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人人知 但究竟是什麼?
自從Meta執行長Mark Zuckerberg宣布將朝元宇宙(Metaverse)願景發展,甚至不惜將Facebook更名為Meta彰顯決心,便在科技業掀起一股元宇宙風潮,無論是最上游的半導體、GPU、5G等基礎設施,還是做為進入元宇宙媒介的延展實境(XR)裝置、行動設備,再到元宇宙內容平台、應用等各領域,無不受惠於此波熱潮。 即便如今許多民眾都已聽過「元宇宙」這個詞,但並
太陽能工程總包新商模 創亞承接電廠工程更參與投資
在2016年,出身鱷魚牌家族的許致瑋,邀集一群專業的太陽能機電技師與維運人員,組成創亞國際公司,成為EPC(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工程總包公司)業界的生力軍。 這家年輕的EPC業者,與一般EPC系統商不太一樣。創亞國際總經理許致瑋指出,大多數系統商只做工程,無法完全解決業主的痛點;因為他們通常僅給予5年保固,殊不知許多太陽能
VR裝置太笨重?這技術成為Apple Glasses輕巧關鍵
NVIDIA開發的Holographic Glasses原型裝置利用全像投影技術,將影像投射到VR裝置接目鏡與幾何相位鏡片之間,有效縮短了接目鏡與顯示面板所需的間隔距離,也解決了市售VR裝置太過笨重的問題。 據VR Scout、9to5Mac報導,一般而言,VR頭盔的接目鏡與顯示面板需保持一定距離,才能讓用戶完全沉浸在虛擬體驗中,但這也使得VR裝置變得過於笨重。NVIDIA與
日本「SLIM」登月小兵計畫 IT大廠偕玩具製造商齊作戰
針對美國帶頭重新登陸月球的阿提米絲計畫(Artemis Program),日本已陸續推出相關的作業機器人與登月車,能在月球上載人運貨,在月球表面進行科學觀測與採樣,以及當基地台即時連線傳訊,2022年又有最新計畫SLIM(Smart Lander for Investigating Moon)完成定義,進入測試階段。 由日本宇宙航空開發研究機構(JAXA)提出的SLIM計畫,
Zuckerberg展示Project Cambria 較勁Google意味濃
日前便有消息傳出,Meta創辦人暨執行長Mark Zuckerberg將透露更多新一代虛擬實境(VR)裝置Project Cambria細節,最快2022年內正式發布,其也上傳一段配戴著打上馬賽克的頭戴式裝置影片,展示一系列VR以及擴增實境(AR)功能。 [video=www.youtube.com/watch?v=BKUU8M6LujU]
新全局快門感測器可強化駕駛監測系統效能表現
歐美交通機關分析95%的道路交通事故肇因於人為疏失,必須倚賴法規與科技輔助,駕駛監測系統(DMS)能持續追蹤駕駛人的頭部移動,辨識睏倦或分神的徵象並透過車載系統發出警示,以保障乘客與其他用路人安全。 根據Electronics360報導,意法半導導(STMicroelectronics)新推出的VB56G4A全局快門(Global shutter)感測器,基於自製的先進3D堆
電動車催生新檢測需求 3D量測後勢看漲
由於電動車的動力系統與燃油車的結構大不相同,汽車製造商和供應商們也需要透過生產技術的革新,以適應電動車關鍵組件的生產和裝配。而電動車領域的創新,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精度需求,也催生了新的3D量測任務,並開啟了3D品質檢測的方式轉變。 馬路科技表示,隨著技術的進步,智慧生產與自動化製造技術進一步提升現代化汽車研發製造的速度,短則一兩年就能完成一台新車的開發流程,同時製造的效率與精
瑞格商務會館將在Sandbox中推出元宇宙會議中心
瑞格商務會館(Regal Hotel)將在區塊鏈(Blockchain)遊戲平台The Sandbox推出能舉辦虛擬活動並向與會者提供實況串流的元宇宙(Metaverse)虛擬會議中心,目前正跟預計於2022年在香港舉辦永續會議的單位商討提供活動實況串流的服務。 根據南華早報報導,瑞格商務會館對元宇宙與非同質化代幣(NFT)有長期計畫,包括支援房地產科技(Proptech)新
新能源車為汽車自動化生產帶來哪些轉變?
2022年光是2月,全球電動車市場銷售量逾54萬台,年成長率為91.7%,電動自行車的市場也日趨火熱,尤其在德國市場,年成長相較2021年多達近36%。火爆的成長態勢,證明隨著世代變遷,人們的生活型態的追求也大不同,更加注重健康、環保、運動與生活品質等議題,進而使全球新能源產業逐漸轉型愈來愈受關注與重視,這其中也為產業的相關製造技術帶來新的變化。 理論上,無論電動汽機車或自行
重現嗅覺味覺顯示器 進入原氣原味分析階段
光學上有3原色,利用3原色組合,現在的顯示器至少能顯示1,677萬色,因此關於原色的發現,是顯示技術從黑白時代進入彩色時代的關鍵;藉此啟發,日本研發人工嗅覺與人工味覺的顯示系統,也開始進入尋找原氣與原味的階段,目前已能呈現185種香味或臭味,以及多種配料較簡單料理的口味。 目前日本的人工嗅覺與人工味覺顯示器,關鍵都是與噴墨列印技術相關的噴灑器,把微小液滴噴向鼻子或舌頭,又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