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保健、照護加防疫 健康照護上雲端 智慧應用 影音
工研院
ST Microsite

醫療、保健、照護加防疫 健康照護上雲端

  • DIGITIMES企劃

醫療資訊全面整合上雲端,結合醫療、保健、照護及防疫四大功能,建立國民健康雲。DIGITIMES攝
醫療資訊全面整合上雲端,結合醫療、保健、照護及防疫四大功能,建立國民健康雲。DIGITIMES攝

衛生福利部(原衛生署)於2012年開始推動健康雲發展計畫,日前已經在行政院核可下拍板定案,整體架構除了原先規劃的醫療、保健、照護之後,還進一步把防疫也納進計畫中,預計於2016年完成相關系統建置,以涵蓋民眾從病前保健、病中醫療到病後照護的健康服務,並透過疫病防治,建構更為健康的生活環境。

醫療雲可延伸健康雲端服務

醫療雲是健康雲最早著手進行的雲端服務,衛生福利部早在2009年時,就已委託臺灣健康資訊交換第7層協定協會(HL7),以TMT(Taiwan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Template)的研究成果為基礎,依 CDA(Clinical Document Architecture)之架構為準則,制定電子病歷基本格式,期待藉由電子病歷交換,建立不同醫療院所間連貫的診療服務,進而提升醫療院所的服務效能。

電子病歷能否順利推行,攸關醫療雲的達成目標,更成為後續三朵雲的發展關鍵,更可能衍伸更多醫療照護科技服務的商機。如行政院即於2012年1月18日召開「公開資料加值(Open Data)推動策略會議」,希望與美商IBM、日商NEC及台灣宏碁等資通訊大廠合作,希望能發展出更龐大的健康雲端服務。

發展健康雲端服務的主要後盾,就是我國的健保資料,這套全球最大的華人醫療資料庫。台大、成大兩所醫學中心未來將負責提供「就醫資訊」,再由健保局將其與國人健保資料彙整後,刪除民眾的「身分資料」後,再提供給科技大廠建構醫療雲端運算中心,以產出真正具有價值的資訊,並授權給國際藥廠等科研單位使用。如國際藥廠在開發華人市場專用的新藥前,便可透過「醫療雲」取得藥物的使用記錄與結果,可因此節省龐大的臨床試驗成本。

但由於個人健保資料能否由健保局釋出供他人使用,目前仍有法律面的爭議,更有民間團體如台灣人權促進會,已採取具體的法律救濟行動,主張健保局釋出資料應得到當事人同意。健保局能否利用健保資料,將是醫療雲能否進一步開展更多雲端健康服務的關鍵。

保健雲帶動智慧行動裝置商機

醫療雲的下一步,就是保健雲,希望能透過各種傳播科技,精準地傳遞個人化預防保健資訊給最需要的民眾,或提供一般大眾健康管理服務,落實早期預防、早期治療的觀念,在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普及率日益提升的今天,智慧行動裝置的相關軟硬體服務,將會在保健雲服務的過程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保健雲的設計理念,主要是希望藉由提升民眾預防疾病的概念,進而減輕醫療資源負擔。保健雲未來將會開發許多攸關身體健康的資訊記錄功能,如運動里程數、血壓、血糖等,供民眾使用。為了能夠讓民眾隨時隨地記錄,保健雲將會開發更多與智慧行動裝置結合的服務。如「Antphero Bike」應用服務,可幫助使用者記錄騎腳踏車的時速、騎乘時間、高度、方位、路程的記錄及消耗的卡路里等。

但一如利用健保資料可能有洩密的考量,這些智慧型動裝置蒐集的個人健康狀況資料,一樣也可能會有人資訊外洩的風險。因此,在發展保健雲的同時,勢必也要開發能夠保護使用者資料的機制,以降低使用者資訊外洩的疑慮,也為資訊安全市場帶來商機。

照護雲需要混合雲機制

照護雲則是希望偏遠地區居民或老年人,不需要長途奔波到醫療中心,在家裡即可獲得妥善的醫療監測照護,包括生理狀況監測、復健照護及緊急醫療救護等。由於從照護等級會因為民眾的健康狀況而有所不同,為了兼顧照護效率與成本,打造不同等級照護單位共用的照護IT資源平臺,將是照護雲未來努力的目標。

照護雲所蒐集的資料,除了一樣有個人資訊隱私的考量外,甚至可能涉及個人偏好及行為。如監測使用者的心跳、血壓時,若發現使用者心跳加快,是否代表著使用者現在情緒很開心,若配合視訊影像監測,甚至可能完整解讀出使用者目前正在做什麼事,對於使用者的隱私將可能產生遠較醫療雲或保健雲更嚴重的侵犯。

因此有別於醫療雲及保健雲,照護雲將會採用私有雲與公有雲混合的機制,使用者被監測的記錄,將會先被送往私有雲進行判斷,若發現數據不正常,私有雲將直接送出求救的訊息到緊急救護雲中,通知救護車或家人進行救護,同時在私有雲中亦可加密使用者過往的記錄資料,讓使用者的居家生命記錄更有保障。

防疫雲可快速控制疫情蔓延

防疫雲則是希能讓醫療院所直接透過電子病歷系統中的「傳染病通報模組」,將疫情通報資料上傳到疾病管制署的傳染病個案通報系統,通報人員也可在登錄傳染病個案通報系統後,持續補充或修改其他附加資訊,來強化政府對疫情的掌握,而不用人工通報,進而快速控制疫情蔓延。

行政院衛生福利部資訊處處長許明暉表示,臺灣相繼經歷民國92年的SARS疫情、98年H1N1流感大流行、101年H5N2禽流感事件,以及最近的H7N9流感事件之後,發現建構跨域聯防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因此,健康雲的架構中特別加入了防疫雲,並期望藉此達到快速通報疫情的目標。

未來,防疫雲將以現有的防疫資訊網為基礎,來建構防疫雲服務,主要服務涵蓋法定傳染病通報單雲端管理、疫情倉儲資料雲端展現平臺、實驗室傳染病自動通報系統暨跨院所實驗室資料雲端交換平臺等服務,並且運用雲端運算技術加速疫情分析。

建構完整的健康雲

衛福部指出,透過醫療、保健、照護及防疫四朵小雲,將可建構起完整的健康雲。電信廠商、研究機構及醫院等相關業者,都在持續開發相關加值服務,如衛福部特別於2012年底研擬「臺灣健康雲計畫」,試圖解決中小型醫療院所沒有資源建置及維護電子病歷交換基礎設施的問題,進而提升醫療資訊化的覆蓋率,預計未來4年內要讓全臺灣 300家衛生所、5,000家診所都能參與電子病歷交換,希望能儘快使用加密或私有雲等科技,降低各界對健康雲的疑慮,讓使用者用得安心、保持健康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