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美國廠五大阻力減壓 先進封裝人事案2026拍板
供應鏈傳出,先前宣布擴大赴美投資的台積電,已經成功將危機化為轉機,化解了「五大阻力」。
台積挾獨霸製程技術優勢,以及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英特爾(Intel)在美國擴廠卡關下,順利削減五大阻力,包括:
成功「漲價」消弭高昂成本問題。
地緣政治與關稅等政策壓力,反而力促「美系客戶全面投片」。
美國政府助力加速新廠建置與相關審批。
首座廠學習曲線完成,第2、3座廠建置經驗值與掌握度大幅拉升。
進入2奈米以下世代,台積未來將面臨水、電與土地問題,但是美國新廠可順勢分攤此風險。
以上五大阻力化解後,台積電美國新廠不再是地雷,長期獲利可期。
另一方面,業界也傳出,由於台積電美國、日本海外產能開出,加上先進封裝加速擴產,台積也將進一步調節台灣產能、人力,以及人事調動。
包括客戶由5、4奈米進入3奈米、2奈米製程轉換,以及先進封裝已為重中之重,預估2026年將有新一波高層人事調動,此外,台積電先前將竹科6吋廠與8吋廠整併,基層人力將作出有效調動。
台積電於2020年宣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置3座晶圓廠以來,遭遇疫情爆發、通膨致成本飆升與強勢工會等危機,加上台美工作文化與相關法令差異甚大,以及中低階人才缺口難解決,各方多看衰美廠獲利表現。
2025年初川普(Donald Trump)上任以來,再宣誓「製造業回歸美國」目標,掌握全球晶圓代工7成市佔,與獨霸先進製程技術與產能的台積電,再遭鎖定,被迫加碼建置3座晶圓廠、2座先進封裝與1座千人研發中心。
台積電也首度宣布,未來2奈米及以下先進製程產能,約有3成來自亞利桑那州晶圓廠,成為一個在美國獨立的先進半導體製造聚落。
原先外界保守看待台積擴大美國廠投資,但近月來政經局勢變動劇烈,台積電反而是面對難關逐一突圍。
供應鏈人士表示,由於建廠效率令美國驚嘆,三星、英特爾等老對手在美國擴廠計畫也不順,台積電現已成為美國政府欲實現半導體自主大計的最重要、也最可靠對象。
也因此,美國方面更協助台積電削減了不少阻力。
例如,業界估計台積電美國廠代工報價,可望成功加價1~3成,反應成本。
地緣政治與關稅等政策壓力下,也力促蘋果(Apple)、NVIDIA等美系客戶擴大投片,這將會快速拉升目標月產能4萬片的首座廠產能利用率。
供應鏈業者表示,在美方助力與快速累積建廠經驗與成本估算下,第2座新廠進度超前,現已開始進機,第3座也已展開土建工程。
據台積電先前致函美國商務部的文件中指出,台積在美國設立先進製程產能,有助美國出⼝成⻑,更將增強美國經濟安全、解決貿易失衡問題,與推動先進半導體製造目標, 而⾸個先進封裝投資也將填補美國AI供應鏈的空⽩。
為鞏固美國在AI領域的領導地位,台積電建置兩座先進封裝廠,透過⼤規模投資,將其3D Fabric技術本⼟化,進⼀步增強美國半導體供應鏈的彈性。
台積電也揭露最新廠區規劃進度,首座廠已於2024年底量產,採⽤4奈米製程,初始產量與台灣晶圓廠的產量相仿。
據了解,目前最大客戶為蘋果、NVIDIA,超微(AMD)、高通(Qualcomm)等也將陸續投片,第2座晶圓廠的基本工程已完⼯,採⽤3奈⽶製程。
並於2025年開始建造第3座晶圓廠,初期將採⽤2奈米製程,接著進入A16世代,並導入Super Power Rail,第4~6座廠也會加快推進。
責任編輯:何致中
- 黃志芳:關稅變化將成常態 企業應善用AI掌握商情
- 美國商務部長:中國僅獲「第四等」晶片 H20解禁符合美國利益
- 賓州獲920億美元AI與能源投資 川普承諾數萬就業機會
- 白宮AI沙皇:為壓制華為擴張 放行NVIDIA、超微AI晶片有理
- 川普政府AI晶片管制立場大變 超微MI308輸中也獲放行
- 多國關稅政策底定 台系車用零件樂觀看待轉單效應
- 美國銅關稅雪上加霜 勢必再推高車價
- 評析:對等關稅僅是談判「障眼法」 232才是川普策略核心
- 解析關稅戰後的大國博奕 勿奢望雙贏談判結果
- 全球化生產成過去式 台廠恐難逃白忙一場
- 美制裁助SK海力士產能回韓 無錫DRAM廠比重恐降至3成
- 台美關稅攻防未明 車用零件業者:煩惱也沒用
- 川普同意解禁H20輸中 黃仁勳「必敗的仗」逆轉勝
- 川普對等關稅第二支箭 粉碎歐系車降稅之夢?
- 美國五角大廈升級AI軍備 簽約Google、OpenAI及xAI
- 黃仁勳出席鏈博會前 證實川普政府放行NVIDIA H20出口中國
- 川普翻盤解禁H20輸中 黃仁勳的進退應對
- 川普將揭AI能源700億美元投資 拚資料中心、電網與AI人才
- 關稅推升零組件成本 Lucid CEO:美製車輛價格勢將上漲
- Panasonic美國第二電池廠落成 EV客戶需求牽動產能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