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管理關鍵 三大關鍵邁向食安永續發展 智慧應用 影音
Event
EVmember

食安管理關鍵 三大關鍵邁向食安永續發展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與財團法人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共同舉辦「消費暨農業生技產業論壇:從產地到餐桌-食品安全管理趨勢」。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與財團法人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共同舉辦「消費暨農業生技產業論壇:從產地到餐桌-食品安全管理趨勢」。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與財團法人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共同舉辦「消費暨農業生技產業論壇:從產地到餐桌-食品安全管理趨勢」,會中建議,政策的整體性、食品供應鏈管理、新科技的導入為邁向食安永續發展的三大關鍵,將有助於落實食品安全管理。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中區區長成德潤會計師表示,長期關注台灣產業及市場趨勢的勤業眾信將透過本次研討會,聚焦「食品與農業生技產業」,從產業環境、國際標章認證、供應鏈合作、企業自主管理以及消費者趨勢等不同角度切入,剖析食品產業食品安全管理發展趨勢。

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前院長李文權表示,今日發展農業走向新型態的農業模式,除了訴求市場導向及品質優化,也希望達到風險管理與再生循環的目標。在新農業模式之下的安全農業將發展跨領域整合創新,且可分為三大趨勢:植物醫師制度的建立、大數據資料庫平台推動、全民農業的推動;植物醫師扮演推廣與教育農民的角色,目前台灣已有植物醫師相關的人才培訓,唯在法規三讀通過前還有賴持續推廣。而就新科技的面向,隨著近年來越來越多青年小農投入農業,如何協助小農從中發展出穩定的商業獲利模式,是得以永續經營之關鍵;而「全民農業」的推動則是將農業、食育與教育體系結合之推廣。

勤業眾信風險管理諮詢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張益紳表示,由於食品產業的價值鏈中所有環節皆可委外完成,且同一環節可能有多家廠商同時參與,因此也使得從產地到餐桌的過程中之風險管理難度提升,食品產業供應鏈亦變得相對複雜。

張益紳進一步指出,現今的食品安全已不再是單一部門的責任,而是企業層級的風險管理問題。食品安全溯源的建置不應單視為成本的提升,而是品質的優化。透過現今的新科技應用。此外,利用物聯網導入供應鏈,以自動化收集數據並建立生產履歷,也是目前國際食品大廠改善的方向,透過物聯網取得之資料分析,可簡化生產流程、降低能耗與人力投入,達到庫存管理優化與產品品質提升。

綜觀台灣食品產業現況,張益紳表示,短期目標應以新科技應用出發,確保供應鏈能持續正常供應;長期目標則應邁向當今全球主要食品產業關注之方向,消弭食品安全風險,並將資源擴展至營養、產品的社會影響力與消費者體驗等面向。為達成前述目標,企業應從永續發展的角度出發,確實落實風險管理並提升產業價值,才可踏實地往健康升級之路前進。

家福股份有限公司企業社會責任暨溝通總監蘇小真表示,近年的食安問題,台灣認證標章與品牌在過去幾年間屢出狀況,讓消費者對於食品認證機制的信任感不足,這也成為目前推行食品安全面臨的障礙之一,因此制定有效的規範,建立讓業者可以信賴的標章或管道是目前食品業者應努力的方向。

統一企業食品安全中心經理李明謙表示,目前消費者分為兩大族群:一是在意安全與品質的消費者,為數正逐漸成長;另外是價格敏感度較高的消費者,相較於食品的品質較為在意價格,因此業者在價格議題上需要去權衡兩邊的利弊,但可以預期,隨著有機意識抬頭,未來消費者族群將呈現兩極化趨勢,因此企業與消費者傳達的訴求應著眼於提升「價值」而非「價格」,其關鍵在於如何透過有效的方式向消費者傳遞企業在食安上面投入的努力。有鑑於此,目前食品相關的認證已成為業者跨入供應鏈的基本要求。

因此李明謙建議,企業從價值鏈著手來因應食品安全帶來的風險。以統一旗下子公司為例,由於橫跨各產業,涵蓋食品產業的上游,如油品製造、中游的食品製造、包材製造乃至於最終販售通路端,因此統一在食品安全上採集團管理制,無論是自源頭控管或是直接與上游供應商協調,對於每個環節皆應有相當認知,也有教育與協助的義務。目前執行狀況良好,甚至可觀察到隨著廠商達到採購要求之後,反而象徵品質優化,亦有助於提升銷售。(本文由勤業眾信提供,DIGITIMES鄭斐文整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