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的生產重整 智慧應用 影音
TERADYNE
Event

後疫情時代的生產重整

  • 蕭怡恩台北

國際電子元件分銷大廠 Fusion Worldwide 認為拓展供應夥伴將有效降低企業後疫情時代的斷鏈風險,並有助於打造體質強健的供應鏈體系。
國際電子元件分銷大廠 Fusion Worldwide 認為拓展供應夥伴將有效降低企業後疫情時代的斷鏈風險,並有助於打造體質強健的供應鏈體系。

隨著COVID-19(新冠肺炎) 疫情放緩,製造業逐漸重啟,經濟與供應鏈遭受的衝擊恐延續到2020年過後。對電子元件產業而言,業者如何因應短期變化、擘劃長期願景,將會是產業邁向「新常態」的關鍵。

這次COVID-19造成世界在短時間內迅速停擺,採購意向也隨之改變。McKinsey & Company的報告即指出,由於大家幾乎是在一夕之間改採居家工作模式,雲端和伺服器運算部門的需求陡升;相較之下,高檔商品則乏人問津。

Fusion Worldwide美洲銷售主管Luke LeSaffre表示:「世界停擺使得汽車與手機產業遭受衝擊,大家的就業和經濟狀況一下沒了保障,這也導致消費者的購買興趣集中在必需物品與服務上。」

隨著2020年下半的到來,世界也逐漸重啟,有些企業已著手調整產線,在試圖滿足顧客新需求的同時,也必須盡力謀求降低幾乎不可避免的2020年財務損失。展望2020年之後的局勢,幾個地方料將歷經重大轉變。當企業回頭檢討,並思索如何更妥善地因應未來可能的劇變,提升效能與彈性或成重點。

隨著工廠重新運作,疫情期間為了維持營運而不得不做的調整,在「新常態」之下可能會永久持續下去。舉例來說,因應居家工作型態和社交距離規範而做的改變未來也可能繼續,因為製造業者發現維持這些改變長期來看反而更有利。

採用機器人和遠端監控技術正是其中一項轉變,此轉變讓企業更能掌握自家作業與流程。市場調研公司Omdia指出,業者將自動化技術導入製造流程各大步驟後,將更能即時調整生產和出貨日期。

另一大轉變是供應鏈開始邁向多樣化,以避免類似的斷鏈危機、降低未來風險。由於製造商過去多仰賴單一地區生產元件或某項產品,削弱了他們因應疫情衝擊的能力,也造成多個供應鏈缺口,恐帶來更深遠的影響。

Fusion Worldwide營運長Paul Romano表示:「科技業預料將投入更多心力,在其他地區建造基地,如越南、印度和菲律賓,以支持大幅增加的生產需求。不過這將會是長期計畫,也是一次充滿挑戰的搬遷。」尤其美國正打算在全美啟動新晶片廠的開發,一旦先進工廠在美國落腳,企業將減少從亞洲採購,產業勢將重塑。

然而,製造業要完全杜絕對中國的依賴幾乎不可能,至少在可預見的未來難以實現。中國幅員遼闊、原物料資源豐沛,處處皆是優勢。這些要素將阻礙供應鏈在近期內自中國大規模遷出。

不過就中期策略而言,可以從拓展供應夥伴著手。企業若只仰賴特定供應商和有限的產品選擇,那麼一旦遭遇逆風時刻,恐疲於填補短缺或減少過剩。透過在開放市場上建立良好夥伴關係,不僅能降低這類風險,更能打造體質強健的供應鏈體系。

Fusion Worldwide執行副總Tobey Gonnerman指出:「只把開放市場視作『最後手段』的OEM和產業部門,往往一遇到供應斷鏈就成重災戶。就像理財顧問常說的,要是等到下雨了才開始想雨天備案,那就太遲了,免不了淋得一身濕。」

經過這次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製造商若能記取教訓並視之為轉機強化供應鏈,那麼未來必將收穫豐碩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