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家庭寬頻應用 Smart TV產品開發關鍵 智慧應用 影音
工研院
ST Microsite

整合家庭寬頻應用 Smart TV產品開發關鍵

  • DIGITIMES企劃

CES 2011各大業者展出大量Smart TV產品,宣告未來家用寬頻網路應用將由智慧電視來進一步整合,圖為Panasonic viera。Panasonic
CES 2011各大業者展出大量Smart TV產品,宣告未來家用寬頻網路應用將由智慧電視來進一步整合,圖為Panasonic viera。Panasonic

隨著家用寬頻技術不斷發展,一般家庭用戶接取網際網路連線之頻寬,已經有突破性的成長,而傳輸的載體從雙絞線到目前最熱門的光纖連網,甚至光纖到戶的連網應用已趨於成形,家庭應用端的整合裝置若還停留在電腦,將無法完全善用寬頻優勢,顯然Smart TV佔了絕佳的優勢位置,成為家用寬頻環境相關應用的整合樞鈕...

面對家用網路的連網頻寬不斷攀高,目前的網路應用多半仍無法達到完全發揮寬頻效益的境界,而多數應用仍停留在透過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接取網路資源的應用模式,雖然目前已有精簡化的家用電腦導入市場,但對於客廳還要擺一部電腦扮演網路應用中樞的使用模式,在現階段仍無法完全應用在家用市場,尤其是相對繁複的電腦操作環境,就讓多數的家庭用戶難以接受。

Smart TV結合線上購物,將引爆新商機。Samsung

Smart TV結合線上購物,將引爆新商機。Samsung

不只是功能上的智慧化,使用體驗也必須全面升級,圖為Samsung RMC30D觸控式遙控器。Samsung

不只是功能上的智慧化,使用體驗也必須全面升級,圖為Samsung RMC30D觸控式遙控器。Samsung

多元化的應用軟體支援,將是Smart TV是否實用化的關鍵。LG

多元化的應用軟體支援,將是Smart TV是否實用化的關鍵。LG

社群網路、線上圖片分享、網路影音的寬頻應用,是Smart TV產品整合的決勝點。Samsung

社群網路、線上圖片分享、網路影音的寬頻應用,是Smart TV產品整合的決勝點。Samsung

Smart TV尚未普及前,使用者仍可透過第三方開發的數位機上盒達到電視智慧化目的,圖為Logitech的Revue Google TV數位機上盒。(logitech)

Smart TV尚未普及前,使用者仍可透過第三方開發的數位機上盒達到電視智慧化目的,圖為Logitech的Revue Google TV數位機上盒。(logitech)

觀察CES 2011參展的家電業者動態,目前多數家電業者,多半寄望於透過Smart TV來扮演家庭寬頻接取、應用與分享的關鍵角色!因為電視幾乎是目前多數家庭必備的視聽娛樂裝置,加上電視數位化的腳步,讓原有CRT電視持續發展至現今主流的平面電視(flat-panel tv),而平面電視在視訊方面已進展至完整數位化的規格與連接介面,相對於採行分散式設計的Set-top box或是Home PC,以電視預先整合運算平台的Smart TV,在未來商品化與推廣優勢上,更能符合市場的產品需求。

Apple與Google投入連網電視產品開發

觀察家電與IT產品趨勢,大規模投入智慧電視發展的業者,以Apple推出的AppleTV為市場較知名產品,AppleTV為採取附掛如同Set-top Box的設計方式,將一般flat-panel TV擴展成具連網能力的應用產品,AppleTV基本上就如同具體而微的電算平台。AppleTV的應用模式是將Mac OS進一步簡化,將系統針對連網多媒體的壓縮、解壓縮、播放、購買、DRM等技術要求,進行深度整合,相較Home PC減省了鍵盤與滑鼠,隨機出貨採取僅附Remote Controller的方式,搭配極簡的操作UI,讓使用者能延續相對簡單的電視操作體驗。

不只是Apple開始關注連網電視的市場,連Google也嘗試在連網電視方面進行布局,不同的是Google採取的方式是由行動裝置(手機)的Android開放系統,轉戰連網電視領域,目前連網電視的市場現況,形成Apple與Google兩強的技術與服務競爭,其中差異是,Apple透過整合內容來搶攻影音內容市場,而Google則透過開放Android OS吸引硬體業者採用,聯合硬體業者來搶食連網電視數位內容服務大餅。

不論是Google發表的結合Android OS、Chrome Browser及支援多家Content Provider(影音內容供應商)的Google TV產品,或是Apple推出可提供網路租賃電影的Apple TV產品,姑且不論其優劣表現,但實際上兩大業者的產品設計方向,都讓原有僅具影音呈現的電視產品產生爆發性的功能創新,使電視、電腦的產品分界更為模糊,讓內容與裝置可透過網路進一步整合、發揮產品綜效。

