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交通引領生活更便利 智慧應用 影音
工研院
ADI

智慧交通引領生活更便利

  • DigiTimes企劃

透過智慧交通管理系統,才能為城市交通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
透過智慧交通管理系統,才能為城市交通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

為了因應成長快速的運輸需求,同時提供更節能、更安全、更舒適的交通服務,世界各國無不透過各種先進的電子、控制、電信、資訊等技術,與運輸系統結合,建立智慧交通系統,以協助提升運輸系統的管理效能。

嚴格說起來,智慧交通系統所採用的技術,其實都是科技產業領域相當成熟的技術,許多管理系統也早已存在於既有的交通建設中,如台北市公車及捷運採用的悠遊卡收費機制、路口交通號誌自動控制系統、重要道路及橋樑的自動監控系統、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等,其實都屬於智慧交通系統的範疇,但因為這些這些系統分屬不同的管理體系,有的屬於地方政府控管,有的由民間公司經營,在整合經營上有其困難度。

段標;中國大陸大舉投入車聯網建設

因此包括歐美日等國在發展智慧交通系統時,多半是由中央政府主導,制定推動法案及編列預算。如中國大陸官方日前已經發布「交通運輸業智慧交通發展戰略(2012-2020年)」,這是中國第一部通過政府文件形式發布的智慧交通發展戰略,希望能實現跨區域、大規模的智慧交通整合應用和協同運行,全面提升城市交通管理和服務水準。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中國機動車數量龐大,根據中國公安部的資料,截至2012年6月底,中國機動車總保有量達2.33億輛,與2011年底相比,增加826萬輛,增長3.67%。其中汽車1.14億輛,摩托車1.03億輛。全國機動車駕駛人達2.47億人,其中汽車駕駛人1.86億人,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汽車消費市場。一旦中國有效實現智慧交通系統的應用價值,更可能因此促成智慧交通產業的形成。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中國大陸官方已經將智慧交通系統的建置重點,放在如何即時獲取及交互分享各種交通數據,除了智慧運輸系統(ITS)外,能夠處理車與車(V2V)、車與路(V2R)及車與人(V2H)互連互通的「車聯網(IOV)」,更是智慧交通發展的重要關鍵。

要建立車聯網,必須仰賴車載資通訊系統(Telematics),也讓Telematics不再只是侷限以封閉式或利用手機的方式提供影音、娛樂、導航、緊急救援等功能。經濟部車載資通訊產業推動辦公室(Telematics Promotion Office;TPO)指出,Telematics目前已經演進到第三代,主要是透過前述的V2V、V2R等手段與建置,將車、人及服務連結,提供安全警示與防護、提升效率、殘障輔助與先進訊息娛樂系統(Infotainment)服務。由於目前全球車載商用服務尚在第二代階段,第三代服務正在規劃開發階段,台灣Telematics系統與服務,則是停留在第一代、第二代間,顯然還需要繼續努力,才能掌握第三代崛起的市場商機。

智慧型運輸系統仍須政府通力合作

另一個攸關智慧交通系統成敗關鍵的應用,就是智慧型運輸系統(ITS)。雖然現代的交通運輸管理中心早已具備監看道路狀況、路徑規劃、號誌時制控制、緊急事故即時告警等功能,但在許多亞太地區的新興國家,由於經濟成長快速,交通基礎建設未能及時配合興建,目前正面臨道路容量飽和、私人運具佔有率高、大眾運輸使用率低、路網連結延滯且相容性低等難題,未來的交通運輸管理中心,將需要整合更多蒐集到的歷史交通資訊並加以預測分析,也讓ITS有相當大的表現空間。

事實上,交通監控管理本來就是ITS領域中最大的挑戰,未來的焦點將從目前的「即時監控」提升到「預測並預防」;從「設備資料蒐集」提升到「資料倉儲整合預測分析」;從「事件偵測管理系統」提升到「決策支援系統與績效管理報告」等,以期對更多的交通潛在議題,開發出可在彈指間運籌帷幄的功能。

因此,未來的ITS 產品與系統,必須能夠解決包括環境、能源、安全、壅塞等各式各樣的交通相關議題,同時也必須能滿足對天然災害及不可預期事故做出正確即時反應的需求,進而對加強民眾生活品質有所貢獻。

國內近幾年來在ITS方面的投入及成果,內容涵蓋各種資通訊技術產業,應用層面如先進交通及事故管理系統、電子收費和支付系統、車輛碰撞預防偵測技術、智慧交通號誌、即時交通、大眾運輸和停車資訊系統等方面,最終目的均是希望能降低駕駛成本、減少交通擁塞、提高道路和車輛安全。

但由於國內各縣市地方政府ITS 市場規模較小,在規劃執行ITS 交通運輸計畫時都偏向單一且特定的用途,未能進一步整合應用的價值,且囿於政府部門冗長的行政程序及時程壓力,往往各行其道、缺乏橫向溝通。如何整合國內有限資源、由跨部會組織輔導相關產業確定ITS長期發展政策及方向、統合ITS相關技術應用與生活行銷、提供長期穩定的計畫經費、串聯各地方政府ITS建設點、線、面之全貌等,將是有一發展ITS的政府相關部門值得深思的方向。

智慧交通提升大眾運輸效率

智慧交通系統若能順利建立,帶來的效益幾乎是顯而易見的。因為台灣的交通體系其實很沒有效率。以台北捷運為例,目前雖已打造出90餘公里捷運路網(已通車),每日搭乘人次超過128萬,但仍只佔台北都會總旅次的十分之一,相較香港捷運每天有305萬旅次,90%民眾使用公共運輸系統的成績,台北公共運輸動能,顯然還有提升的空間,台灣其他還在興建或設計捷運系統的城市,更應思考,如何透過智慧交通管理系統,為城市交通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

台灣大學土木系教授張學孔指出,唯有將大眾運輸系統與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緊緊結合,方能符合台灣城市永續發展的目標。智慧的交通應搭配「大眾運輸導向的城市發展策略(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TOD)」,鼓勵民眾使用大眾運輸系統,政府應運用巧妙設計,讓捷運車站穿梭其間,使居民、工作者、購物者才會願意減少小汽車等個人運具的使用,進而促成更節能、更舒適、更安全的交通運輸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