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T助攻偏鄉醫療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展示安心雲林e院聯防多項成果 智慧應用 影音
Event
member

ICT助攻偏鄉醫療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展示安心雲林e院聯防多項成果

  • DIGITIMES企劃DIGITIMES企劃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副院長暨遠距醫療中心主任馬惠明表示,2017年4月成立遠距醫療中心,透過臨床應用、醫療資訊、研究發展與法律研析等4個面向,打造雲林成為遠距醫療區域合作的示範縣市。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副院長暨遠距醫療中心主任馬惠明表示,2017年4月成立遠距醫療中心,透過臨床應用、醫療資訊、研究發展與法律研析等4個面向,打造雲林成為遠距醫療區域合作的示範縣市。

台灣的健康保險制度與醫療可近性享譽國際,但是仍存在醫療資源城鄉差距問題,尤其是雲林縣曾被衛生福利部公告為緊急醫療資源不足地區,加上老年人口全台第二高、低家戶所得,各項先天不利因素造成當地醫療資源分配不平均、慢性病患掌握醫療可近性,以及基層醫療缺乏充足後援等諸多挑戰。

不過有時危機也是轉機,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副院長暨遠距醫療中心主任馬惠明提到,因為資訊技術發展與急重症整合經驗成熟,遠距醫療相關法規陸續鬆綁的天時,臺大雲林分院深耕地方與其他醫院關係良好的人和,以及雲林縣轄區與醫院的分布,形成遠距照護的地利優勢,臺大雲林分院在2017年4月成立遠距醫療中心,也就是希望從臨床應用、醫療資訊、研究發展與法律研析等4個面向,打造雲林成為遠距醫療區域合作的示範縣市。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馬惠明副院長(圖右)對於參展廠商所提出,各項結合科技的醫療解決方案均表示高度興趣和關切。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馬惠明副院長(圖右)對於參展廠商所提出,各項結合科技的醫療解決方案均表示高度興趣和關切。

臺大雲林分院在2018年擬定出「安心雲林e院聯防」的架構,開始以雲林縣為場域,逐步連結起區域內外10家不同層級醫院與基層診所,以及數十家長照機構,整合IoT、ICT科技並利用遠距與智慧醫療模式,發展出一系列偏鄉地區急重症資源整合與創新服務,以作為全台資源不足地區醫療照護政策研擬與推展的參考。

馬惠明指出,目前「安心雲林e院聯防」已成功示範4個POC方案,建立過往沒有的創新服務流程,聚焦在公平性、品質、可近性、線上線下等相關元素。第一項是「斗六雙星區域聯防」,為了解決雲林的急重症醫療資源不足與分配不均,建立臺大雲林分院斗六院區與成大斗六分院的整型外科與神經外科人力資源大水庫,讓鄰近兩個醫院資源共享,雙邊醫院SSLVPN跨院遠端醫療資訊,甚至雙院的醫師班表互相搭配,以「病患不動醫師動」訴求,形成病患為中心,讓急重症資源共享。

斗六雙星區域聯防的特色,除了醫生共用,床位也可以共用,臺大與成大醫院之間建立綠色通道,無障礙直通病房讓重症患者可快速通關,並且保證病患有狀況可以回轉,因此有效降低台大急診暫留率、提升成大病房佔床率,這項模式最後獲得2021台灣永續行動金獎。

第二項POC案例聚焦在「智慧遠距傷口照護」,由於偏鄉機構住民(尤其是年長患者)面臨就醫障礙,有些傷口嚴重變形,卻往往面臨治療交通往返困難、治療頻率較低、以及癒合時間較久等問題。為了解決此問題,臺大雲林分院設計出一套方案,由傷口專科護理師訪視,結合智能判斷與遠距醫療清創,讓就醫困難的機構居民,身上的複雜壓傷得以痊癒。

實施的細節包含,首先讓一批專業護理師獲得清創訓練,了解該如何選擇適合敷料;再運用數位裝置,也就是傷口分析系統的分析標準化、人工智慧判讀優勢,來追蹤傷口復原狀態;甚至病患也能透過手持裝置,運用APP拍照傷口癒合狀態給院內醫療團隊追蹤,進而彈性調整治療行程。這項方案服務範圍也從院內延伸到機構服務,2018年在5月中到11月初共施行4個鄉鎮、7家機構,隔年則進一步擴大到11個鄉鎮、17家機構。

第三項方案是解決雲林基層醫療支援不足的障礙,針對「高危新生兒外接即時監測」,也就是讓高危新生兒外接服務的交通接送時間大幅縮短,結合在地醫療量能,讓婦產科診所的醫師、護理師接受NRP新生兒急救訓練,並且搭配相關ICT設備在婦產科診所,提供包含即時生理資訊監視傳輸、遠距線上指導溝通,以減少婦產科診所在外接團隊到達前前的焦慮狀態。

馬惠明介紹最後一項「偏鄉兒童心臟篩檢遠距群助」方案,解決雲林兒童心臟病篩檢能量不足問題。首先運用ICT+藍牙+連網平板科技裝置遠距傳輸,讓技術人員到校園內擷取十二導程心電圖與四點位心音訊號的數位資料。再透過雲端判讀以及醫師群協助,實際找出偏鄉1,004位學童當中,有145位心雜音或心電圖異常狀況。進一步檢查之下,幫助4位WPW症候群的孩童,其中2位接受經心導管治療,這個結合線上線下的嶄新篩檢模式,也獲得2021年國家新創獎的殊榮.

透過以上四個POC方案的實施,可以發現安心雲林e院聯防藉由「政策+醫療+產業」鐵三角,形成完整的遠距醫療生態系,在偏鄉推出令人安心的醫療結合科技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