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數據智慧應用促進會成立 邁向智慧時代 智慧應用 影音
工研院
ST Microsite

AI大數據智慧應用促進會成立 邁向智慧時代

科技部宣示台灣進入AI元年,產業也開始大舉投入AI發展,中華民國資訊軟體協會於日前成立「AI大數據智慧應用促進會」,將整合台灣產、官、學、研不同領域的力量,落實產業AI化與AI產業化的願景。

Google DeepMind開發的AlphaGo,從2016年起,在短短半年內連敗全球兩大頂尖棋士,引起全球矚目,接著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在COMPUTEX 2017人工智慧論壇的主題演說,更讓AI推向史無前例的高峰,台灣也在2017年啟動AI的政策布局,並宣示2017年為「AI元年」,為強化台灣AI的發展,中華軟協號召產、官、學、研等各界代表,成立跨組織、跨產業、跨領域的「AI大數據智慧應用促進會」,希望凝聚各領域的實力,加速台灣的AI進展。

跨領域整合 集結台灣力量

中華軟協理事長邱月香在開幕時致詞指出,隨著AI時代的來臨,軟實力將成為未來全球產業的重要競爭力,近年來議題持續發燒的物聯網,也將與AI結合,落實其智慧化願景,她引述知名研究機構麥肯錫的報告指出,物聯網與AI整合所衍生的商機將十分驚人,該機構預測2025年其效益將達到新台幣14兆?33兆元,龐大的商機也加快了全球產業的創新速度,不過商機雖然誘人,競爭也會十分激烈,他認為台灣長年深耕軟硬體兩端技術,未來在AI市場必須進一步整合這兩端的技術,以更創新的思維,放眼國際智取市場。

對於全球趨勢發展,邱月香理事長則表示,AI已是繼物聯網與工業4.0之後,全球IT產業最重要的議題,政府也已開始積極投入,台灣的軟實力並不輸其他國家,2017年9月在台北舉辦且獲得空前成功的「WCIT 2017」就可看出台灣在這方面的強大實力,未來中華軟協將透過數位人才的培養與資源整合等作法,全力發展AI產業,同時回應政府的5+2政策,強一步強化台灣的競爭力,讓台灣業者站上國際舞臺。

對於邱月香理事長的看法,經濟部長沈榮津十分贊同,他表示AI已是全球的共同趨勢,而看到這次促進會成立初期就已有248家企業成為會員的熱烈反應,也確實感受到AI時代的來臨,AI也將成為未來各產業的核心競爭力要素,以中研院孔祥重院士近來的工作重心為例指出,孔祥重博士身兼中研院與美國國家工程院兩所全球重量級研究機構院士,最近幾次回國協助台塑與長春等兩家台灣大型石化廠商轉型AI化,其品質提升的成效相當明顯,沈榮津部長指出,除了石化業外,台灣需多產業在國際上也都有重要地位,像是紡織、工具機…等,這些產業未來也都必須面臨AI轉型。

在前不久結束的SRB(行政院智慧系統與晶片產業發展策略會議)中,也確立了AI的發展方向,未來將側重人才培養、擴增應用範圍、建立示範案例等3大部分讓產業AI化加速,而在產業AI化後,會進一步凝聚這些投入發展的AI企業與人才,使之AI產業化,而在整體發展中,他表示「AI大數據智慧應用促進會」將扮演政府與產業的橋樑,緊密連結產、官、學、研等不同領域的資源力量,協助台灣業者在全球市場取得領先地位。

對於AI大數據智慧應用促進會的推動目標,會長張榮貴指出,促進會的宗旨是結合產業力量,共同爭取制定有利於AI大數據產業優質政策與環境,協助產業轉型並發展關鍵技術,進一步擴大促進會會員,從而建立起AI的產業供應鏈,落實產業AI化AI產業化願景。

