櫛構科技專欄:買了碳權就沒事?小心落入漂綠陷阱 智慧應用 影音
Microchip
ADI

櫛構科技專欄:買了碳權就沒事?小心落入漂綠陷阱

  • 林佩瑩台北訊

碳權市場風起雲湧,2023年4月政府也宣布台灣即將開啟碳權交易所,最快於年底即可開始交易。各方企業可謂摩拳擦掌,無不期待新興領域的大門被開啟。然而同時,仍有許多人並不理解碳權的基本概念,對於這塊陌生領域也充滿焦慮感。到底什麼是碳權?企業要永續轉型,一定要購買碳權嗎?應該什麼時候買?

第一種碳權:強制性碳交易市場(Regulatory Carbon Market)

第一種碳權是和「總量管制制度」(Cap and Trade)有關,主要實施於北美與歐盟地區。總量管制是一種由上而下的溫室氣體減量方法,由國家主管機關統一管理國內所有的企業可以排放多少溫室氣體,將溫室氣體當作空汙的一種進行管制。最主流常見的,就是台灣即將執行的碳費制度,其指一間企業排放多少二氧化碳當量的溫室氣體,即課徵對應的費用。

但總量管制的方式更有彈性一點,它是先去計算國家未來有多少的「碳預算」(=在維持巴黎協議上升不超過2°C內,國家可以排放多少溫室氣體),然後將這些可以排碳的「扣打」以噸為單位,發放給台灣各大企業。初期為了避免市場震盪,碳權皆是以免費形式發放。未來隨著碳定價漸漸提升,排碳成本逐漸升高,管制機關會轉型成每年「拍賣」碳權。

例如歐盟ETS系統直至2021年,有約57%的碳權是以拍賣的形式出售,拍賣所得皆用於再生能源、氣候相關用途。企業獲得這些「扣打」之後,就可以用來「核可」自己所排放的碳。如果企業碳排放會超過所擁有的扣打,那就得要去跟別人購買扣打。如果自己減碳有功,排放量少於發放的扣打,那就可以把這個扣打賣出去。如果企業排放量會超過所配給的扣打,那就受到法律強制力約束一定要去買別人用不到的扣打,否則會受到鉅額罰款。這個扣打,中文就翻做碳權(carbon permit / allowance),更白話一點是「排碳許可權」。

第二種碳權:自願性碳交易市場(Voluntary Carbon Market, VCM)

自願性碳交易市場顧名思義,和國家法律強制力無關,參與市場的買賣方皆沒有法律強制他們要進行交易。買方買的「碳權」英文叫做carbon credit,直翻成中文應該叫做「碳信用」,不過因為目前媒體多數都混用,因此也有人稱之為碳權。你可能會想,那既然沒有法律強制力,為何大家要買碳信用/碳權呢?因為在自願性碳交易市場,實際上買方在買的不是「排碳許可權」,而是「別人的減碳努力成果」。

既然大氣是全球共通的,那麼在智利造林吸收一噸二氧化碳,跟在台灣造林吸收一噸二氧化碳,理論上對於溫室氣體的減少是一樣的。因此,有心在永續轉型上取得進展的企業,也可以在國際自願性碳交易市場中,購買遠在天邊,由他人營運進行,第三方單位認證核可的減碳專案所生產的「減碳成果」,再用這個減碳成果將自身的碳排放進行抵銷,也就是所謂的「碳抵銷」(carbon offset),藉此達到「淨零」或者「碳中和」的成果。

兩種碳權,天壤之別

兩種碳權雖然同樣是以一噸二氧化碳當量為單位,但在意義上非常不同。

第一種碳權,強制性碳交易市場的「碳權」是國家為了管制總體排放量,因此發給各大企業固定量的可排放配額,藉此鼓勵企業減少碳排放,逐年減少國家碳排。

第二種碳權,碳信用碳權是企業在自願性碳交易市場上購買他人的減碳成果,用來抵銷自己怎樣都減少不了的碳排放。例如常見的航空業,只要開門做生意就是一定會產生非常多碳排放,因此常見的做法是鼓勵乘客買機票的時候順便「捐款」給碳抵銷專案,將自己旅程的碳排放給「中和」掉。

因此第一種碳權(carbon permit/allowance)本質上是一種「配額」,第二種碳權(carbon credit)則是「減少量」,兩個完全不同,不可混而一談。

為何不能大家都買碳權就沒事了?

既然可購買別人的減碳成果來抵銷自己的碳排放,那為何不就乾脆全部購買碳權,把自身營運的碳排放全部抵銷掉就好了?為什麼還要花這麼多力氣減碳呢?

原因其實非常直觀:如果沒有人要減碳,人類再努力地去造林、開發負碳技術、碳捕捉技術等,全球暖化仍然不會停止。就像是今天你在房間裡開暖氣,覺得太熱了,但你不去把暖氣關掉,反而去開冷氣。不做減碳努力,只是一直購買他人的造林、負碳專案成效,那也是一樣的道理,並沒有真的從根本上解決溫室氣體不斷排放產生的問題,只是一直試圖減少大氣中的溫室氣體量,完全是治標不治本。

減碳的挑戰就像是海嘯一樣,已經出現在地平線上快速往台灣企業界逼近。現在大多數企業都還在頭痛「盤查」的問題,以及如何寫永續報告書,但未來真正會面臨成長痛的關鍵,是如何針對自身碳排放進行「減量」。面對減碳議題,企業除了換燈泡、關冷氣,也應從治理文化著手,導入內部碳定價機制。而營運方面,企業對於自身的數據掌握力也將是一大關鍵。應透過數據分析與管理系統來減碳,擬訂減排策略。如何運用數據治理,爬梳複雜的營運結構,從中找出能源浪費進行調整,將是企業成功減碳、節省能源成本的企業體質升級關鍵。

除了隨手關燈,我們可以做更多。(櫛構科技提供,林佩瑩整理報導)

關鍵字
商情專輯-ESG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