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TRL制定2035年實現連網自駕車遙控作業的指導方針
英國運輸研究實驗室(TRL)制定2035年實現連網自駕車遙控作業的指導方針,作為英國第一個多城市自駕車公開測試專案「奮進計畫(Project Endeavour)」的最後一環,目標是移除自駕車的安全駕駛員與測試助理以實現在公路的遙控作業需求。 根據Traffic Technology Today報導,連網自駕車是英國未來運輸的關鍵一環,TRL的指導方針聚焦於促成連網自駕車發揮
網路攻擊量大增 最重災區多了75%
駭客與不肖份子的資安攻擊態勢日益嚴峻。根據Check Point Research統計,自2020年中起,網路攻擊數量便持續上升,在2021年末更是創下歷史新高,全球每間機構每週平均遭受925次網路攻擊,顯示資安攻擊愈趨嚴重。 Check Point Research統計指出,與2020年相比,2021年企業網路每週遭受的攻擊數量成長50%。台灣的機構再2021年則是每週平均
中國網信辦推新規加大監管行動App
中國的「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Cyberspace Administration of China;CAC)針對行動應用程式草擬了《移動互聯往應用程序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受規範的對象為可影響輿論的App;媒體認為此舉的目的是加大對科技公司的監控力道。網信辦歡迎公眾對此草案表達意見,收件截止時間為2021年1月20日。 據路透(Reuters)和CNBC報導,上
OT資安根本問題?TXOne劉榮太:人才短缺
針對製造業的資安攻擊態勢自2020年升溫,2021年持續延燒,時至2022年被各界預期,資安攻擊將不減反增。在過去鮮少注重OT資安、智慧場域更加興盛的狀況下,OT環境成了業者的資安罩門,更使得資安地位躍升,位列多個研調機構統計出的熱門資安議題之一。 TXOne Networks執行長劉榮太指出,目前會注重OT資安的業者主要特性大致有三,第一為IT資安布局相對成熟,另一則為工廠
2022智慧工廠之年的五項預測
許多專業人士認為科技進展與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將加速製造業數位轉型,並促成2022年成為智慧工廠之年,以強化競爭力與供應鏈、彌補人力與技能缺口。 根據IndustryWeek報導,對於2022智慧工廠之年有五項預測:製造業將受恐懼錯失感(Fear of Missing Out;FOMO)驅動、全面採用智慧工廠、以大數據為營運中心、倚重視覺系統與自主移動機器人
製造商考量以作業簡化、雲端、製造回流 因應疫情挑戰
製造商開始檢視與強化商業模式、網路安全、IT、延伸供應鏈等內部核心系統,透過將內部系統轉移至雲端、考慮製造回流(reshoring),以協助因應境外製造成本增加、人力短缺、COVID-19疫情、供應鏈破壞等外部挑戰 根據DesignNews報導,為了遠距解決供應鏈問題必須提升資料透明度以利資料存取,因此疫情期間企業資源規劃(ERP)系統的支援需求大增。許多製造商檢視內部IT系
預防網路金融攻擊 10國家3跨國金融機構合作兵推擬對策
當全球性的金融系統網路攻擊事件發生時,各國政府必須迅速釐清攻擊事件的影響層面,而銀行則亟需大量貨幣的緊急資產流通協助以因應事態。以色列在2021年12月領銜10個國家與3個國際金融機構,進行為期10天的全球金融系統網路攻擊模擬藉此強化合作與討論因應對策。 根據Reuters報導,這項模擬設計了一些可能的場景來涵蓋數種型態的網路攻擊,以引發足以癱瘓金融市場的破壞性行為,影響層面
美國白宮籲業者共同改善開源軟體資安
有鑑於開放源碼軟體的資安漏洞已對國家安全造成嚴重威脅,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Jake Sullivan日前去信呼籲多家軟體廠商,盼能結合政府與產業力量,共同提升開放源碼軟體的安全性。 據彭博(Bloomberg)、路透(Reuters)報導,Sullivan在日前寫給軟體廠商的信中提到,開放源碼軟體項目已成為當前全球商務很重要的一部分。開放源碼軟體雖加速了創新的腳步,但通常是由
洛克威爾攜手台灣閥件業者 跳脫純硬體製造思維
產業逐步邁向智慧工廠,同步提升工業自動化需求。洛克威爾(Rockwell)台灣區總經理譚世宏表示,製造業對數位轉型需求自疫後爆發性成長,看好後疫情時代龐大數位轉型商機,業者也尋求夥伴積極「轉型」。 洛克威爾近來大舉進行計畫性收購,跳脫純硬體思維,針對不同產業需求攜手生態系夥伴打造完整解決方案,包括近來與台灣閥業隱形冠軍偉允合作開發智慧閥件應用,並於2021年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
Instagram時間排序選項 擬2022年推出
Instagram執行長Adam Mosseri日前在國會聽證會上表示,Instagram計劃於2022年推出時間排序選項,而不再只是依照演算法結果排序,希望能藉此保障兒童使用網路安全。然而出席的議員認為這項改變來得太遲,並將之視為Instagram的公關手段。 據路透(Reuters)報導,Instagram及其母公司Meta(前身Facebook)近來因流出的內部文件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