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共享經濟服務暖身 遠傳測試企業共乘服務
遠傳電信近期針對企業員工通勤共乘一事進行意願調查,結果發現高達70%以上受訪者願意於上下班時間使用企業共乘機制,另有80%以上認同企業共乘有助於舒緩交通壅塞,顯示此創新商業模式具有改善交通、應用發展的節能減碳應用潛力。 電動車產業趨勢發展正夯,驅動智慧交通、服務成新顯學,業者積極投入交通行動即服務(MaaS)新商業模式開發,寄望透過智慧科技與共享經濟串接,打造出新的交通服務模
汽車產業挾軟硬實力 光陽柯勝峯:光陽站在智慧交通最前線
「電動車」無疑成為2021年度最火熱的話題之一,衍伸的商機龐大涵蓋不同產業,除軟硬體必須相互合作之外,創新科技結合服務,是企業轉型成功的重要要素。DIGITIMES社長黃欽勇指出,電動車產業未來會有兩種產業,一是服務業,二是製造業。未來汽車產業絕對不會如過往的單一、封閉產業,而會行程完整的生態系。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台灣在世界供應鏈上有很多隱形冠軍,理所當然,台灣電動車的
電動載具發展涉及多產業整合 台灣業者從優勢出發
與電動載具相關的各種產業已經成為目前台灣業者轉型升級的主要方向之一,從無人的AMR到肩負公眾運輸重責的電動大巴都是業者投入的重點產業。由於電動大巴被視為是效益最快浮現的部分,許多業者在投入之際,也期望最終能以完整的解決方案輸出海外。 對此,車王電子董事長蔡裕慶認為,電動載具產業涉及許多產業的整合,台灣業者不能僅以出售電動巴士為目標,更要掌握優勢,採服務模式,為產業創造最大價值
跳脫毛利思維 光陽、車王電推動汽車製造服務化
為協助台灣產業了解市場脈動、善用自身優勢掌握商機,大肚山產業創新基金會攜手DIGITIMES於8日舉辦「第二屆大肚山產業跨域創新高峰論壇」,邀請總統蔡英文、經濟部工業局局長呂正華、工研院院長劉文雄及各界領袖共聚一堂,從不同角度跨界交流,探討台灣在當前局勢下的機會與挑戰。 針對交通科技產業化的機會,工研院院長劉文雄提到,智慧交通發展將會以車為核心歷經4階段變革,分別為電動化、聯
資誠聚焦數位轉型協助客戶一起創造新價值
台灣的製造業具備完整上下游供應鏈架構、擁有充沛且高質量人才,而且無論是基礎產業的機械工業、石化及塑橡膠業,或是先進的半導體,在生產製造流程中多導入大量的科技技術、設備,所以台灣的製造業可算是全面的科技化。 然,過往在B2B產業結構下,台灣製造業營運模式多以強化生產效率為主,強調以量制價,提供最高效、最具競爭力的價格來滿足客戶。然而,面對以消費市場需求為導向的新經濟模式,強調多
大肚山產業跨域創新高峰論壇登場 業界大老華山論劍
近年從中美貿易戰到疫情全球蔓延,每每都對產業帶來相當大的衝擊,也讓產業界開始尋求轉型升級之道。在全球環境遽變之下,電動車、智慧應用產業因應需求而崛起,產業界開始嗅到跨域創新的商機。 面對跨域創新,不同的產業、不同的業者們應該如何應對?針對相關議題,大肚山產業創新基金會與DIGITIMES共同舉辦「大肚山產業跨域創新高峰論壇」,邀請產業界人士共同針對台灣當下的挑戰與機會進行交
Hyzon跟BLK合作 在澳推氫燃料電池巴士
氫燃料電池商用電動車領導廠商Hyzon Motors跟澳洲昆士蘭巴士與長途客車車廂領導製造商BLK Auto合作,在布里斯本推出首款氫燃料電池長途巴士,可搭載55個成人、電池續航力700公里,日前舉辦車輛展示與技術規格說明虛擬活動。 據The Driven報導,目前Hyzon Motors提供150kW的車用氫燃料電池模組,也即將在美國紐約州Rochester的工廠製造370
電動車普及前哨戰 充電樁帶動儲能、新能源商機
電動車供應鏈可謂近10年產值最高的新興產業之一,帶動的不只是電動車本身,因應充電需求,延伸出充電槍、充電樁、系統檢測等相關產品,未來營運可望隨電動車普及起飛。 純電動車(BEV)龍頭Tesla,多年耕耘充電網路終有些成果。近期Tesla在荷蘭的電動車快充站開放他牌電動車使用,換言之,若果充電系統完善,將直接影響顧客購買電動車意願。 主攻充電站產品,亦為T
台灣充電站需求扛不住?設備商、營運商、平台方須整合
隨著各國針對淨零碳排祭出政策,加大對於柴油引擎車的管制,全球電動汽車市佔率將有增無減,充電站也必將取加油站而代之。根據市調機構Zion Market Research 報告預估,2028年全球電動車充電站市場將創造超過400億美元產值,相比2020年50.2億美元,2020~2028年複合成長率預計達44.1%。 未來10年,預估有數百萬輛電動汽車上路行駛,隨之而來的龐大充電
美台高科技論壇:後疫情時代如何打造強韌半導體供應鏈
強韌的半導體供應鏈對全球經濟至關重要,可惜這是世界的後知之明。由北美台灣工程師協會(NATEA)主辦的 美 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