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規AI晶片禁輸中國 美系半導體大廠利弊難衡
美國商務部證實,降規版AI晶片如NVIDIA的H20、超微(AMD)的MI308等,欲出貨中國須申請許可。
業界人士表示,不只NVIDIA,傳出首波遭流彈波及的美系業者,還包括英特爾(Intel)、德州儀器(TI)及其美國當地供應鏈,在中國回擊關稅政策後,2025年5月起營運將逐步轉弱。
與英特爾合作緊密的台系晶片、零組件及系統廠也遭波及,若美中「不講和」,單以英特爾來看,包括NB、桌上型電腦、伺服器與工業電腦、車用平台等,中國營收恐將崩跌。
NVIDIA應已預判 中國營收未必崩跌
供應鏈認為,H20晶片不能賣中國,但在東南亞、中東等市場仍搶手,去化庫存不難,主要是後續來自中國的營收比重,將由13%大跌至低個位數。
此外,RTX 5090與RTX 4090受到管制,只剩RTX 4090D等電競、工作站、車用等相關GPU平台可賣,但按過往,仍可由第三方入手,檯面下其中國營收,不至於崩跌。
NVIDIA向來嚴控風險,H20禁令應在預期中,目前影響最大的,恐怕是關稅政策對全球經濟影響,進而壓抑AI需求,及「美國製造」導致供應鏈生產成本大增等。
目前NVIDIA仍希望以不斷成長的需求,填補關稅與AI禁令衝擊,同時也「完全配合演出」。目前川普政策已令企業反感,外界期望一周數變的川普,面對多方壓力下能回心轉意,重重提起,輕輕放下。
晶片供應鏈業者透露,川普上任後,被盯上的台積電釋出千億美元投資大計,是否已滿足川普政府期待,目前仍不得而知。
川普無差別攻擊目標又鎖定NVIDIA等,4月9日就已通知NVIDIA,H20晶片將遭管制,儘管NVIDIA幾日後就公開宣布,4年內攜手台積、鴻海等,在美國生產高達5,000億美元規模的AI基礎設施,希望讓川普回心轉意,但並未收效。
NVIDIA則立即宣布,提列H20禁銷中國所帶來約55億美元單季庫存等相關費用,市場也解讀,此舉可能是向川普示弱。
中美關稅混戰 晶片苦主到底是誰?
中國日前宣布半導體晶片進口規定時,以晶片製造產地為「原產地」。
也就是在台積電台灣工廠生產的晶片,原產地是台灣,在美國工廠裡生產的晶片,原產地屬美國。如此一來,在台積投片的超微、NVIDIA、高通(Qualcomm)、博通(Broadcom)等,大多不受影響,但美國產能佔大宗的英特爾、德儀等影響甚鉅。
其中,英特爾設計、美國生產的CPU等,將停止銷往中國,影響PC、伺服器、工業電腦等全線業務,自家設計部門轉單也來不及,待中國供應鏈、客戶1~2個月庫存用盡,中國市場將無英特爾CPU可銷售後,可能連帶影響NB、主機板等領域。
超微意外受惠 活路在哪裡?
進一步分析,向來搭配英特爾平台銷售的NVIDIA GPU,估計出貨也將大減,此狀況,則讓超微意外受惠。
市場傳出,PC與主機板等業者,已著手轉向拉升超微平台開案,同時進軍NB市場的Arm架構大軍高通、聯發科等,也有機會拉升比重。
不過,另據相關業者指出,英特爾深耕中國多年,目前主要生產據點不只美國,還有以色列、愛爾蘭。
其中,美國約佔4成,對主機板業者來說,美國產地更改仍有諸多變通方式,英特爾也緊急調度以色列、愛爾蘭廠區產能,晶片組部分現多交由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代工,影響可控。
NB方面,據傳中國表面雖強硬,但實際執行面上,估仍會私下給英特爾一線生機。主因係封鎖英特爾,也勢必重創中國整體電子業發展,應會將影響降至最低,目前英特爾在中國的庫存約有1季。
多家業者認為,關稅戰波及英特爾、德儀,川普應始料未及。
接下來,應該不至於讓美系自家大廠陷入危機,美中雙方仍在僵持、互探對方籌碼中,英特爾仍有機會扭轉,英特爾供應鏈目前大多研判,未來數月,美中應會講和,給全球供應鏈一條活路。
責任編輯:何致中
- 黃仁勳走出白宮、進入人民大會堂 中國行見了誰?說了什麼?
- NVIDIA、超微中國業務受創 川普抗中戰略晶片業承壓
- NVIDIA中國特供模式陷危機 華為、寒武紀等搶本土市佔
- H20禁令措手不及 傳NVIDIA營收損失逾100億美元
- NVIDIA H20難逃管制 中國本土AI晶片出頭天?
- 華為早知H20特供中國時日無多? 推新晶片再打臉美方
- H20禁止出口中國後 黃仁勳再訪北京
- 繼NVIDIA、超微後 傳英特爾AI晶片出口中國須取得許可
- 評析:川普「髮夾彎」—高明的變臉或引爆信任危機?
- 降規AI晶片禁輸中國 美系半導體大廠利弊難衡
- 美方再禁NVIDIA H20輸中 伺服器鏈頭痛難估影響
- NVIDIA H20出貨突喊卡 未先告知中國客戶引譁然
- 美國商務部證實將收緊NVIDIA、超微降規晶片輸中管制
- NVIDIA H20遭美國禁止出口中國 1QFY26面臨55億美元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