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電動車攻進東南亞 挑戰日廠霸主地位
陳韋君/綜合報導 中國電動車商長城汽車以及南韓現代汽車(Hyundai Motor)紛紛在東南亞推出新車或是打造生產工廠,似乎在向當地享有近乎寡佔地位的日本公司提出挑戰。日經亞洲( Nikkei Asia)報導,如果日本汽車製造商跟不上中國和南韓同業的投資,他們就有可能遭遇類似之前日本家電和手機製造商那樣的挫敗。 在泰國製造和銷售的汽車中,大約90%來自
Tesla電動車降低燃料與維護成本 全球警局競相採用
陳明陽/綜合外電 隨著環保意識提升,全球警局競相採用Tesla電動車以降低車隊燃料與維護成本、減少碳排,同時達到車隊電氣化、降低碳足跡、環境永續等長期效益。 根據CleanTechnica報導,警員薪資、車輛燃料與維護費用是警局的最大支出,採用電動車節約的成本讓警局能有更高的薪資自由度以聘用更多員警。Tesla的電動車在價格、效能表現、可靠性已建立口碑,
Novanta接連購併 擴大布局工業自動化領域
洪煥周/綜合外電 美國光電元件巨擘Novanta近年積極布局工業自動化市場,在13日宣布收購Schneider Electric Motion美國公司,不到一週後,該公司又以1.72億美元現金收購ATI Industrial Automation,若ATI在2021年達到財務目標,價格可能上漲,此計畫預計於今年第3季完成。 The Robot Repor
印第安那州趕進度 投資550萬美元部署EV充電站
陳明陽/綜合外電 美國印第安那州部署電動車充電設施的速度緩慢,如今終於急起直追將提供AES Indiana、Duke Energy、NIPSCO等八個電力公司超過550萬美元,設立61座電動車快速充電站,這8家電力公司也將提供部分的相對基金,新增的61座充電站預定於2023年初部署完成。 根據Electrek報導,印第安那州投入建置電動車快速充電站的55
英國2050淨零目標 能源中樞精準管理
陳明陽/綜合外電 EDF Renewables旗下低碳基礎設施開發與建置商Pivot Power跟先進電池儲能系統領導廠商Wä rtsilä ,將合作在英國West Midlands Coventry與Sandwell部署容量100MWh與200MWh的兩座電網級電池儲能設施,將加速促進區域與全英達到淨零目標。 根據Traffic Tec
英國最大客運業者求轉型 親自打造EV充電中心
洪煥周/綜合外電 First Bus為英國規模最大的交通運輸巴士服務業者,每日載客量高達140萬人次。然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為First Bus帶來一體兩面的影響,雖然造成營收下滑,不過全球在減少旅行、通勤之際,空氣品質也提升不少,使人們開始審視綠色議題。 Intelligent Transport報導指出,為儘早實現淨零排目標,First
Ola Electric籌資1億美元 用於未來工廠興建計畫
陳宜君/綜合外電 印度本土叫車平台龍頭Ola旗下電動摩托車製造部門Ola Electric日前宣布,已和Bank of Baroda簽署長期債權融資(debt financing)協議,未來10年內將獲得Bank of Baroda提供1億美元資金;Ola Electric計畫將前述資金用於Ola未來工廠(Ola Futurefactory)第一階段工程的籌資和融資到位(fi
紐約最大快充中心成立 成推展EV最大助力
洪煥周/綜合外電 隨著新能源汽車著取得革命性突破,加上政府頒布燃油車禁售令以及購車補助,眾多消費者開始轉向電動車的行列,而車輛製造商也攜手充電服務商,大力部署充電基礎設施讓駕駛消除「里程焦慮」(Range anxiety)。 根據The Driven報導,美國交通服務新創Revel成立紐約最大的電動車快速充電中心Superhub,該公司也在2021年5月
鼓勵發展電動車 越南將提供稅收優惠
陳韋君/綜合報導 越南貿工部(MoIT)表示正在與財政部合作考慮提供稅收優惠,以鼓勵電動車的開發和使用。根據越南政府登記的數據,2019年越南混合動力、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純電動車的總數達140輛,2020年為900輛,2022年第1季底為600輛。 越南通訊社(VNA)報導,根據越南貿工部,由於電動車在越南消費者中仍不流行,上述兩部正在研究可能對「特別消費
Asia Venturing:跨境創投為亞洲科技創新關鍵力量
林昭儀/台北 DIGITIMES與策略夥伴Anchor Taiwan合作企劃的Asia Venturing線上論壇於2021年7月16日舉行,邀請到佳世達智能方案事業群總經理李昌鴻、日本MS&AD保險集團旗下創投合夥人Tiffine Wang、菲律賓創投Kickstart Ventures總裁Minette Navarrette及投資副總Joan Yao暢談如何精準跨境投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