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產業軟硬體合作成共識 Arm:思維需轉變成以軟帶硬
2021年度的產業關鍵字,絕對非電動車莫屬,產官學界都提出未來車產業必須與軟硬體合作,過往台灣建構在硬體製造、代工的模式,隨著任何載具都往軟體自動化發展,台灣的科技產業應善用過往累積的產業能量,走向軟硬體整合的解決方案,大方向上具有硬體產製的工藝結合軟體應用服務,進行系統性的創新技術研發。 Arm亞太區車用市場資深總監鄧志偉表示,從過去IT產業來看,大部分是硬體決定軟體的架構
Dott服務整合Google Maps 提升共享車輛使用率
歐洲移動營運商Dott宣布與Google Maps合作,讓民眾能輕易透過App找到附近的共享車輛,鼓勵更多民眾能使用永續、有效率的運輸方式在城市中移動。 據Intelligent Transport報導,比利時、芬蘭、法國、德國、義大利、挪威、波蘭、西班牙語英國等歐洲國家的民眾,在利用Google Maps規劃路線時,可發現多了Dott電動滑板車及電動自行車的選項,以及Dot
得綠電者得天下?傳產、電動車、新創齊進儲能市場
由於極端氣候導致過去兩年全球災情不斷,各國政府展開愈趨嚴苛的能源政策,各大企業亦陸續公開表態加入RE100,承諾在一定時程之內達成100%再生能源目標。有鑑於此,蘋果(Apple)於2020年公布,將在2030年前達到淨零碳排目標,緊接著矽谷幾大科技巨頭,包含亞馬遜(Amazon)、Google、微軟(Microsoft)也相繼響應,誓言於2050年前達標。 台灣方面,201
隱私強化技術釋放智慧醫療的開發能量
台灣的健保資料庫擁有傲視全球的個人健康數據資料,這個大數據對於訓練精準醫療所需要的人工智慧(AI)技術,具有關鍵地位,但受到個資與隱私保護規範,醫療院所無法對外分享資料,對於以AI技術為基礎的智慧醫療發展變得困難。 基於尊重隱私與長遠的個資保密要求下,國研院國網中心介紹隱私強化技術(Privacy Enhancing Technologies;PETs) 的重要發展,用技術解
《2021台灣新創生態圈大調查》深化企業合作 強化國際佈局思維
黃達人 / 台北 由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PwC Taiwan)、台灣經濟研究院及DIGITIMES合作進行《2021台灣新創生態圈大調查》,經過700份問卷以及十多位新創領域專家專訪,報告於11月3日正式出刊,同日舉辦線上發布會。 發布會中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何晉滄處長特地蒞臨致詞,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創新創業服務執行長羅沁雯,跟大家說明這次調查報告中關鍵
美台高科技論壇:後疫情時代如何打造強韌半導體供應鏈
強韌的半導體供應鏈對全球經濟至關重要,可惜這是世界的後知之明。由北美台灣工程師協會(NATEA)主辦的 美 台
美台高科技論壇 劉揚偉暢談半導體與電動車趨勢
隨著技術的持續進步,半導體不論是對產業或對個人生活上的滲透愈來愈高,扮演的角色也愈來愈重要,鴻海董事長劉揚偉6日在2021 美台高科技論壇上 ,以半導體科技與供應鏈的新看法為題分享對半
為了「環境智能」 亞馬遜希望使用者少跟Alexa講話
亞馬遜(Amazon)智慧音響Echo系列靠著機海戰術與低廉價格,美國市場銷售表現佳,市佔率長年第一。Echo搭載的語音助理Alexa除了想當智慧家庭的中控中心之外,也因為「技能」(skill)多元,進軍主題樂園、飯店,以及安養照護機構等場域。 以聲音作為人機互動的介面雖然直覺,但亞馬遜卻希望未來使用者能和Alexa「少說話」。據CNBC報導,Alexa資深副總Tom Tay
微軟總裁喊話元宇宙過熱 看清發展得再等等
微軟(Microsoft)總裁Brad Smith日前受訪時表示,科技巨擘面對政府的監管,應該做出讓步,並且正視使用者的疑慮。針對近期熱門的元宇宙(metaverse)議題,Smith則認為需要「降溫」,才能理性看待。 據路透(Reuters)報導,Smith參與在里斯本舉行的Web Summit活動,並於受訪時針對政府監管以及元宇宙議題發表看法。Smith認為,面對下一個1
結盟大廠+三軸賦能 擴展iKala的雲端世界
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企業數位轉型腳步,連帶拉升企業端對雲端的需求,期盼藉由雲端架構與數位科技帶動業務成長。根據IDC公有雲市場追蹤半年報,2021年台灣公有雲市場預計將持續成長至10.57億美元,年成長率達到21.4%。 新創iKala於1日宣布,旗下雲端事業群iKala Cloud成為亞馬遜(Amazon)AWS諮詢合作夥伴,以期在原有與Google的合作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