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數據成新黑金 微軟永續雲平台如何掌握這門大生意?
數據資料是數位時代下最具價值的黑金,然過去產業談的是數位轉型之下企業營運所累積的大數據,隨著全球賣力減碳,永續數據也被看好未來將蘊藏龐大商機與價值。日前台灣微軟號召台灣23間企業成立台灣ICT永續綠戰隊之餘,也正式對外發表「微軟永續雲平台」,協助企業管理自身以及供應鏈碳足跡。 根據溫室氣體核算體系來說,範疇三由於涵蓋企業整體價值鏈的上下游,當數最難控管與降低的部分,更是大部分
微軟、IBM攜手推永續 賦能製造業淨零轉型
繼2022年6月初推出「永續雲」服務後,台灣微軟(Microsoft Taiwan)24日再攜手台灣IBM、鴻海、友達、台達電及新創公司,宣布成立台灣ICT永續綠戰隊。相關人員表示,台灣是微軟的戰略夥伴,也預告微軟資料中心即將落地,將進一步擴大產業生態鏈價值。 台灣微軟首席營運長陳慧蓉致詞時表示,微軟已宣示2030年要達到淨零碳排,2050年要回收公司創建以來所有的碳排放,具
台灣ICT永續綠戰隊成立 助企業ESG「健檢」
ESG風潮興起,落實淨零碳排不僅是企業的目標,也是政府積極想達成的里程碑。台灣微軟(Microsoft)在Microsoft GreenTech Day高峰論壇正式推出微軟永續雲(Microsoft Cloud for Sustainability),幫助業者透過自動化與數位化加速永續管理進程。與此同時,台灣微軟也宣布匯聚台灣夥伴成立台灣ICT永續綠戰隊,以資通訊產業力量,一起達成台灣2050淨零
宏恩以數位化實踐ESG永續發展 為環境堅守最後一哩路
近年ESG、淨零碳排、永續發展等辭彙爆紅,躍為全球顯學,連帶使循環經濟成為各方看好的商業模式。其實早在1988年、即距今40多年前,當大家仍習慣以掩埋或焚燒方式來處理廢塑膠時,現任宏恩集團董事長的洪哲盛便毅然投入廢塑膠回收事業,比多數人更早踏上循環經濟旅程。 「燒掉廢塑膠,會造成二氣化碳汙染;埋掉廢塑膠,亦將對環境造成嚴重傷害,」洪哲盛說,具化工專長背景的他,有感於塑膠產品被
【企業ESG環保作為系列報導-21(完結篇)】阿里巴巴環境風險高且資訊揭露不足
中國大陸網路電商巨擘阿里巴巴集團目前的業務,主要有中國電商、國際電商、零售、物流、雲端業務、大數據、以及數位媒體及娛樂等領域。2021年,阿里巴巴集團也開始跨足IC設計。阿里巴巴集團在2021投資者日活動上發布了碳中和及減排戰略,目標是在2030年前完成自身營運碳中和,且在2035年前聯合生態合作夥伴累積減碳15億噸。 阿里巴巴加入MSCI評估近5年來,評價持續浮動。2021
火線話題:企業實現ESG(三):研發與客服維修
R0拒絕(Refuse)、R1重新思維(Rethink)到R2減少(Reduce),是產品生命週期從構想功能到設計開發規格的最前端,也是客服維修系統中服務策略的起始點跟回饋點。 拒絕(R0)是當產品單一功能的獨特性消失,或其他不同產品可提供相同功能情形下,市場機制自然會漸漸淘汰單一功能的產品(例如GPS導航機及數位相機,當GPS導航跟數位照相功能,已經可以併入其他通訊設備功能
【企業ESG環保作為系列報導-18】德國福斯加速轉型 欲與Tesla爭電動車龍頭地位
ESG近年來迅速成為全球企業永續經營的重要議題之一,不僅成為投資人用來衡量一間公司價值的新興評分標準,各國ESG相關法規也逐漸趨嚴。2035年起歐盟、美國與日本禁止純燃油車。因此,對於福斯集團(Volkswagen AG)來說,加速轉型已經是箭在弦上。2021年福斯的純電動車銷量翻倍成長,拿下歐洲銷售冠軍,全球市場佔比達12%,僅次於Tesla的14%。 對於總部位於德國的福
火線話題:企業實現ESG(一):從客服維修開始
溫室氣體排放造成地球暖化,2050達到淨零碳排已成為全球共識。歐盟於2021年7月14日正式公布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對特定高碳排產業產品進口歐盟時,將依其碳含量徵收碳稅,定於2023年生效,並將於2026年正式實施,未來不排除擴大至各個產業。 歐盟政策與台灣的關係 反觀台灣,產業結構是以出口導向的生產製造業為主,
【企業ESG環保作為系列報導-15】Alphabet 2030年以無碳能源營運為目標
搜尋引擎巨擘Google母公司Alphabet的環保作為,是國際ESG評等機構眼中的優等生,得分接近行業最優水準。 S&P所公布之Alphabet 2021年的ESG分數為47分,自2017首次評等的26分後連年攀升。單就環境層面來看,Alphabet獲得了74分的高分,而同業最高為75分。從環境層面再細分,單看「環境策略」之分數為84分,而此更是同業中的最高分,可謂環境策略
新興科技助產業數位升級 遠傳治療轉型痛點有妙方
近年來,「數位先行」已成各產業發展與轉型的重要關鍵字,包括台灣傳統製造業在內,皆想一探數位轉型能否帶動產業轉型,進一步提升效能、降低成本、強化台廠於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對此,IDC於2021年底提出預估,認為直至2023年,全球將有超過52%的GDP來自於數位轉型及數位技術投資,而亞太地區則至少有約65%的GDP來自數位技術相關貢獻。 該驚人的成果也將帶動ICT產業大躍進。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