連網電視重新定義TV價值

所謂具備連網能力、或是提供經簡化後的作業系統的電視產品,在目前市場定位都以智慧型電視(Smart TV)來統稱,進一步檢視Smart TV定義,應該是以提供作業系統(OS)搭配簡化後的UI操作介面的一種數位內容產品。現有產品如Apple TV或是Google TV,為利用整合之作業系統來統合網路內容、入口網站、連網服務,或甚至整合成適合TV應用的服務介面。新一代的Smart TV(如Apple TV、Google TV)甚至利用可讓使用者自行客製或是新增應用程式的功能,透過用戶自行追加或線上購買應用軟體,建構或擴充Smart TV的加值應用功能。

也因電視智慧化後,成為整合家用寬頻應用的樞鈕,由硬體開發商的角度觀察,其潛藏的商業利益極度吸引人,除Apple、Google積極投入,電視大廠如韓系Samsung、LG,日系大廠Sony、Panasonic、Toshiba均嘗試推出自有專屬功能瀏覽介面,或獨家整合加值應用的Smart TV產品。

Apple TV v.s. Google TV

討論Smart TV前,Apple TV與Google TV的應用模式也不能不加以檢視。Google TV與Apple TV堪稱是Smart TV應用市場的重點產品,雖然兩者的基本概念接近,但實質呈現的服務模式也無法直接比較,但實際上Google TV與Apple TV在基礎的設計與實踐方式也可作為相關產品的開發參考。

Apple TV方面,就硬體開發模式觀察,其硬體架構、作業系統(iOS)為採取基於Mac OS X精簡化的架構設計,為Apple獨立開發採取Set-top Box形式的外接裝置產品。採外接的設計模式可讓用戶輕鬆升級家中的電視,讓用戶原本的數位或傳統電視,可經由Apple TV升級成Smart TV。

Google TV則採取相同的概念,但發展型式卻有不同的變化,Google TV為Google主導系統開發,並與重點合作的6家關鍵廠商共同開發分工,實際製作的產品如Sony家電業者開發的Google TV電視、藍光播放器等產品,或是如Logitech這類廠商開發的數位機上盒,採取類似Apple TV的外接型式來升級家中電視,簡而言之,Google TV的產品型態可以是一個整合Google TV的電視機或是多媒體播放器,或者也可採取如Set-top Box的外接升級裝置。

就技術層面來觀察,如Apple TV播放影音購買內容的模式,主要是透過家用寬頻網路採取串流(Streaming)技術進行影音播放,由於Apple TV已整合便捷的操作UI,因此消費者可利用簡單的遙控操作完成繁複的影片購買、播放應用體驗,目前已整合如ABC、Fox影視頻道內容。有趣的是,Apple TV發展出僅需Apple ID就能輕鬆使用NefFlix整合的線上租片服務,以往必須外出借還影片的DVD租借消費行為,現在只需要在電視前利用遙控器進行選片、線上付款,可避免必須外出租借或看完必須還片的困擾,更不需要擔心逾期未還產生的罰金問題。

相同的服務模式,後進市場競爭者Google TV的相關整合功能,也出現近似的發展現狀,不同的硬體業者除各自具備自行設計產品使用UI外,也將NetFlix、YouTube、VEVO、Napster...等影音內容供應商服務頻道,加在主要的功能選單UI上,透過Google TV整合的Android OS、Chrome瀏覽器另可讓電視設備得以呈現接近電腦的使用體驗,例如透過熟悉的滑鼠、鍵盤來處理原先必須在電腦前才能完成的電郵收發、網頁瀏覽應用。

有趣的是,由於Google TV原本就是以Android系統為基礎,只要整合常見的影音解碼Plug-in,Google TV也可成為支援影音內容相對豐富的多媒體播放裝置,滿足諸如將下載影片、手機拍攝影片傳送到Google TV觀看的應用需求,相較之下,Google TV的應用空間比封閉式的Apple TV更具彈性。

Smart TV的功能應用開發關鍵

現有Smart TV產品,已有Sony、Panasonic、Samsung、LG等主流電視廠商推出對應產品,其設計關鍵主要可自使用者介面、整合服務內容、Application/Gadget擴充支援、影音格式支援與使用者經驗改善方面進行多方討論。

Application、Gadget豐富性

一般Smart TV在應用程式的擴展方面,可外接的軟體多數稱為Application或Gadget,基本上在這方面的整合多數是基於Android作業系統之下的擴充應用。而Smart TV的實用價值,基本上就是比較Application、Gadget的豐富度,例如,加值內容方面的選項越多自然被消費者關注的焦點也就越多,而整合功能不只比內容,也必須在軟體運行的效能、UI使用的便利性方面多方進行考量。

以目前Smart TV的Application、Gadget發展現況,多數的應用仍以一般常用的 YouTube、Skype、Twitter、Picasa網路應用為主,基本的產品多半會追加如新聞頻道、氣象頻道與財經頻道等加值應用,在美國地區則會傾向整合當地內容服務商的加值內容,例如Sony Smart TV的Style.com、WIRED、LIVESTRONG.COM、Blip.TV...等加值應用內容。

