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讓養樂多銷量變3倍 安眠商機有多大?
以經濟先進國家為中心組成的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統計,日本每日人均睡眠時間7小時22分,比38個會員國平均的8小時24分少了62分鐘,睡眠不足造成的經濟損失,據日本經濟新聞(Nikkei)報導,約達15兆日圓(約1,170億美元),帶來日本廠商研究安眠市場的動機。 根據日經報導,目前睡眠相關IT應用市場,可分成四類:一、醫療服務的失眠症治療App;二、醫療設備的檢測裝
抓住你的視野 魚缸AI化海科館看得到
經濟部技術處於Touch Taiwan 2022攜手友達、群創、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美商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工研院等產研機構,發表應用不同場域的智慧顯示虛實融合系統、面板級先進製程驗證平台等35項應用,為智慧顯示產業注入新能量。 現場展出工研院研發的全球首創透明顯示車載虛實融合互動系統,可依乘客視線秀出導覽資訊,在飽覽窗外美景時,觀看導覽資訊也不容
不做可能會破產!台經院張建一:淨零轉型重塑企業競爭力
「要嘛轉型,要嘛破產!」台灣經濟研究院長張建一一語道破淨零轉型對於企業的重要性。企業身處不確定因素劇增的年代,面臨COVID-19(新冠肺炎)衝擊還有迫在眉睫的減碳時程,企業必須「雙軸轉型」,不只加速數位轉型,也要及早淨零轉型。 淨零轉型究竟能不能創造企業競爭力?答案是可以,但張建一表示,其實這大部分只是維持既有的競爭力,如果不做淨零轉型,未來商品恐怕根本賣不出去。同時張建一
電商業綠色革命 Momo南區物流中心打造綠建築
全球面臨淨零碳排趨勢,不只製造業首當其衝,電商業者也在這波綠色革命規劃自己的企業綠色作為。富邦媒位於台南新市區的Momo「南區儲配運輸物流中心」昨(13)日舉行上樑典禮,預計2023年可完工加入營運陣容,將強化「北貨北送、南貨南送」,可望有效均分訂單量,完成Momo全台短鏈布局藍圖。 為提升南台灣物流服務效能,以及擴展快速到貨的服務區域,momo自2018年起積極投入南台灣物
「貼」在眼球的螢幕 Mojo秀AR隱形眼鏡原型
擴增實境(AR)隱形眼鏡新創Mojo Vision發表最新一代產品原型,採用所謂的「隱形運算」(Invisible Computing)技術,將數據資訊投射在穿戴的隱形眼鏡上,將AR直接放到眼球上,有如科幻電影情節一樣。 根據Tech Crunch引述Mojo Vision官方聲明指出,自創立以來,願景就是在某種意義上減少對於顯示螢幕的依賴,要將螢幕直接「貼」到眼球上。最新發
從PCB到車燈再到E-BIKE 邑昇展露營運韌性與彈性
以印刷電路板(PCB)起家的邑昇實業,多元化發展出LED燈具後,又跨足自行車車燈生產,近3年再以自行車車友經驗跨入電動輔助自行車(E-bike)整車製造,邑昇實業董事長簡榮坤表示,將不斷提高自行車零組件國產化佔比,目標是提供多項不同功能的車款。 目前已有一款定價新台幣4萬元左右的CT150車款上市銷售,簡榮坤提及,此款在台製造的電動輔助自行車,在市場上屬於平價產品,2022年
全球數位教育轉型 ViewSonic衝刺AI、元宇宙
ViewSonic在英國教育與訓練科技展(BETT)上,展示最新的教育科技解決方案,其中,內建AI技術的myViewBoard Sens,可偵測教室內的師生人數、動作、以及溫度濕度等環境數據,分析學生的專注度以及是否符合防疫規範。 此外,ViewSonic還揭露元宇宙3D互動虛擬學習空間「Universe by ViewSonic」發展計畫,並制定全新開放學習格式。
宏佳騰攜微星 推全球首款機車智慧後照鏡
由宏佳騰成立之安全車聯網聯盟(CROXERA)推出首款與微星科技共同研發的「智慧後照鏡(CROXERA M)」,此為繼「智慧儀表板(CROXERA Q)」之後實際具備商業化可行性的機車車聯網產品。宏佳騰董事長特助鐘亞成指出,該產品於未來市場上,將可突破既有品牌、指定車款限制,讓使用者在無需換車的前提下,以後裝方式進一步升級騎乘安全。 在技術合作上,微星主要投入無線通訊測試、系
車用晶片、智慧座艙商機大 ARTC攜8家台廠打造「車電護國群山」
電動車時代,車用電子產值迎來爆炸性成長,邁向兆元產業。台灣在ICT產業上具有優勢,車輛研究測試中心(ARTC)表示,台灣過去5年車用電子產業的產值每年以13%幅度快速成長,2021年更達到新台幣3,000億元,ARTC推估,2025年產值會翻倍成長到6,000億元,到2027年時,車用顯示晶片全球市場規模達1,710億元、智慧座艙則破兆元大關。 ARTC董事長黃隆洲表示,近年
亞馬遜推空氣品質監測器 價格成賣點
亞馬遜(Amazon)推出售價69.99美元的室內智慧空氣品質監測器(Smart Air Quality Monitor),支援Alexa以語音控制以及查詢裝置所在室內的空氣品質、濕度、溫度,支援住家多裝置的配置,但未新增其他特別創新或有用的消費性空氣品質監測器功能。 根據The Verge報導,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PA)指出室內空氣汙染程度為室外的2~5倍,智慧空氣品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