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loton降成本再出招 考慮讓客戶自組產品
繼日前宣布將裁員800名員工以降低營運成本後,有最新消息傳出,會員制智慧健身新創公司派樂騰(Peloton)考慮重新設計旗下健身硬體產品、包括飛輪腳踏車等,讓用戶可在家自行組裝,以進一步降低公司營運成本;此外,該公司也將嘗試讓用戶將訓練數據內容傳送到競爭對手的鍛鍊器材上,做為Peloton營運策略改革的一部分。 目前,當用戶向Peloton訂購健身腳踏車時,會有一名公司專員送
Apple Pay有望登陸Safari以外瀏覽器
在蘋果(Apple)iOS 16當中,Apple Pay可望終於能夠在微軟(Microsoft)Edge、Google Chrome,以及Mozilla Firefox等瀏覽器使用,而不限於蘋果自家的Safari瀏覽器。 根據The Verge及9To5Mac報導,外媒記者發現在iOS 16第4測試版中,Apple Pay能在Edge和Chrome使用。用Edge瀏覽購物網站
美降低通膨法案助攻 綠能廠或加碼投資
南韓綠能企業有望受惠美國參議院通過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IRA)。近來,南韓綠能業者韓華解決方案(Hanwha Solutions)傳考慮加碼投資美國太陽能廠,並擴大在美影響力。 據韓媒DigitalTimes引述業界消息,韓華解決方案正在研議美國喬治亞州太陽能模組工廠的增設方案。由於IRA法案將挹注規模3,690億美元於乾淨能源補貼,
聲音經濟當紅 SoundOn推動態廣告、聽眾分析
台灣聲音經濟品牌聲浪SoundOn表示,2022年新推出的Podcast動態廣告已為節目創作者帶來總計超過新台幣100萬元的廣告分潤收入,另推出獨家後台數據分析功能,創作者可得知聽眾的年薪及職業分布的概略輪廓。目前台灣全部Podcast節目估計約有20,000檔,近90天保持活躍的則約7,000個節目。 SoundOn聲浪執行長黃建翰表示,目前託管Podcast節目加總每月收
華為推出物件追蹤器HUAWEI Tag 較蘋果AirTag更低價
自蘋果(Apple)推出物件追蹤器AirTag後,多家業者也紛紛搶進,推出類似的物件追蹤產品。據Wccftech報導,華為將推出自家物件追蹤器HUAWEI Tag。儘管HUAWEI Tag的功能與AirTag相似,但由於沒有使用AirTag的超寬頻(UWB)晶片技術,售價較AirTag便宜許多。HUAWEI Tag單顆售價人民幣99元(約合15美元)、4顆一組人民幣299元(約合45美元),目前已
第三代Oura Ring提供血氧偵測功能
據TechCrunch報導,智慧穿戴裝置商Oura日前宣布,旗下的智慧戒指Oura Ring第三代產品,將可透過血氧飽和儀與呼吸規律性偵測提供血氧測量功能。血氧飽和儀是透過LED的紅光與紅外線感測器,將兩種光線同時打入配戴者的手指,並依照其反射情況測量血液中的血氧濃度(SpO2)。呼吸規律性偵測則是記錄配戴者是否在夜晚睡眠或超過3小時的午睡過程中,出現異常的呼吸換氣模式,得知配戴者是否產生血氧濃度
元宇宙熱潮已過? 相關工作崗位需求驟減8成
不可否認,元宇宙(Metaverse)概念自2021年10月Facebook宣布集團更名為Meta Platform以來,確實引發市場高度關注,各大科技公司、新創業者紛紛投入相關技術、產品、應用內容與服務研發,並擴大招募相關領域人才。但有最新調查數據發現似乎好景不常,元宇宙相關工作崗位需求正在快速縮減中。 根據彭博(Bloomberg)引述工作研究機構Revelio Labs
宣明智串聯台廠打造智慧零售電動車 相信半導體成熟製程不會重蹈太陽能慘業覆轍
全家便利商店推出全台首輛智慧零售電動車,由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串聯15家台灣本土電動車供應鏈打造而成,其表示,電動車的機會很大,台灣一定要加入。此外,外界形容半導體成熟製程未來有可能成為另一個太陽能慘業,宣明智則持不同看法。 全家便利商店結合科技零售與綠色運輸理念,推出全台首輛智慧零售電動車FamiMobi,以台南科學園區作為首發試營運據點,除了提供飲食等多樣化選擇外,也因
美CFPB著手調查先買後付市場
美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 Bureau;CFPB)已經著手調查先買後付(Buy Now Pay Later;BNPL)市場,並要求現有的5家業者須提供詳細資訊,CFPB對蘋果(Apple)與其他科技大廠藉由推出BNPL服務跨足借貸業務也表達關切。 根據AppleInsider報導,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綠能事業轉盈 韓華解決方案2Q22營業利益年增25.6%
2022年第2季韓華解決方案(Hanwha Solutions)營收3.39兆韓元(約26億美元),年增22%;營業利益2,777億韓元,年增25.6%。營收與營業利益都是2020年公司合併後的單季最高表現。 據韓媒Newsis報導,2022年第2季因全球能源市場需求成長,韓華解決方案包括韓華Q CELLS(Hanwha Q CELLS)太陽能事業在內的新再生能源領域,暌違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