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高位元架構邁進:32位元MCU應用蓄勢待發 智慧應用 影音
EVmember
Event

往高位元架構邁進:32位元MCU應用蓄勢待發

  • DIGITIMES企劃

MCU的出貨量、銷售金額、平均單價的全球市場預測。IC Insights;2015/2
MCU的出貨量、銷售金額、平均單價的全球市場預測。IC Insights;2015/2

因應各種微型控制的市場應用,廠商推出各式各樣的微控制器(MCU),以滿足各領域的需求。隨著物聯網、穿戴式裝置與車用電子的興起,各MCU廠商紛紛朝向高位元架構邁進,並保持低功耗、執行效率高,並具備彈性的硬體架構等訴求,來吸引客戶的眼光…

「微」控制器  地位不低微

開源的8位元MCU整合開發環境(IDE),指令碼繁多。(Moravia Microsystems)

開源的8位元MCU整合開發環境(IDE),指令碼繁多。(Moravia Microsystems)

適用於ARM Cortex M的整合開發環境?組譯器?連接器?除錯工具?燒錄器比較表。

適用於ARM Cortex M的整合開發環境?組譯器?連接器?除錯工具?燒錄器比較表。

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或Micro Controller Unit;MCU),整合了運算單元(CPU)、記憶體單元(RAM與ROM/EEPROM/Flash)、時脈產生器(Oscillator;Clock Generator)、與擴充相關(Expansion、I/O、ADC電路)等功能,因此MCU內部跟一般的小型電腦相當,搭配軟體即可獨立運作,適合各種嵌入式應用。

如今,MCU以功能簡便、超低功耗、成本低廉等特性,廣泛應用於行動通訊、嵌入式裝置、家電、事務機、遙控器、場域監控、工業控制、無線感應網路等領域,電機、電子、電器產品若少了MCU,生活將會變得很不方便。

隨著智慧聯網的應用,以及物聯網、工業4.0、穿戴式、車用電子的興起,將需要有更多的運算能力,因此MCU必須具備低功耗、高效能,同時以彈性的硬體架構,來滿足市場需求。因此,廠商在新一代的MCU,紛紛以高位元來設計,從早期8位元的架構,推升到16、24位元,到近期以32位元為主流。

一般(General-purpose)功能的MCU產品,大致分成8位元入門級產品,主要應用在簡單控制需求的家電控制、遙控器、監控產品、消費性電子(如手錶?電子錶、計算機、鬧鐘、玩具)等市場。

而16、24位元的進階產品,則大多應用在較為複雜的控制與影音運算需求,例如事務機、數位相機、馬達控制、車用電子、醫療電子、各式感測器等等;至於32位元的高階產品,則其功能已與AP(應用處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相當,但MCU具備低功耗的特性,因此主打智慧型手機的感測運算、健康量測、穿戴式電子產品等領域。

拜IoT興起  MCU市場逐年上揚

據IC Insights的市場研究報告中指出,2015年全球MCU市場產值將達168億美元(比2014年增長5.6%),出貨量達209億顆(比2014年提升12.4%),而平均每顆售價則是0.81美元。而未來到2019年,MCU的銷售量仍維持逐年遞增(年複合成長率CAGR約為6%)、ASP逐年遞減的趨勢,但對整體MCU市場規模來說仍是上揚的。

近年來,由於環保議題的發酵,電動車出貨量的增長,連帶使得車載電子以及其他通訊應用的需求提升,帶領IC出貨量跟著水漲船高。IC Insights的報告也提到,2015年將有11款IC種類將持續市場成長的趨勢,尤其是車載相關的IC,包含車載特殊目的邏輯IC與車載應用目的相關的類比IC。

其中又因為「智慧車」大多使用到32位元MCU,像是駕駛資訊系統、油門控制系統、半自動駕駛(如自動泊車、先進巡航控制、防撞系統)等部分,就必須仰賴32位元的MCU來設計與應用。因此在未來的幾年內,32位元MCU將預期能在車載應用中達到25%的市場佔比。相較於4、8、16位元的MCU,其出貨量則是呈現下滑的趨勢。

此外,由智慧型手機開啟各行各業的智慧應用正方興未艾,像是醫療電子用品(如智慧血糖機、心率貼紙等)、個人健康監測產品(如智慧手環、智慧手錶、智慧衣、心率帶等等),加上其他各式各樣物聯網應用產品,逐漸在市場上成為顯學之後,這些需要低功耗、長時間使用、無線通訊的產品,也必須倚賴MCU的特性來實作,因此選用32位元MCU來設計,將有助於提升產品的電池續航力,也兼具產品的彈性擴充能力,將加速32位元MCU出貨量超越傳統低位元MCU。業界也預期32位元的MCU在2015年將超越以前4或8位元MCU的出貨量。

