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光臨藝術節亮眼呈現當若科技藝術用AI與光影呈現歷史藝術

月光在建築物中挪移打開空間維度,形成錯視效果,更透過AI演算技術,融合東西方建築元素,創造出前所有的美術館型態。(當若科技藝術)
2021年10月底,新竹美術館、新竹火車站、聖母聖心主教座堂等9大建築上變換著炫麗奪目的光雕,連續10天的「新竹光臨藝術節」吸引近300萬人次到訪,精巧的光影設計讓眾人不斷發出驚嘆,負責這次光雕設計的當若科技藝術共同創辦人周杰璁指出,這次的光雕演出的成功,除了當若科技藝術團隊的努力外,國研院國網中心算圖農場的雲端算圖桌面(VDI)高速運算資源與服務更是關鍵助力。
成立於2012年的當若科技藝術,主要是透過科技的跨域融合與創新,呈現出不同視角與觀點的設計,周杰璁表示,該公司希望藉由不同領域的專業合作,激盪創意、打破框架,做出讓觀眾有感的各種作品,這次的新竹光臨藝術節作品徹底展現科技與藝術的結合。周杰璁指出,這次的作品並非當若科技藝術與新竹市政府第一次合作,2020年11月的新竹城市設計節中就已展出光雕作品,他坦言當時雖有為2021年「新竹光臨藝術節」測試的意味,不過作品相當成功,獲得一致好評。
在2020年的基礎下,2021年「新竹光臨藝術節」當若科技藝術再進一步與國網中心合作,在新竹美術館設計出規模更大、概念更全面的光雕作品。這次作品希望透過光雕紀錄美術館的歷史乘載與對當代藝術的各種反思為基礎,設計框架包含建築、歷史文化、與不同時期的藝術。
其創作形式則是將建築的歷史故事從黑白形式一路轉化為彩色色調,包含的內容相當多,因此必須有高速運算的科技力量,讓設計師印證各種創意發想,階段延伸出各種創意與可能性,之後再經過演算不斷校準位置,在經過大量的學習後,才能讓創意精準落實,完美呈現在觀眾眼前,周杰璁也希望可由此探索AI與藝術跨域整合後的發展樣貌。
周杰璁表示,透過高速算力,互動科技可發揮出無遠弗屆的想像,這些想像力可應用於表演展覽、主題樂園、品牌館或現在熱門的元宇宙。他指出光雕現在已是常見的藝術型態,不過透過與AI的整合探索這項藝術的極限,並將各種奇思怪想的創意結合當地文化,呈現在地方民眾眼前,對新竹在地民眾來說仍深具意義。
這次的作品能順利展出,周杰璁認為國網中心的協助是關鍵。為了讓設計理念完整呈現,當若科技藝術於設計初期就找出大量過去與現代的藝術作品,連線至國網中心算圖農場,多人協作建構AI模型,以進行機器學習影像運算。周杰璁指出,如此龐大資料所需的運算資源極大,除了初期建置費用外,之後的維運成本也相當高,若使用企業既有的電腦運算,長時間的運算將導致設計案時程不斷延宕,國網中心的運算能量與收費機制,則成為資源有限的中小企業最佳解決方案。除了運算能量外,國網中心所開發的AI應用程式,也讓這次新竹美術館光雕作品有更多元的面貌,當若科技藝術透過國網中心獲台灣、美國專利的「於影像中追蹤人臉之方法」(Method for face searching in images)技術,讓美術館的光雕作品可與現場觀眾互動,優化現場觀眾的光影體驗。
周杰璁表示當若科技藝術很榮幸與國網中心合作,他表示國網中心的運算資源與相關協助,對這次的作品影響極大,未來當若科技藝術仍將積極投入跨域融合與創新設計,也希望持續與國網中心合作,讓科技與不同領域的專業交互碰撞,藉此激發出更多的創意火花。
藝術實驗所:新竹美術館於1925年建成,是一座和洋混和的建築,現今為新竹市美術館。光雕投影以2020年的月蝕現象開啟、元宵節月圓做結。(當若科技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