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福相依:DeepSeek帶來更多的反省與挑戰 智慧應用 影音
TCA
ASUS

禍福相依:DeepSeek帶來更多的反省與挑戰

  • 吳欽智評論

導言
關於「DeepSeek橫空出世 對供應鏈的衝擊」一文,吸引了IC設計業大前輩吳欽智博士的關切,並提供很多的回饋。徵得吳欽智的同意,將他提供的文字內容整理成一篇文章提供給讀者參考。吳欽智與莊仁川是南加大的校友,當年他們一起接受宏碁的委託設計一顆晶片,並在1987年返台創立揚智,堪稱台灣最早的電腦晶片設計公司,他們的第一個作品,也成為同年創業的台積電第一個客戶。以下便是吳欽智提供的觀點。
AI是大趨勢任何人都擋不了,美國會很強,不會只有Open AI,DeepSeek既然突破中國企業的既有框架,而且是開源(open source),之後美國也會有人與公司去做。

在美中爭逐的過程中,中資企業儘管在硬體上受到諸多限制,甚至5~10年內難以追趕,但算力可用其他方式或在其他地方取得。

延伸報導黑天鵝橫空出世 供應鏈醞釀新局(五)

總的來說,美國仍是超強,因為在AI人工智慧的賽局上,資金、人才、電力的總和是勝利的關鍵,而以AI領域來說,每一樣的需求都是天文數字。

就像台積電一樣,不只是技術領先,先進製程的產能(capacity )更是壓倒性的優勢,也許有一天日本的Rapidus的2奈米製程可以趕上台積電,但產能的建立曠日廢時,想要追上就很難了。

就算台積電遭遇天災人禍,即使用台積電現有的人員,在沒有任何阻礙下掌握足夠的資源,用上10年恐怕也無法完全復原。一些先進的設備供應商,如ASML,每年的產能也是有限的。

另一方面,AI的應用其實還未找到真正可以盈利的方式,但AI的大趨勢卻是如假包換,它不會像網路泡沫一樣,而且AI的算力來自數據中心(data center),5年內硬體的建設仍會以天文數字的方式增建。

所以Nvidia 、台積電及伺服器大廠5年內仍然會大發,而這些大部分和台灣有關,台灣在供應鏈上居於關鍵地位,這也是前所未有的。

尤其台積電佔有無可替代的優勢,許多以先進晶片組合的數據中心,算力也遠超過DeepSeek使用次等晶片構建的數據中心,只不過美國以晶片禁令封鎖中國的做法與成效開始面對更多的質疑。

使用在AI上的Nvidia次世代晶片至少也都使用7奈米以下製程,想做AI晶片,或者說要有足夠的AI晶片,短期內還是非台積電不可,雖有競爭者,但台積電的產能仍然有壓倒性的優勢。

只是10年以後的市場就很難一枝獨秀,這麼重要的產品,不可能,也不應該只有一家公司獨霸,我們只能希望台積電不要步上英特爾的後塵。

從客觀的角度觀察,DeepSeek的出現對台灣廠商在AI終端應用上也是有很大的助益。以台灣的資金及人才,做不出像ChatGPT這樣的大模型。未來許多公司會使用DeepSeek的架構,我深信部分原因是用了專家系統(Expert system),也就是加入用戶本身的專長(Domain know-how)。

而台灣累積了三、四十年的發展,在許多行業累積了不少的經驗與數據,譬如健保的醫療數據,就應該可以創出一些好成績,而不再只有硬體優勢。

先進製程仍是關鍵

即使使用DeepSeek架構,用先進晶片組合的數據中心,其算力依舊遠超使用次等晶片建構的數據中心。

不管用ChatGPT架構,或DeepSeek架構,用最先進製程的晶片所建構的Data Center,其算力都會遠超用次世代製程晶片建構的Data Center,就像用3奈米晶片的iPhone ,其算力一定遠勝用5奈米晶片的iPhone 。

我相信台積電最先進製程的重要性及持續領先的優勢,Nvidia 的最新架構GPU用的晶片都是3奈米以下製程,全球獨台積電可提供,但DeepSeek的橫空出世,讓用次世代製程晶片建構的Data Center也可以達到部分的AI運算(只有部份而非全部),因其使用了expert systems ,能讓某些運算更快速完成,所以成本較低。

但相對的,如果原來未知或未有答案的,DeepSeek恐怕就無法運算,所以要完成GAI就不容易了,而這是Nvidia及一些美國新創公司希望完成的),因此美國就無法完全封鎖中國在AI算力的發展。

DeepSeek的出現,雖然台積電壓倒性的優勢仍然存在,但可能讓三星電子在先進製程在AI的運用上多了一點生存的空間,因為三星4奈米以上的製程用在DeepSeek上仍是可以分掉一點訂單。

總結來說,台積電中短期內並不會受到DeepSeek影響;而以高端伺服器建構的data center仍會繼續擴增,但可能不只有GPU,一些以推理為主的晶片比如NPU,也會趕上風潮。最後,DeepSeek有機會帶給台灣廠商終端應用更大商機,比如AI PC。

責任編輯:陳奭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