32位元MCU成主流  出貨量逐年提升

在MCU的架構設計上,早期MCU大多是8位元為主(例如Intel 8051系列、Atmel AT8/TS8系列、Silicon Labs EFM8系列等等),且整合開發環境(IDE)也是以8位元為主(例如MCU 8051 IDE),直到近期MCU的應用多元化以及任務複雜化,MCU開始邁向16或32位元來設計,而相關的軟體開發環境也提升到32位元,甚至做到可以向下相容,讓開發環境不受限於某些廠牌的硬體,以提供更具彈性的開發空間,並推升整個產業往更高位元的環境,來設計出Time-to-Market的產品。

由於MCU在各行各業的應用已非常廣泛,近年來因應車用電子、物聯網、可攜式電子與穿戴式裝置的推波助瀾之下,加上MCU的應用範圍開始往高階市場發展,許多MCU廠商推出各式高階、高位元的MCU,並搭配對應的開發工具來搶市,促使MCU市場規模逐年增大。而高位元MCU產品出貨量提升,將致使其與低位元MCU的價差縮小,讓未來低位元MCU應用將越來越少。

此外,由於8位元與32位元的開發環境不同,再加上許多智慧家庭與App應用,都必須具備可擴充性的設計,雖說使用8位元來設計可能比較節省成本,但若考量未來的擴充與維護成本之下,可能不符合未來期望。

也許改用32位元來設計,可能更具成本競爭力。因此,開發人員近年來便開始在單一平台下,使用同一套軟體來開發產品,以減少軟體開發成本,讓其各階產品都使用相同平台來開發,以增加產品規劃上的彈性。

電腦週邊暨智慧家電  邁向32-bit新紀元

許多家電產品,大多使用8位元MCU來設計,例如馬達控制、面板控制等等。但8位元MCU的功能有限,無法擔任複雜的運算需求,在新一代具備變頻、直驅、使用永磁式同步馬達的白色家電之下,為了達到精準的三相馬達控制需求,其演算法就非常重要,例如磁場導向控制(Field Oriented Control;FOC)演算法。而為了提升更好的電磁保護(如過壓、過電保護、霍爾效應感測等),更是需要32位元的MCU才能做得到。

至於電腦週邊方面,以NAND Flash Memory (快閃記憶體)為例,早期的記憶卡、USB隨身碟,甚至IDE的SSD,還採用8位元(或16位元)的MCU來設計其控制器。

近年來由於Flash製程演進,在容量倍增之下,NAND Flash IC從主流的MLC開始朝向TLC來設計,由於IC顆粒的良率越做越低,使用壽命也越來越短,NAND Flash Controller為了提升資料存取的精確度,其錯誤檢查與修正碼(ECC碼)的位元數也必須跟著提升,再加上Flash的電氣特性,資料寫入時必須有一連串的演算法,來使其寫入資料最佳化,減少其寫入放大比(Write Amplification Index;WAI),以增加快閃記憶體的壽命,再加上行動裝置必須高效能、低功耗,使得Flash Controller IC紛紛採用32位元處理器或MCU來設計,才能符合市場的需求。

如今MCU廠商都有推出自己的32位元的MCU產品。以核心架構來分,大致可以分成Atmel AVR32/AT91SAM、Freescale ColdFire、Imagination MIPS32、Infineon TriCore、Microchip PIC32、Renesas RX/V850、TI C2000等等,而各MCU都有自己所搭配的IDE,利用這些MCU來開發的軟體,基本上只適合其MCU家族的產品使用。

至於ARM公司挾其在智慧型手機與穿戴式裝置的優勢,推出Cortex-M架構,可說是32位元MCU的主流核心(例如Cortex-M0/M0+/M1/M3/M4/M4F),由於ARM的MCU具有單一指令架構的特性,搭配其開放式IDE開發環境,讓組譯出來的程式碼能上下相容。

再加上當今穿戴式裝置的各式感應器部分,大多是直接使用ARM的核心與函式庫來設計,因此ARM在MCU的智慧應用市場上佔有許多優勢。

業界大多將ARM架構的MCU另歸為一類MCU,雖說各廠商採用ARM的指令集,但為將產品差異化,各廠商皆以不同的內部配置方式、運作時脈、記憶體大小、擴充性並搭配特殊的功能,來滿足各種市場需求。

推出廠商有Atmel SAM、Cypress PSoC 4/5LP、Freescale(已併入NXP) Kinetis、Infineon XMC、NXP LPC系列、Silicon Labs EFM32、Spansion(已併入Cypress) FMxST、STM32、TI MSP432P4x/F28M3x/TM4C、Toshiba TMPM等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