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C擬以Open RAN搶攻5G設備 目標放眼6G時代
5G時代電信通訊設備市場主要由北歐以及中國供應商所掌握,而無線接入網(RAN)市場依舊由傳統設備大廠所把持。眼看市場機會愈來渺茫,日本NEC希望藉由Open RAN技術展開大反攻,期在未來幾年大幅提升公司市佔比重。 據Light Reading報導,NEC駐加拿大5G產品管理全球副總裁Patrick Lopez表示,NEC目標是成為全球領先的大型電信設備供應商,特別是由Ope
泰國攜手華為 成立東南亞第一間5G智慧醫院
泰國電信主管機關國家廣播及電信委員會(NBTC)辦公室、Siriraj醫院和華為(泰國)於12月16日共同推出Siriraj 5G智慧醫院,成為泰國以及東協(ASEAN)地區首家也是最大的這類醫院。 Retail News Asia和VIR報導,該計畫旨在透過引入5G、雲端基礎設施和人工智慧(AI)等技術,為患者帶來更有效、更方便的體驗,並讓Siriraj醫院成為泰國乃至全球
華為結盟賽力斯 進軍豪華電動休旅車戰場
華為(Huawei)將與總部位於美國加州的中國大陸電動車品牌賽力斯,聯手研發豪華電動休旅車AITO SUV。據南華早報(SCMP)報導,這款電動休旅車將以賽力斯高階品牌AITO發布,搭載華為最新Harmony OS駕駛座艙系統。 預期這項合作可為華為創造新成長引擎。賽力斯認為,AITO SUV「賦予汽車智慧」,兼具華為的智慧科技,例如4D成像雷達、自動駕駛平台、智慧熱能管理、
跨界造車風潮起 小米、蘋果最受關注
近來許多企業跨界造車領域,小米、蘋果(Apple)等手機品牌雖較晚入局,最近卻不約而同加快腳步,加速進攻造車領域。 小米汽車公司在北京註冊、落戶北京經開區之外,近日也拍板汽車量產時間、產能規畫。其中引起外界關注的是,小米並未採取收購既有工廠造車的手段,而是宣布將建設小米汽車總部、銷售總部與研發總部,並分2期建設整車工廠,一期、二期的規劃產能各15萬輛,預計2024年實現量產。
元宇宙題材帶旺AR/VR產業 華為推新品、蘋果搶專利
在元宇宙(Metaverse)題材發酵帶動下,讓沉寂了一段時間的AR/VR產業再度獲得市場重視,也促使科技業者加緊發布相關產品搶市,包括華為最新發表的VR Glass新品,另蘋果(Apple)也屢傳相關產品即將上市。 隨著5G商用普及,AR/VR廣闊的發展空間讓業界在網路、終端和內容等多方面蓄力,也包括上述業者在內。例如華為便多次表示,AR/VR產業可望再次爆發,相關應用預期
海爾攜手華為、中國移動打造5G智慧工廠
中國家電和消費電子製造商海爾集團找華為以及中國移動,為其打造整合5G、行動邊緣運算(MEC)解決方案的智慧工廠。據悉,目前相關解決方案已優先部署於海爾在中國境內的7座廠區,預期2022年將擴展至20座工廠,並計劃未來5年內在全球範圍導入至少100座廠區。 海爾在共同聲明中指出,智慧工廠解決方案主要由2月時三方共同成立的創新基地所開發、測試,適用於多元製造場景領域並發揮各種功能
泰國5G發展快過東協地區 普及率將達16%
華為預計泰國的 5G 使用量將在2022年加速,5G滲透率將達到該國人口16%。作為推動數位經濟發展的一環,該公司將在 2023 年前幫助泰國培養10萬名科技人才。 GSMA將泰國評為採用5G的全球十大城市之一。全球組織諮詢公司Korn Ferry的研究發現,在2030年前,亞太地區將面臨4,700 萬人的勞動力短缺,和每年 4.24 兆美元的機會成本。這需要政策制定者以及公
嚴防中國製無人機洩密 FCC呼籲應加大限制
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資深委員Brendan Carr提議,美國政府應禁止採購及使用中國生產的無人機,以降低國土安全的風險。 據GCN報導,中國大疆創新(DJI)的無人機及空拍系統產品在消費端非常受歡迎,在美國的市佔高達50%以上,其中包括部分州以及地方政府,都是使用DJI無人機進行公共安全、救災、檢察關鍵基礎設施,且必須搭配專用軟體。 因涉及大量
研究顯示Android數據傳輸恐洩用戶隱私 Google類比車聯網回應
一份研究報告發現,Android系統設備在閒置時仍然傳輸大量數據,而且即使用戶退出應用程式(App),也沒辦法停止數據外流,可能會使用戶的隱私造成疑慮。 The Register報導,都柏林聖三一大學(Trinity College Dublin)研究了歐洲的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小米、華為、Realme,以及使用LineageOS及/e/的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