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中西部系列報導】之(13)專訪—電子科大科技園 智慧應用 影音
hotspot
member

【大陸中西部系列報導】之(13)專訪—電子科大科技園

成都雙流有一片充滿生機的綠土地,電子科大科技園正坐落於此。其「電子資訊」新名片亦是成都培育新經濟新動能的關鍵所在。

憑藉學科、技術、科研、人才等優勢,電子科大科技園正在與各行各業交叉融合,致力於將電子科技大學服務社會功能的有機外延和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那麼,電子科大科技園為何可以吸引電子資訊企業趨之若鶩?如何「變廢為寶」,將科技成果落地助力實體經濟?近期,DIGITIMES走進成都雙流電子科大科技園,試圖揭開其與眾不同之處。

從「一窮二白」到創新搖籃

2014年,總投資約60億元的電子科大科技園(天府園)項目啟動規劃並破土動工。2016年,5萬平方公尺的一期投入使用,物理空間初具規模。電子科大科技園亦開始了篳路藍縷的創業之旅,邁向星星螢火的長征之途。

對於園區下一步建設,成都電子科大科技園品牌運營經理李曉芳向DIGITIMES透露,「預計到2018年底,4萬平方公尺的二期將完成竣工,同時三期已啟動建設,後期(總五期)將陸續規劃建設,最終佔地面積達460畝,建築面積60萬平方公尺。而伴隨著後續建設載體的呈現,也將推動園區實現企業大聚集、產業大聚變。」

在滿足企業高品質物理空間的基礎上,電子科大科技園不斷創新、追隨,形成了具有其本土特色的園區運營管理。

李曉芳表示,自園區規劃伊始,園區一直參考、借鑒國內外一流產業園區的發展模式與運營經驗。國際上以美國矽谷,大陸以清華科技園為運營模版,再結合電子科大的資源優勢,實現從科技園向科技新城的轉變。

同時,無論是服務于園區企業、落地首個國家技術轉移西南中心,還是與長虹等大陸領軍企業達成合作、電子科大專家團隊實現與市場的高效對接,已形成了一套富有特色的科技成果轉化模式。

打造沒圍牆的科技園

在園區快速發展的同時,電子科大科技園也一直在探索另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在目前大陸科技成果轉化率偏低的同時,如何用幫助更多有市場需求的技術成果落地,促進區域經濟發展與產業結構升級。

成都電子科大科技園產業拓展總經理孫路認為,過去科技成果轉化率低主要原因在於「技術權屬關係不清晰」與「重理論輕應用」。

針對於此,電子科大科技園一方面,建立企業資源庫及校內專家及技術資源庫,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對接市場、企業與專家;另一方面,通過專業沙龍活動和科技成果專場推介活動等線下方式,為科技成果資源方和需求方提供精准需求對接服務。此外,園區還將進一步完善對企業與科研團隊的科技成果服務。

李曉芳總結到,科技園將以技術經紀服務方式突破物理空間為企業提供增值服務,打造「政策、市場、技術、金融、人才、綜合服務」六大服務體系的產業運營平台。目前,園區已建立了包括800多個專家教授團隊的專家庫和近2,000家電子資訊類企業的電子資訊企業庫。

在李曉芳和孫路的設想中,未來電子科大科技園將會是一個「沒有圍牆的科技園」,為擁有技術成果的供端和企業市場的需端提供匹配對接系統的線上平台。簡單說,就是一個技術撮合的「仲介所」。

總體來看,電子科大科技園圍繞高品質的運營模式、高品質的產業生態,使得園區的高品質發展已初具成效。正如孫路所言,「科技成果很多領域,但我們只專注於電子資訊,讓電子資訊成為我們的品牌。(DIGITIMES黃子非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