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體製造思維面臨轉變 巨量資料分析改變ICT產業趨勢 智慧應用 影音
Event
member

硬體製造思維面臨轉變 巨量資料分析改變ICT產業趨勢

  • DIGITIMES企劃

因應巨量資料趨勢,許多曾經在硬體製造叱吒一時的ICT業者,如IBM早已逐步轉型為以關鍵性的資訊系統為基礎,進而衍生高附加價值的服務模式。
因應巨量資料趨勢,許多曾經在硬體製造叱吒一時的ICT業者,如IBM早已逐步轉型為以關鍵性的資訊系統為基礎,進而衍生高附加價值的服務模式。

在行動化及網路化的趨勢發展下,全球ICT技術及應用的價值認知,已經從強調規模經濟的硬體製造思維,轉變至強調產生更多附加價值的專業服務,也因此形成產業結構的重大變革,尤其是巨量資料(Big Data)的技術及應用趨於成熟後,對ICT產業的影響更是明顯。

事實上,許多曾經在硬體製造叱吒一時的ICT業者,如IBM、HP早已洞悉硬體硬體製造與銷售型態的價值早已不再,早已逐步轉型為以關鍵性的資訊系統為基礎,進而衍生高附加價值的服務模式。21世紀新崛起的ICT業者如Google,更是利用巨量資料分析技術,進而開創出創新的經營模式與服務型態,建立以網際網路資源為基礎架構的系統服務。

應考慮從既有服務出發

經濟部技術處指出,由於全球主要國家的政府及企業用戶皆持續投資資訊科技基礎建設、雲端運算等應用領域,預估全球系統服務市場規模至2016年將可達7,132億美元,其中又以亞太地區的成長速度最快,其次為中南美洲,西歐地區則因仍壟罩在金融危機的陰霾下,仍會呈現衰退狀況。

至於行業別方面,則是以金融業與政府為主。在台灣市場方面,隨著風險控管、雲端運算、國際會計準則(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ystem;IFRS)與個資法的發展,以及整體內需市場之基本面穩定,市場規模也將持續擴展,預估2016年台灣系統整合市場規模可達新台幣506億元。

帶動台灣系統服務市場的關鍵之一,就是巨量資料分析。由於台灣的ICT製造產業於全球本就擁有優勢地位,尤其是攸關巨量資料分析能力的資料中心(Data Center)基礎建設,由於台灣ICT產業早已擁有自主製造與平價的提供能力,也已陸續吸引許多國際大廠於台灣建置資料中心,如Google在亞洲最大的資料中心,就位於彰化縣線西鄉彰濱工業區,佔地十五公頃,投資金額高達6億美元,規模超出香港、新加坡等廠的五倍之多,在經過2,700多項的嚴格檢驗後,已於去年12月11日起正式運轉投入營運。

經濟部技術處認為,在巨量資料分析趨勢帶動下,台灣ICT產業應設法結合硬體製造優勢,往高附加價值的應用發展並衍生系統服務,朝向軟硬體整合的全套解決方案發展。台灣業者可從既有軟體服務出發,思考如何將巨量資訊分析技術整合到既有軟體服務,是否可延展其產品與服務設計,或是導入至企業流程之中。

尋求國外技術合作

但不可否認的是,目前的巨量資料分析技術及平台,仍然掌握在國際大廠手中,因此台灣業者在發展相關服務時,勢必得選擇與國際大廠合作。經濟部技術處強調,業者在對現有服務進行新興技術導入時,一定要考量其可用性與擴充性等彈性設計,以避免被鎖定於特定軟體公司。

由於台灣系統服務產業主要是以中小型企業居多,性質亦極為相似,易流於價格戰之紅海競爭,加上本土內需市場較小,巨量資料分析市場的真正價值,勢必得設法進軍海外市場,才能產生真正的價值。

若參考目前的系統服務大廠如Tata、Infosys或Wipro等企業的外銷營運方式,這些公司其實都是在海外接單後,再將部分工作轉單給本土的中小型系統服務業者。因此,除了已在系統服務市場領域耕耘一段時間的品牌外,已經擁有國際知名度的硬體品牌如宏碁、華碩,其實也可趁機轉型,爭取國際訂單,再交由本土的中小型業者,各自負責專精於某一項產品或服務的執行,大小廠商共同分工締造更有效率及價值的市場。

如由華碩主導,於2013年底上線的「台灣數位大市集」平台初期走的是商務模式(B2B),將串聯各大電信的網路商城、華碩秀傳健康雲、及台北市府推動的台北雲等,就是希望能讓數位內容或應用,有更方便的出口機會,降低客戶搜尋廠商的成本,以達到最大之平台經濟,

但由於系統服務產業發展並非可一蹴可幾,需要長期經營服務品質與品牌印象等,故本土業者除必須共同攜手合作,進行5至10年的完整規劃外,為了快速取得國外的技術資源,可以思考藉由參與雲端開放陣營之方案為研發基礎,以彌補台灣相關技術之不足。

以Open Data Center Alliance為例,此聯盟目標為提供一個開放性且互通性之雲端資料中心標準。目前有與七家業者(Citrix、Dell、EMC、JouleX、Parallel、Red Hat及VMware)共同合作推出關於資料中心之解決方案。台灣業者若能與全球大廠進行軟體技術合作或策略聯盟,為巨量資料分析技術擬定出相對應的解決方案或提供加值的中介服務,長期累積相關產業領域經驗,依過往導入經驗轉化成模組化服務,將有效降低導入成本,且可快速回應服務予企業用戶。

人才培養為當務之急

但由於巨量資料分析的應用效益,需要擅長處理非結構化資料的人才,對分析結果進行解讀,而台灣的軟體研發人才教育方式,因為偏重於編寫程式碼,對巨量資料分析服務的幫助有限。因此,台灣未來必須強化具備系統架構概念、系統軟體開發能力或系統服務專業能力的人才養成,同時積極培養從事國際合作與國際行銷的專業人才,才可擴展系統服務的國際業務,提升系統服務價值。

此外,由於特定產業別的巨量資料分析,往往需要有相關產業Know How的顧問服務人才,才能順利解讀,未來在培養巨量資料分析人才時,不能只注意ICT技術的提升,必要時應設法與學界結合,發展跨產業的培養課程,才能培養出對特定產業別熟悉的巨量資料分析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