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研院到陽明交大 BIO+ICT巧用AI生醫戰果豐碩 智慧醫療 》醫電整合 2021/02/24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藉由AI找出對抗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的老藥新用契機,此研究集結了國內產官學研醫的力量,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校長林奇宏與科技部生命科學研究發展司司長陳鴻震都表示,這是陽明交通大學合校之後,第一次的重大成果發表,近期也會有更多跟對BIO+ICT的研究和臨床應用出爐。 細胞實驗驗證成果發表 蛋白?
從中研院到陽明交大 BIO+ICT巧用AI生醫戰果豐碩
疫情加速工作型態改變 5G將扮演更重要角色 智慧製造 》數位轉型 2021/02/09
COVID-19(新冠肺炎)讓大量企業員工、學生,都採取了遠距模式,而新的工作與學習型態,將很可能延續到疫情結束之後。為因應新的市場需求,電信業者加快了新一代的5G網路部署腳步,也因此觀察電信業者的投資動向是了解未來工作樣貌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據富比士(Forbes)報導,美國約有一半的勞動力都在疫情期間切換至遠距工作,其中有5分之3的員工表示希望在疫情過後能繼續維持這樣的工
疫情加速工作型態改變 5G將扮演更重要角色
5G網路安全如何把關?無人飛行載具來相助 智慧城市 》安防監控 2020/12/24
即使遭逢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攪局,5G次世代行動網路依舊發展迅速。然而,雖然擘劃了高頻寬、高速與低延遲的傳輸願景,不過諸如竊聽、身分冒用等資安挑戰並未因此消失。研究認為,無人飛行載具(UAV)可望針對這些問題提出解方。 據Electronics360報導,無人機應用已經跨出娛樂或空拍等消費性休閒使用進入其他市場,像是建築繪圖、精準農業、災難救援等,也應用到通訊方面
5G網路安全如何把關?無人飛行載具來相助
角度隨意看 按鍵可互動 三星開發超薄全像顯示器 數位影音 》8K影像 2020/11/26
科技日新月異,消費者越來越重視螢幕品質,不僅要求高解析度、色彩真實度,希望體積能更加輕薄。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開發超薄平板全像顯示器,試圖吸引追求極致畫質的消費者。 根據Electronics360與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報導,超薄平板全像顯示器的發展受到運算能力和畫素的限制,只能從正前方觀看時,才能看到清晰的圖像。
角度隨意看 按鍵可互動 三星開發超薄全像顯示器
衛星新創募資8,500萬美元 蓋茲佔9成 智造技術 》8K影像 2020/10/05
亞馬遜(Amazon)、OneWeb、SpaceX等各領域領導廠商,紛紛投入低軌道(LEO)衛星發展計畫,新創Kymeta核心產品為採平板設計、以電子操控的衛星天線,最新一輪募資8,520萬美元,其中比爾蓋茲(Bill Gates)佔9成,將趁勢用於提升優勢產品衛星天線的產量與銷量。 根據VentureBeat與CNBC報導,未來會有更多基於衛星的網路服務上線,Kymeta的
衛星新創募資8,500萬美元 蓋茲佔9成
串流影音崛起加上疫情 美國有線電視業者凜冬將至 數位影音 》串流播放 2020/09/28
近年串流影音崛起,不同平台如Netflix、Disney+、HBO Go或是亞馬遜(Amazon)Prime Video有各種類型的影像作品,用戶能隨時隨地追劇。因COVID-19(新冠肺炎)影響,民眾在家的時間拉長,OTT服務也推出原創內容吸引更多消費者訂閱,使得傳統有線電視受到極大的威脅。 據財富(Fortune)引述市調公司eMarketer的數據顯示,疫情大流行加速過
串流影音崛起加上疫情 美國有線電視業者凜冬將至
美國有線業者力挽狂瀾 採OTT與跨業整合策略 數位影音 》串流播放 2020/08/25
隨2012年11月美國4G LTE服務正式上線後,行動網路速度足以傳送高畫質影片,以及美國智慧型手機普及率已從2013年的56.4%,快速提升到2019年的79.1%,「收看電視」已經不再受限於在家裡客廳的電視機前,這樣的環境下,營造了美國OTT平台業者勃發的環境,越來越多的科技服務業者、電視頻道業者等原先非有線/衛星電視業者紛紛投入OTT產業中。 據Digital TV R
美國有線業者力挽狂瀾 採OTT與跨業整合策略
付費電視慘輸線上影音平台 全美2Q20再減150萬訂戶 數位影音 》串流播放 2020/08/21
2020年對於美國傳統付費電視業者來說,仍舊是充滿挑戰的一年,無論衛星電視、有線電視還是網路電視(IPTV)的訂戶都在下滑。除了因為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使消費者轉而偏好線上影音娛樂,受不了惱人的電視廣告也是潛在原因。 市調公司Omdia指出,美國傳統付費電視供應商在2020年第2季又失去150萬訂戶,其中,衛星電視失血最多,Dish和DirecTV兩家業者總計損失
付費電視慘輸線上影音平台 全美2Q20再減150萬訂戶
簡單如寫字 卻助穿戴裝置感測準確性大突破 智慧醫療 》智慧醫材 2020/08/19
休斯頓大學(University of Houston)穿戴式設備技術再次取得重大突破。研究團隊開發一種名為「Drawn-on-skin」的創新電子設備,可以用鋼筆在皮膚上繪製多功能感測器和電路圖。 該項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據休斯頓大學官網指出,未來將幫助穿戴裝置收集更精確的、無移動性假象(Motion artifac
簡單如寫字 卻助穿戴裝置感測準確性大突破
台灣智慧醫療生態鏈紮實 助台灣骨王解剖桌打國際盃 智慧醫療 》醫電整合 2020/07/24
台中生醫新創台灣骨王推出智慧手術眼鏡以及解剖桌,近年部分產品線銷售都有倍數成長,對此台灣骨王生技執行長王民良分析,瞭解市場競爭產品、結合台灣軟硬體人才與供應鏈都有助於團隊走得更聰明、快速。 DIGITIMES電子
台灣智慧醫療生態鏈紮實 助台灣骨王解剖桌打國際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