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顧「漁」再談「電」 台鹽綠能成果豐碩
100%台鹽持股的台鹽綠能致力於推動再生能源,為響應中央及地方能源政策,不遺餘力地協助中央部會、各地方政府與國內外各大電業設備投資商,共同推動綠色能源,並首創漁電共生發展模式。 台鹽綠能規劃設計處長張天佑表示,台鹽綠能身為漁電共生的先驅,目前已整合彰化、嘉義、台南、高雄等西部沿海地區逾1,000公頃的土地、2,000位以上地主與養殖業者,預計可整合建置超過1GW的太陽能案場。
照護輔具數位轉型 AIoT智慧輔具成必然趨勢
台灣醫療產業堅實的實力全球聞名,ATLife台灣輔具暨長期照護展於8月4日正式揭幕。副總統賴清德表示,預期未來台灣將成為超高齡社會,現在政府推動長照2.0,希望讓台灣社會有需要用到服務的人,都能找到政府資源使用。 賴清德在開幕致詞時呼籲,業者共同解決台灣及其他國家人口老化與長照問題,也期待產業界可以和科技結合,嘉惠台灣社會與其他國家,並且和政府攜手走向國際。
TeamViewer以AR協助Siemens強化PLM管理平台
TeamViewer近日宣布跟西門子數位工業軟體(Siemens Digital Industries Software)策略合作,將為西門子數位工業軟體的Xcelerator資產產品生命週期管理(PLM)平台Teamcenter提供企業擴增實境(AR)軟體Frontline,協助西門子的全球客戶強化產品發展程序。 根據Immersive Technology報導,Teamc
台灣醫療產業危機與轉機 陳建仁:4大項目應加強
「台灣智慧醫療產業之機會與突破」研討會於昨(2)日舉行,現場產官學界專業人士雲集,點出台灣智慧醫療發展優勢,同時提出應該加強布局的部分。 具有專業醫療背景的中央研究院士、副總統陳建仁表示,台灣在COVID-19(新冠病毒)防疫期間,精準防疫的成績斐然。即便面對疫情的黑暗時期,台灣的累積死亡率與世界各國相比較低,經濟也維持成長動能。 此外,有鑑於大疫情時代
從半導體檢測跨入醫療 倍利推肺部影像AI輔助判讀系統
倍利科技由前台積電資深副總林坤禧在2014年創辦,並憑藉其在人工智慧(AI)與影像處理技術的經驗,加上多項專利,已從半導體智慧光學檢測領域跨足智慧醫療領域。 不論在工業界或是醫學界,對於影響處理自動化或是AI的需求都愈來愈高。倍利科技主要業務領域分為智慧製造及智慧醫療。前者是以光學、機構設計、電控、系統軟體及演算法AI技術,提供半導體與PCB客戶自動化光學檢驗量測方案,協助客
亞洲生技展聚焦精準健康 工研院展出六大亮點技術
2022 亞洲生技大展登場,因應精準健康需求,工研院積極研發新藥與智慧醫電,展出六大亮點技術,包括抗癌新藥、細胞治療的醫材系統,以及可望成台灣第一台輕量型「可攜式電阻抗成像系統」,輕鬆檢查肺部「動態」功能影像。期盼藉此助攻台灣生醫研發實力更上層樓,掌握全球精準健康新商機。 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林啟萬表示,根據Radiant Insights調查研究指出,2020年全球精
加速藥物開發 疫後生醫數位化新浪潮襲來
近期鑽石生技投資成為台灣首家生技創投登陸興櫃,使生技醫療產業議題再掀波瀾。勤業眾信指出,在疫情肆虐的這一、兩年,生技產業與利害關係人展開前所未有的合作,共創更多以患者為中心的體驗。而面對敏捷的數位原生新創企業的競爭,傳統生技企業的數位化規模正在擴大且加速。 同時,勤業眾信也提出展望2023年,生技產業應聚焦「優化研發產出效率、以患者為中心、改變人才體驗、加速審查流程、加快數位
暉致攜手陽明交大 產學合力打造醫藥產業人才庫
陽明交大與暉致醫藥日前舉行產學MOU簽約儀式,啟動產學交流及藥學人才培育計畫。身為台灣的頂尖研究型大學,陽明交大院長康照洲表示,該校藥學系是台灣最年輕、採6年制藥學專業培養臨床藥學士,鼓勵跨域學習,以成為亞洲「數位生醫」先驅為願景。 透過本次產學交流計畫,陽明交大與暉致共同期望能結合雙方資源加強學校教育與產業銜接,強化年輕學子對相關職能及未來職涯規畫的準備,提升台灣醫藥產業人
視訊診療與醫事流程不再脫鉤 台灣遠距醫療照護鏈完整串聯
根據衛福部統計,2022年5月15日~6月22日疫情期間,使用視訊及電話問診的遠距診療患者人數共有185萬人,案件數達312萬件,其中視訊診療佔74%,電話問診佔26%,逾1.2萬家基層診所的佔了其中服務量的81%。看好遠距醫療照護未來商機,盛弘醫藥其下精準健康子公司翰鼎數位、耀聖資訊與中華電信,攜手發表整合完成「台灣基層診所視訊診療系統」,打造完整遠距醫療照護鏈。 面對後疫
精準治療仰賴大數據 台灣挾ICT優勢將佔關鍵角色
隨著資訊科技平台與AI、5G、大數據分析等前瞻技術導入生技醫療產業,全球生醫產業興起轉型浪潮,尤其精準治療更是備受看好的熱門領域。精準治療意味對症下藥,透過個人資料庫量身找到最適合的治療方式或藥物,而其背後需要結合的技術也被認為是科技業相當適合投入的領域,兩者都是台灣相當具有優勢的產業,業界也相當看好,台灣在未來精準治療國際市場中,將扮演關鍵角色。 台灣精準醫療產業協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