsiCo)與資源回收解決方案業者Olyns合作,推出配備人工智慧(AI)和近距離無線通訊(NFC)的回收機Olyns Cube,並於美國連鎖超市Safeway部分門市進行試營運。 [video=www.youtube.com/watch?v=Jg3WBFriQXc]
UnaBiz台灣總經理何承翰:物聯網三大領域值得深耕
林昭儀/專訪 剛獲選為Forbes亞洲100大值得關注新創(Asia 100 to Watch)之一的優納比(UnaBiz)是物聯網應用新創公司,在日本和台灣提供廣域低功耗智慧三表服務,B輪2,000萬美元募資即將完成,2020年剛達成損益兩平,營收1,800萬美元。優納比台灣總經理何承翰(Carter Ho)接受DIGITIMES專訪,分享對未來物聯網應用趨勢與技術的洞察以
信用卡和飯店門禁卡放一起 蘋果錢包讓Check-in更便利
莊清瑋/綜合外電 蘋果(Apple)將賦予Apple Wallet存放飯店門禁卡的新功能,而在接下來的iOS 15更新當中,就能見到Wallet使用和Apple Pay相同的近距離無線通訊(NFC)技術,簡化房客辦理飯店入住流程,並減少飯店業者的管理成本。 據PhocusWire報導,透過NFC技術,旅客可以直接繞過應用程式(App)拿到電子鑰匙,甚至不
MixComm執行長:3大原因讓毫米波無可取代
林昭儀、簡琮訓/專訪 見證半導體產業過去20年榮枯歷史的Mike Noonen,在創立美國半導體加速器Silicon Catalyst以協助降低創新門檻後,現於新創公司MixComm擔任執行長。MixComm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Harish Krishnaswamy和高通前資深主管Frank Lane於2017年共同創建,是提供5G高效能毫米波(mmWave)射頻與波束成
8K內視鏡瘦身 5G遠距手術造福偏鄉更進一步
范仁志/綜合外電 為解決偏遠地區醫療資源不足問題,日本一直在實驗各種遠距醫療,而在光纖網路不普及的離島遠距外科手術,是其中技術門檻最高的一項,低延遲的5G無線通訊與高解析度的8K醫療顯示系統理論上能協助克服難題,接下來就是透過實驗達到理論。 最新公開的進展,日本總務省4K8K高度映像播放系統跨產業應用研究,在2021年3月17~18日進行動物腹腔鏡遠距手
百度聯手中國清華發表Apollo Air V2X平台 展示L4自駕
洪煥周/綜合外電 隨著中國自駕車及電動車相關產業蓬勃發展,科技大廠如百度、華為、騰訊、阿里巴巴等皆陸續進場並投入大量資金在自駕領域,積極開展道路測試,加速邁向Level 4自動駕駛。 根據Traffic Technology Today報導,百度與中國清華大學智慧產業研究院(AIR)合作,宣布推出Apollo Air平台計畫。這是全球首次使用車聯網(V2
智慧車如何緊密連結智慧城市生態系統?
洪煥周/綜合外電 隨著越來越多人口移入城市,造成道路堵塞、交通事故與環境汙染問題,為解決這些困境,各大都市開始導入5G、物聯網(IoT)、雲端運算、人工智慧(AI)等新科技,其中關鍵方面是將智慧車輛整合到整個智慧城市生態系統中,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據Electronics360報導,智慧車輛包含通訊、測繪、定位、網路和感測器等新技術,從而實現高效與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