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投資金湧入越南新創 疫情正改變越南科技生態
在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中,越南許多線上教育、醫療保健和物流領域的新創公司仍獲得外國投資青睞,顯見越南仍然是一個對投資人有吸引力的地方,特別是對來自南韓和新加坡的投資人而言。 Vietnamnet報導,近來富比士(Forbes)發布亞洲區值得關注的100家企業排行榜,其中介紹亞太地區正在崛起的小公司和新創公司名單。越南有4家新創公司上榜:Hoozing、Logiva
日本線上診療永久法制化 系統引進速度成瓶頸
范仁志/綜合外電 疫情讓日本在2020年4月開放透過網路的線上診療,但只是應急措施,疫情結束後就要恢復原狀;經過1年實驗累積經驗,讓本來持反對態度的日本醫界轉而制定明確的線上診療規定,因此日本政府在2021年展開線上診療永久法制化作業,進一步推廣遠距醫療。 日本經濟新聞(Nikkei)報導,線上診療不僅能提升偏遠地區醫療服務品質,照顧物理上行動不便的高齡
Verizon聯手Apple 共創數位醫療記錄平台
陳研旻/綜合外電 根據HealthcareITNews,Verizon線上護理產品BlueJeans Telehealth宣布,已經與Apple Health App結合,希望患者在遠距醫療期間能夠與臨床醫師共享自身數據。 BlueJeans首席創新長兼策略長Krish Ramakrishnan在部落格表示,每次的遠距醫療,健康App使用戶都可以控制選擇
Zoom全球醫療負責人:WFH變成HFH
蔡騰輝/台北 長久以來,健康醫療產業從業人員,透過各種方法都希望能夠延續從健康、醫療到照護的服務歷程及細膩度。COVID-19(新冠肺炎)肺炎疫情催化數位健康、智慧遠距醫療快速導入臨床的發展,也讓照護延續性得以用數位方法落實。
掌握流程簡化與數據治理 線上醫療服務可成日常標配
蔡騰輝/台北 數位轉型兩大元素,第一選用正確的數位工具,第二替組織打造全新發展目標。疫情催化台灣智慧醫療和遠距醫療的新常態發展,數位融合生活與醫療照護模式,仍需各界齊心協力推動,才可望順利融合流程並產生產業規模。 產業須更聚焦醫療科技 提供臨床價值 思科大中華區資深副總裁暨思科台灣總經理陳志惟(Ge
遠端醫療使用率較疫情前高出38倍
陳研旻/綜合外電 根據麥肯錫(McKinsey)統計數據,自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一年以來,遠端醫療整體使用率比疫情流行前高出38倍,佔所有就診人數的13~17%。 儘管自2020年春季達到高峰後,目前使用量略有下降,但患者和醫師對遠端醫療的態度已有改善。約有40%受訪者表示,願意繼續使用遠端醫療,相較疫情前多11%。
菲律賓Globe電信投資新創 打造加值服務綜效創造營收來源
林昭儀/綜合報導 在東南亞新創生態圈中,菲律賓或許不是最閃耀的那顆星,但不乏出類拔萃的企業。菲律賓最大的行動通訊公司Globe Telecom在全球數位創新的浪潮中,透過創投子公司Kickstart Ventures投資新創,營造數位創新生態系,創造出新成長動能的範例卻相當值得研究。 藉由投資新創,打造數位生態系提供加值服務以創造綜效,Globe Tel
遠距醫療永續發展 串接HIS將是關鍵
蔡騰輝/台中 2021年第2季,台灣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升溫,遠距醫療與線上諮詢量激增,無論院方或民眾端都對於數位醫療的服務,有了不同以往的需求。對此,私立醫療院所協會醫院資訊暨智慧醫療 發展促進會會長孫培然預期,各單位會逐漸熟悉遠距醫療的應用,在看得見的未來,將有更多以病人為中心,且與醫院資訊系統相關的介面革新發展。
只要3步驟 用手機就能線上免費看醫生
蔡騰輝/台北 因應疫情嚴峻與協助降低醫院量能負載,台灣數位醫療平台眾匯智能健康(股)推出遠距醫療看診「醫聯網App」,讓民眾只需要在手機上註冊,即能快速掛號、免費看診、並在人員安排下完成取藥。不僅一般家醫科、眼科、耳鼻喉科、皮膚科,如果民眾有婦產科、泌尿科、身心科的問題都可以線上諮詢。
大半夜身體不舒服 線上諮詢平台熱線實況
蔡騰輝/台中 從醫院看醫生回到家,病人定期吃藥與盡可能休息以外,有時仍有疑難雜症無法自己解決,目前已有不少遠距醫療和線上諮詢數位平台,提供24小時的諮詢服務,希望滿足民眾居家的營養保健、醫療照顧、健康促進需求。 線上諮詢熱線幫助照護 隨著疫情升溫,遠距醫療和線上醫療健康諮詢需求數量增加。生醫新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