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jo新頭盔Aero可搭載腦機介面
芬蘭高階XR裝置製造商Varjo最新款Aero VR頭盔將搭載OpenBCI的腦機介面系統Galea,能透過非侵入式的方式收集用戶神經資料,為加強人類思維提供更深入理解。 據Road to VR報導,以高解析度企業XR頭盔產品聞名的Varjo,將推出可搭載beta腦機介面Galea系統的最新產品Aero。OpenBCI研發的Galea軟硬體平台最初於2020年亮相,目的是將腦
brain.space計畫研究太空人的腦部活動
以色列公司brain.space計劃在SpaceX下次前往國際太空站(ISS)執行載人任務時,在太空中研究太空人的腦部活動,讓太空人戴上類似頭盔的無線裝置,運用接觸頭皮的非侵入式電極來記錄偵測腦波的腦電圖(EEG)讀數,透過監測腦部活動以藉此診斷太空中的癲癇與睡眠呼吸中止症等各種問題。 根據SlashGear報導,brain.space開發的頭盔為先進的EEG裝置,配置460
腦波認證的健康美麗 腦科技應用從臉皮到陸地
結合腦神經科學與IT科技的腦科技(BrainTech),已經應用在運動員訓練、化妝品推薦、駕駛安全裝置等商品或服務的開發當中。 日經新聞(Nikkei)、朝日新聞(Asahi)等報導,化妝品與日用品廠商資生堂(Shiseido),在主力產品Maquillage的產品包裝中的說明書裡表明,這項彩妝產品透過腦科技等科學研究,能讓人直接感受到美麗與舒適。 資生
日本車廠提升駕駛輔助技術與安全性 從「腦科學」出發
多家日本車廠正從「腦科學」出發,也就是藉由研究駕駛腦部運作,發展出提醒駕駛行車安全的技術,或者應用於自駕。擅長汽車硬體製造的日本車廠,試圖藉由人腦科技(BrainTech)與軟體技術,維持在未來車科技領域的地位。 豐田汽車(Toyota)與理化學研究所(RIKEN)的腦神經科學研究中心合作,組成理研CBS與豐田合作中心(RIKEN CBS-TOYOTA Collaborati
腦機介面強化人體功能因應殘障老化造成的身體失能
腦機介面(BCI)有助於加速學習與讓動作更敏捷,轉變人類創作藝術與音樂等媒體形態以及與之互動的方式,讓世界更無障礙、有生產力、安全,更能因應殘障與老化造成的身體失能,為開發下半身麻痺患者與四肢麻痺患者治療方案最具潛力的義肢控制技術之一。 根據The Robot Report報導,BCI研究促成修復認知與感官肌肉運動的許多新發現,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urich)主
AI助早期發現失智症 仁寶攜新創進軍全球醫療市場
宏碁、仁寶等業者近幾年紛紛投入智慧醫療領域,已逐漸開花結果。科技部8日召開記者會,台灣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教授劉益宏的腦波AI精準輔助診斷系統即將上路,劉益宏以該技術創立的宏智生醫拿到仁寶新台幣1億元的增資,仁寶總經理翁宗斌和金寶總經理陳威昌分別擔任該公司的董事長和總經理。 科技部表示,劉益宏運用腦電波信號處理、電子電路設計、人工智慧演算法等不同領域技術,再與認知神經科學專家
大日本住友跨出藥品領域 2022年起銷售醫療IT系統
日本有二家機器人新創以腦波及神經脈衝控制機器人出名,一個是腰腿設備為主的Cyberdyne,另一個是義手的Meltin MMI;Cyberdyne產品持續取得各國醫療器材認證,進度較慢的Meltin MMI則與大日本住友製藥(Sumitomo Dainippon Pharma)合作,新攻復健設備市場。 據日本經濟新聞(Nikkei)報導,Meltin MMI的MELTANT有
智慧醫療三大主軸 陽明交大AI亮點多
2021台灣醫療科技展即將展開,在COVID-19(新冠肺炎)全球肆虐之際,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以下簡稱陽明交大)持續推動智慧醫療在教學、臨床、跨領域之間的應用。陽明交大腦科學研究所所長暨數位醫學暨智慧醫療推動中心主任楊智傑表示,2021年的醫療展,陽明交大有三大主題,包括雲端醫療、科技防疫團隊、模擬病房。 同時也是台北榮民總醫院醫療人工智慧發展中心副主任的楊智傑分析,在健康醫
社會情緒學習新創MEandMine獲緯創領投 以AI及數位科技擴展應用
矽谷社會情緒學習(SEL)新創公司MEandMine近期成功獲得緯創和亞馬遜(Amazon)等重要企業投資種子輪資金後,執行長黃文馨(Elinor Huang)表示,2022年將在歐洲與亞洲市場的拓展上加速進擊,並將開始整合人工智慧(AI)與數位科技在產品上,以強化使用者經驗與應用成效。 MEandMine2020年獲選為時代基金會Garage+精選新創50強,是一家以科技教
英團隊研發腦波圖篩檢法 2分鐘即可診斷早期阿茲海默症
英國巴斯大學(University of Bath)研發出可以檢測阿茲海默症的腦波圖篩檢法。據MedGadget報導,該技術會運用腦波帽測量腦波,受測者要觀看一系列的閃爍影像,檢測時間只要2分鐘,即可得知分辨圖像的能力,提早診斷出阿茲海默症,提早治療。 大約有60%的失智症是阿茲海默症造成的,隨著全球社會趨於高齡化,阿茲海默症病患越來越多,對病患和家屬來說都很痛苦,每年要應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