而在Application、Gadget運行的效能方面,即考驗產品整合業者所應用的硬體架構,若先將連網效能影響的運行速度忽略不計,不同的Smart TV產品會因其電算平台的運算核心而出現顯著差異,此部分的效能差異,在目前採取雙核技術的ARM平台,可以獲得效能方面的紓解。

此外,多工運行也是Smart TV逐漸被重視的一個技術環節,在早期Smart TV整合應用不多的現況下,或許多工運行並不是太重要的關鍵功能,但隨著整合應用持續增加,多工的應用功能就變得相對關鍵,如在觀賞電視節目的同時,還可透過跑馬訊息、報幕文字內容即時檢視加值Application、Gadget的呈現內容,尤其是用於檢視當日網路頭條新聞、運動賽事比數等內容時,有多工應用功能就可獲得更多的印象加分。

使用介面(User Interface)的易用度

Smart TV智慧化的關鍵,除在電算平台的硬體架構奧援外,其實用化的關鍵仍在使用者介面UI的智慧化設計,讓電視透過簡單的遙控器操作也能完成電腦的繁複操作。

但實際的產品表現方面,現有產品礙於必須在採取遙控器的操作條件下運行,多數的應用軟體在功能方面,會以一般電腦版本的功能進行折衷設計,例如操作複雜度較高的功能採取刪除或限制方式實踐,或是採取相對陽春的手機版網頁來進行產品服務呈現,這會造成Smart TV在整合功能上獲得相對較陽春的產品UI體現與使用感受,甚至會有Smart TV技術未能到位的負面印象。

部分產品嘗試透過UI的進階整合,來避免產品呈現過於陽春的不良印象,例如,Panasonic的Smart TV產品即採行如九宮格的功能分層設計,藉此提供Application、Gadget的擴充空間,這類整合模式似乎也成為目前Smart TV常見的呈現方式。

因此,硬體電算平台的運行效能,頂多只會影響部分操作體驗,但實用化的關鍵仍在UI是否容易被學習、使用。以目前Smart TV產品為例,Sony為延續Playstation 3電玩主機的XMB(Xross Media Bar)選單式操作介面。XMB為採取橫/縱選單式簡化操作架構,縱向的選單內容為主目錄設計,橫向的子選項則為功能的子目錄,這剛好可以透過遙控器的十字方向鍵來完成繁複的選單操作功能,就使用體驗方面,可延續PS3或是PSP的操作經驗,甚至Sony影音產品的延續操作體驗,都能取得一致性的應用效果。

多元影音格式支援能力

相較Apple TV採取相對封閉的設計架構,Google TV架構上採取Android系統基礎,不同的產品整合就可以針對影音支援格式提供更完整的加值應用,甚至不需要Root產品系統,由原廠就能提供相對完善的多元影音播放整合。目前市售產品中,支援mpeg 4、MPEG多數都具備這類格式支援,部分機型可以支援至WMV、MKV影音格式,但多數產品仍未能完全支援RM、RMVB壓縮格式。

在圖片支援方面,目前多數產品強調整合DLNA的多媒體伺服器連接功能,在支援播放的解析度方面,多數可支援 1,920 x 1,920 ~ 8,000 x 8,000解析度的Jpeg格式圖檔。

Remote Control加值設計

在Smart TV整合更多Application、Gadget後,遙控器的設計品質,就成為左右操控效能的關鍵!部分設計產品嘗試利用更多硬體按鍵去改善操作效率,但實際上按鍵增多,也代表操控複雜度相對提升,而在使用量較大的十字方向鍵部分、與確認/取消鍵的硬體按鍵,則必須考量強化耐用度的設計方案。

Samsung的設計方針,就針對遙控器的設計提出類似iPhone全觸控人機介面的操作模式,例如,使用網頁瀏覽時讓全觸控的螢幕呈現手寫輸入或是虛擬按鍵支援,而在如Twitter或是社群軟體的加值Application、Gadget應用時,全觸控的操作遙控器也可輕鬆因應輸入需求。

比較有趣的是,Smart TV的連網功能,在產品上成為被大幅凸顯的重點,在遙控器上也會增設對應的連網快速按鍵設計,例如Panasonic的「Viera Cast」按鍵與LG的「NetCast」,在遙控器的設計上就採獨立直接連網按鍵,讓用戶透過單鍵操作即能直接連網。

先前也有提到,觀察Smart TV的使用者行為,應用遙控器的時間、頻次也會較一般電視大幅增加,因此,在構型與外觀設計上面,就必須採取對應強化考量,避免不良設計讓使用者體驗變得不佳,例如遙控器搭配適合手握的曲線設計,或是採行特殊防滑橡膠材質整合,以更符合人體工學的方式設計開模,提供消費者較佳的使用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