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傳統汽車相比,自駕車除了能大幅減少人為因素導致之交通事故,同時增加道路通行能力有助更好的交通流量管理進而減低交通壅塞,此外還具備能源節省與降低油耗等各項優點。然而要讓自駕車上路,需要整合包含感知預測、決策控制和自主移動平台等三大核心系統的關鍵技術,其中感知預測系統提供自駕車各種資訊以辨識外部環境與路況變化,決策控制系統必須透過數據的分析運算做出判斷,自主移動平台則是在接收決策判斷訊號後,執行車輛的各種運動。
作為自主移動載具中最重要角色的自駕車,正帶動下一波交通運輸的產業創新。但從輔助駕駛到完全自動駕駛,不僅在技術上必須跨越多個層次,在理想中自駕車商業化量產前,仍需要有更多的技術人才投入。
- 自主移動系統總覽
- 用速度決勝負的自主決策系統
- 從感測到感知 移動系統更聰明
- C-V2X技術介紹
- C-V2X技術應用
AI醫療器材的研發方向大致上可分為三類:生理監測、醫療影像、醫療保健決策等。其中生理監測與醫療影像,均是透過數位化的生理訊號或影像資料,對照資料庫之運算分析,打造出更精準即時的醫療診斷或預警。醫療保健決策則是擴大資料範疇,透過醫療體系裡大量的健康或病人背景資料,甚至是宏觀數據等巨量資料分析發掘,提供根本預防性的醫療保健解決方案。
如何善用AI的知識與技術,收集大量健康數據,分析各類危險因素與健康狀態之間的量化關係與運算,達成精準的健康預測並事先控制或干預,用最少的成本達到最大的健康效果、多贏效應,將是AI對健康醫療的最大貢獻,也是醫療產業人才投入最有價值及關鍵的一環。
- 真實世界數據驅動的智慧醫療服務
- 智慧病歷應用:智能編碼服務
- 醫療大數據平台應用
- 打造智慧醫療跨領域團隊
- 智慧醫療服務流程概況
- 智慧醫療的關鍵技術與應用
- 生技醫藥產業趨勢
- 生技醫藥法規與品質管理
- 工研院生技醫藥技術佈局
自主式移動機器人(Autonomous Mobile Robot),是結合自主定位及自動導航的無軌無人移動載具。相較於傳統的無人搬運車(Automated Guided Vehicle,AGV),AMR不需要安裝軌道,可在設定的空間中自由移動,並且還可搭載機器手臂,大幅提高應用彈性。但也因其可自由移動的特性,必須藉助對環境的感測、感測資料的處理運算、決策判斷與即時控制等,以確保移動與作業時的安全。
AMR導入實際商業運作時,通常需與整個作業環境系統搭配整合,包含多機合作、協作安全、IoT整合、虛實整合等挑戰,亦即AMR必須與周邊的生產設備或服務系統整合成為一體,才可發揮功能,不至於淪為自動化的孤島。由於製造業人力短缺及電子商務興起,帶動製造與倉儲領域AMR發展,相關人才需求在可預見的未來恐將持續成長。
- 自主移動機器人發展趨勢
- 自主移動機器人模組化應用
- 機器人發展技術核心與人才趨勢
- 工廠無人化作業
- AMR發展需求與技術
- 工業型機器人自主學習之應用
- 深度增強式學習
- 自主學習關鍵技術
AIoT具備智慧學習的能力,因此可以透過數據累積不斷進化,提供客製化服務的最佳體驗。未來若搭配更強大的網路傳輸方式(如5G),大量的數據資訊可以更快速地傳送與運算,將可應用在更廣的層面,如工業、教育、交通、醫療等具備獨立作業需求的垂直應用領域。
隨著AIoT應用範疇的擴大,對應的資訊安全問題也越來越受重視,該如何結合用戶、資料、服務、溯源及信任端點五大元素,從應用需求擴展至晶片甚至整個系統的全局思維,也是AIoT發展時最重要項目之一。前發展中各項AIoT應用研究可說是百家齊鳴,例如車用、穿載、智慧家電、工業自動化、AI軟體等,不僅加速各既有產業朝高附加價值和新產品應用布局,相關產業價值鏈也可望帶動數量龐大的就業機會。
- 5G-AIoT 趨動下的企業數位轉型策略
- 如何導入5G-AIoT垂直應用
- 台灣製造業的轉型與策略
- 擴增智慧於產線管理之技術
- AI於工業物聯網應用案例
全球氣候變遷下,各國與城市紛紛制定碳中和目標,宣示於2050 年達到淨零碳排。不管展開怎樣的因應方式,大多數的情況下均需要產品碳足跡的計算與管理,才能有一致的評估標準。在產品碳足跡的應用上,目前國際趨勢包含:徵收碳費或碳關稅、形成碳交易市場、連結企業社會責任、強化建立綠色供應鏈、國際間碳標籤/減碳標籤的互相承認與綠色行銷等。
淨零碳排全球趨勢下,企業必須面對碳關稅(或稱碳邊境稅)、碳交易、碳盤查、以及綠色採購等議題而改變原有商業策略,這些因素都導致業界對減碳人才的需求急速增加。因此培訓更多理解排放趨勢、量化模型估算、去碳化路徑以及對應政策設計等主題之人才,是刻不容緩的議題。
- 碳關稅/碳權概念
- 淨零排放與碳權管理
- 生活中怎麼減碳
- 什麼是碳足跡
- 怎麼算碳足跡
- 選擇有(減)碳標籤的產品/服務
電網是電力的快速道路,是連接電力生產者與消費者的網路系統,透過電網的媒介才能提供電力給所有用電端。智慧電網則是將傳統電網優化,透過資訊技術收集供電端的供電情況與用電端的使用資訊,再利用這些資訊調整電力分配,以有效減低電力損耗並整合再生能源,實現節能與能源轉型的目的。相較傳統電網,智慧電網帶來的優勢包含用電資訊雙向流通以進行合理配電、整合再生能源以實現穩定供電、預防事故以面對緊急情況時可即時調整等。
智慧電網的應用十分仰賴資訊技術、先進的電網元件以及電力設備等軟硬體的整合,在軟硬體的整合下,智慧電網才能穩定且安全地供電。在配合永續環境議題及電力躍為能源運用的主角下,透過智慧電網來提升電能的使用效率,已成為相關產業亟欲突破發展的方向,更促進具備新興技術的綠領人才廣大就業機會。
- 儲能系統的應用
- 儲能產業市場的發展機會
- 儲能應用的關聯技術與人才需求
- 我國智慧電網策略
- 電力電網人才需求
- PCS應用與關鍵技術
- 功率半導體發展趨勢
- 寬能隙PCS發展與應用趨勢
- 綠能產業需求與發展
- 太陽光電與風力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