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I拓展資料中心虛擬化管理技術 兼顧物聯網發展 智慧應用 影音
工研院
ST Microsite

AMI拓展資料中心虛擬化管理技術 兼顧物聯網發展

  • 鄭斐文台北

AMI執行長暨創辦人Subramonian Shankar。
AMI執行長暨創辦人Subramonian Shankar。

由於智慧型手機所主導的產業轉移造成PC產業直接面對巨大的產業變革,在劇烈的變動之中,勢所難免的驅使科技產業採取不同的轉型策略,AMI以PC世代的BIOS韌體產品聞名,AMI透過在PC與伺服器系統所長期累積的核心技術能力,除了持續既有的BIOS的業務之外,積極走入以伺服器所組成的資料中心與雲端機房的管理系統,加上同時也在物聯網的應用上,投注資源以打造不同的使用範例,協助AMI的合作夥伴走出一條不同於以往的道路。

AMI執行長暨創辦人Subramonian Shankar接受這次的專訪,其多年來不餘遺力的關注PC產業界的動態,憑藉著長期與台灣的電子供應鏈與生態系統合作的豐富經驗,他從BIOS出發談AMI新的技術發展與展望,以及如何嘗試與台灣廠商一起開創新的市場與生意機會。

Shankar提到第一次來台灣早在1985年,當時因緣際會來台參加一個電腦展而與台灣PC產業界結緣,如今已經超過32年,其主要技術多是以軟體或是韌體的型態來驅動包括PC與伺服器為主的系統,今天AMI產品除了BIOS之外,有一大部分是進入伺服器的管理與控制系統的領域,旗下是由兩個主要的部門,分別是以BIOS與MegaRAC的產品線為主,還有一個物聯網應用的部門,目前在台灣團隊有600人,其中85%是R&D工程師為主,仍維持一個以研發為主的科技公司的營運模式。

積極發展的虛擬化技術 打造高度軟體定義的資料中心系統架構

Shankar對於AMI投注於VMC(Virtual Machine Configuration)技術的掌握,起始於1997年開始,當時PC與嵌入式系統的蓬勃發展,AMI對於Windows、RTOS與Linux作業系統的熟悉,所以跨入嵌入式系統控制器的市場,現今的資料中心是雲端服務的重心,終端裝置透過網路連線與資料中心連接,由於虛擬化技術的成熟,快速打造新世代的資料中心的數位管理基礎架構,形成一個以彈性的運算效能、儲存與網路結構,讓雲端運算的發展推向運算基礎架構服務的迅速擴張階段,無論是基礎架構即服務(IaaS)、平台即服務(PaaS),或是軟體即服務(SaaS)的商業模式,紛紛出籠。

Shankar強調以軟體定義的型態來架構整個資料中心的系統,是目前最夯的發展,硬體裝置虛擬化的趨勢已經銳不可擋, AMI與英特爾力推的Rack Scale Design(RSD)的標準緊密合作,腳步非常迅速,未來資料中心發展的展望一樣樂觀,不只5G、私有雲與自駕車的成長動能強勁,包括4K或是未來的8K影音串流技術,都會帶動更龐大的資料儲存與運算需求。

AMI發表新一代MegaRAC產品線,除了涵蓋整機櫃解決方案之外,其中SP/X與PM/X的產品更聚焦於將硬體打散成為資源池,讓使用者能透過軟體彈性使用硬體資源,同時提供大量的對SSD等新型態儲存裝置的支援,滿足客戶的需求,目前與台灣主要的伺服器系統製造與設計商,開啟緊鑼密鼓的合作步調,連熱門的邊緣運算的架構,或是電信營運商的未來擴充的需求,因為透過軟體定義所具備的彈性使用硬體資源,不論擴充或維持營運,都能兼顧客戶在不同時期所需要的降低成本目標。

AMI物聯網的發展著重於資料分析與網路連接的效率

Shankar談論物聯網上的發展,AMI提供IoT的架構(Framework),利用不同的API、Plugin軟體模組,讓協力廠商將蒐集到的資料迅速上傳的雲端,由於每一個感測器所蒐集到龐雜與瑣碎的資料,AMI利用一種資料篩選的技術,將有效的資料上傳雲端,以掌握關鍵的資料內涵,並形成有效的使用範例(Use Cases),例如AMI展示一個智慧型會議室的閘道器,利用不同的感測器的元件偵測會議室內的包括溫度、照明等環境條件,然後做為智慧型的控制,讓會議室的使用兼具愉悅的氛圍與省電的效能。

AMI早期的BIOS技術累積對PC的中央處理器的散熱溫度與風扇轉速等控制的經驗,非常有助於AMI進入以感測器為主的IoT系統的設計,未來的智慧城市的應用已然蓄勢待發,AMI已經開啟與SoC的晶片廠商、感測器製造商、網路閘道器系統廠商合作,透過實際的技術展示與研討會的機會,AMI大舉整合包括感測器、網路連接架構,以及雲端資料中心,利用展示實際的使用範例,讓系統廠商看到實際的展示,來開啟不同的合作專案,由於資料與網路連接的通道經緯萬端,AMI的技術讓這些連接變得容易,減輕工程團隊的負擔,並一起共享勝利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