至於目標則有2大項,第1大項是配合政府產業政策,這部分又分為「建立產業應用示範案例」、「培育AI人才及產學合作」、「發展新興技術應用」等3項目標」,第2大項則是讓AI成果商業化,希望透過此目標解決台灣目前面臨的3大問題,包括勞動力不足、自動化服務不完整、傳統預測法缺陷難以克服等,這3大問題促進會將從「服務機器人應用」、「人機協作應用」與「服務應用創新」等項目著手解決。

為了讓促進會的策略方向更專業且更全面,張榮貴表示已從各領域邀請專家、學者及產業人士,成立顧問團,由前科技會報執行秘書郭耀煌博士擔任總團長,顧問團則分別為研究、學術、國際、產業等4大領域,透過顧問在各專業長期深耕的知識與資源,協助打造台灣成為AI智慧應用與生態輸出國的願景。

專業人士齊聚 剖析AI發展

除了促進會的願景推動與發展期許,這次的成立大會也邀請到被譽為台灣自動化之父的全球華人競爭力基金會董事長石滋宜博士,以「人工智慧應用發展策略」為題,提出精闢看法,石滋宜博士指出,1956年由Turing提出人工智慧開始,歷經兩次低谷,直至2012年因全球發展物聯網,因著數據達到前所未有的規模、GPU強化運算速度及開源環境的共享等,使得AI發展時機已然成熟,而這波成長動能,不僅來自週邊如大數據、雲端、物聯網等IT技術成熟,大廠的推動也是主因之一,例如Google將TensorFlow資源軟體庫釋出,讓更多人可以入研發、創造更多演算法,都是讓這波AI發展更迅速的原因,不過他也指出,IT產業對AI遲遲未能清楚的定調與定義,使得有心者或不明就裡的人濫用,導致評價趨向兩極化,對此石滋宜博士認為,AI要持有意識和使用具有感情的自然語言,仍是相當遙遠的事,現在不該用極端的情況去評斷未來的發展,而應該是專注在眼前的開發。

對於未來AI的應用,石滋宜博士認為AI將適用於各產業與各領域,透過AI的協助,許多程序將更正確也更有效率,石滋宜博士最後以自己為例總結他對AI的看法,在3年前他就醫檢查時,曾在核磁共振(MRI)上發現右肺部有陰影,醫生建議馬上開刀,否則只剩6個月的壽命,他無奈接受建議再做正子掃描(PET-CT),發現另一邊左肺部也出現一點陰影,於是他要求看更早之前曾所做過的MRI,發現右肺部的陰影早已存在,大小也相同,拒絕開刀後身體也沒出現異狀,他表示舉這個案例並非要大家拒絕就醫,而是人即便再專業,也有機會出現誤判,AI的精準判斷則可以輔助人。

除了石滋宜博士的專業演講,成立大會中也邀集各領域專業人士針對AI的發展進行座談討論,主持人DIGITIMES研究中心主任黃逸平指出,AI發展方興未艾,台灣產業應致力與國際接軌,讓技術與應用上層樓;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客戶關係服務處副總經理童惠霖表示,中國信託銀行在FinTech的投入甚深,目前的AI應用主要在於其客服端,AI可讓客戶服務更快速、精準,目前相關建置都已上路;中華民國人工智慧學會理事長許輝煌介紹該學會主要以學術研究與產學交流為主,希望透過專業知識的分享,協助台灣產業AI化;台灣AI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則認為,台灣的AI產業化仍不足,他回台創立AI實驗室,就是希望可以培育更多人才,從而研發出更多演算法,建立台灣的AI根基;經濟部工業局電子資訊組科長林青嶔指出,產業AI化與AI產業化必須並進,經濟部工業局目前致力供需兩端的同步發展,讓產業更完整;促進會會長暨程曦資訊整合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榮貴建議台灣產業應從系統應用角度出發,擺脫過去的硬體零組件製造思維,發展完整智慧應用解決方案及應用生態;工研院資通所副所長鄭仁傑最後總結表示,台灣在AI領域的發展潛力相當雄厚,在技術面已多有成績,工研院將作為產業的後盾與技術支援,相望可以協助台灣成為AI時代的全球產業領頭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