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負面影響 太陽能產業發展多舛 智慧應用 影音
TERADYNE
ST Microsite

政策負面影響 太陽能產業發展多舛

美國宣布對進口太陽能電池與模組課徵高關稅。來源:nsp.com
美國宣布對進口太陽能電池與模組課徵高關稅。來源:nsp.com

全球暖化趨勢下,氣候變遷為當前國際社會共同面對的挑戰,做為全球一份子,全球各國理當負有溫室氣體減量責任,為達節能減碳目標,多個國家政府極力推動綠能產業,其中,針對太陽能發電,雖然市場應用規模逐漸擴大,然而近來各國政府的政策轉變,卻可能為太陽能產業發展添上陰影。

根據綠能科技研究(GTM Research)與太陽能產業協會(SEIA)報告顯示,美國2017年太陽能市場規模年減3成,雖較2015年成長41%,但與2016年的高峰時期無法相比。美國2016年太陽能裝置量達到15.2GW,報告預估美國在2023年前都無法達到此一水準。

台灣推動太陽光電屋頂型裝置容量於2025年達3GW。來源:energytrend.com.tw

台灣推動太陽光電屋頂型裝置容量於2025年達3GW。來源:energytrend.com.tw

另根據太陽能基金會(The Solar Foundation)的美國太陽能就業人口普查報告,與2016年相比,美國2017年的太陽能工作機會減少近1 萬,這也是基金會自2010年發布報告以來,就業機會首次減少。

美國重稅及稅改  導致裝機量減少

一般普遍認為美國太陽能產業未來發展趨於悲觀的原因,在於美國川普政府對進口太陽能板課徵重稅及稅改法案通過。經過長達9個月的協商與討論,美國川普政府是在今年(2018)1月針對Suniva和SolarWorld於2017年4月提交的201條款做出回應,以「保護美國工作機會」為由,宣布對進口太陽能電池與模組課徵高達30%的關稅,業界認為此一政策將導致太陽能電力成本高漲並削弱投資力道。

此外,川普政府推動的稅改法案雖降低了企業所得稅率,卻也降低企業「稅惠權益」(tax equity)的需求。稅惠權益指的是銀行等公司透過投資太陽能等計畫,取得高達30%的稅務優惠以抵銷自家稅額。降稅導致企業取得「稅惠權益」的需求及意願降低,太陽能業者就較不易取得資金。

在課稅及稅改這兩項因素的影響之下,美國太陽能產業前景發展堪虞。GTM Research預估,美國未來5年裝機容量會減少11%,減少約7.6GW。

另一方面,美國加州政府祭出的太陽能新政策,則可望提升零碳能源發電佔比。美國加州能源委員會(CEC)於日前以5比0票全體通過,2020年元旦起將針對3層樓以下獨棟或公寓新建房屋強制規定需裝設太陽能電池,若房屋被樹木或建築物遮蔽,或是屋頂太小無法建置太陽能電池板,則可以申請豁免裝設或減少太陽能板,利用儲能系統來節能。目前加州新建的獨棟房屋約有15%?20%加裝太陽能板。

大陸調降補貼  重挫太陽光電產業

在大陸,太陽能產業也同樣面臨難關。大陸官方繼調降風力發電補貼後,接著又宣布調降太陽能補貼。研調機構報告指出,大陸2018年的裝機量將因此大減30?40%。

大陸官方於2018年6月1日頒布此一被稱為「531新政」的措施,此政策大幅減少對太陽能發電產業的補貼,太陽光電產業的補貼由每千瓦時最高0.1人民幣的補貼縮水為5分人民幣,降幅約為6?7%,並且暫停了對於新項目的地方配額要求。

截至2017年底,大陸的太陽能系統累積裝機量已達130.25千兆瓦,2017年發電量成長57.1%,成為全球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國,但來自太陽光電產業的總發電量仍只佔大陸總發電量的1.7%,而這些措施無疑將重挫大陸的太陽光電產業。此一新措施的衝擊並將波及太陽能上下游產業,如多晶矽、太陽能模組,以及模組用強化玻璃等。

市場研究公司IHS Markit針對2018年全球太陽能發電新增裝機容量的預期調降1萬兆瓦,幅度達9%,其中,對大陸市場的預估可能下調最多1萬7,000兆瓦。

大陸並非全球首個取消或削減對太陽光電產業補貼的國家,例如德國與西班牙等歐洲國家也曾執行削減補貼政策,然而兩者不同的是,歐洲國家對於能源需求不再顯著增加,而隨著大陸高速經濟成長,大陸對於能源需求仍在快速增加,此次太陽能產業發展受到嚴重影響,恐將衝擊環保。

日本收購價格下降五成  企業退場

同樣的,日本也是逐年調降太陽能收購價格。日本政府於2012年公布「再生能源特別措施法案」,高價收購太陽能發電所產生的電力,帶動日本企業大舉搶進太陽能產業,不過,隨著太陽能收購價格的調降,造成相關企業相繼退出市場。

2012年日本產業用太陽能發電每kWh收購價格達40日圓,2017年則已降至21日圓,較2012年度降幅達5成左右。在住宅用部分,預計將在2019年降至24日圓,較2012年的42日圓降幅達4成以上。

根據日本調研機構東京商工研究(TSR)調查報告指出,2017年日本太陽能相關企業破產件數達88件,較2016年增加35.4%。2017年日本太陽能相關破產企業負債總額為285.17億日圓,較2016年大增17.6%,負債額連續第4年呈現擴大。東京商工預估2018年日本太陽能相關企業破產件數恐將居高不下。

政策推動太陽能利用  提高發電佔比

各國政府調降太陽能發電收購價格對產業帶來負面影響,另一方面,太陽能普及的政策推動,則可望擴大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以南韓為例,首爾市政府已公布「2022太陽城市,首爾」計畫,將全力發展太陽光電,目標為2022年前發電量將增加10倍,太陽光電裝置容量達1GW,相當於目前裝置量(131.7MW)的8倍,太陽光電發電佔比由2016年0.3%提升至2022年的3%,增加10倍。

實際做法包括:將太陽能發電普及至100萬戶,首爾目前有360萬戶;2018年起新建建築物皆必須安裝迷你太陽光電設備,並持續對現有公寓發放設備安裝補助金,約安裝費用的75%,同時放寬安裝法規等,使整套制度更為完善;以及在所有可設置的公共建築與腹地,百分之百設置太陽能發電等。

透過這些作法,首爾預計太陽能電力供給可達31萬用戶,約佔目前戶數的9%,而1GW的裝置容量預計約可削減54萬噸溫室氣體,約為2014年排放量4,713萬噸的1.2%,並創造約5,000億韓元(約138億新台幣)的經濟效益及增加超過3萬個工作機會。

做為全球一份子,台灣政府也已展開太陽光電2年推動計畫,規劃於2025年提升再生能源發電佔比達20%,其中太陽光電累積裝置容量目標為20GW,包括屋頂型設置目標3GW與地面型設置目標17GW,透過這些措施持續加大利用太陽能的力道,早日實現能源安全、綠色經濟及環境永續的願景。


商情專輯-2018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