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應用 影音
hotspot
ADI

產業研究12堂課(4) :Analysis與Analytics其實很不一樣

「Analytics」從資料推演跨業整合與新創商機

Analysis與Analytics兩者有所不同,在台積電、華碩長期從事產業研究工作的蘇豔文說:「Analysis是基於過去的歷史資料做出的分析,而Analytics是具有前瞻性的數據推演」,個人認為這個說法很正確,也值得探索兩者之間的不同。

一般而言,經常在外頭演講的資深分析師都可以做到Analysis這個層次,提供社會大眾,甚至專業人士無法獨自判讀、研究的市場訊息。但最頂級的服務還是量身定做,才能具有前瞻眼光的決策訊息。通常要做到這個層次,要先瞭解客戶的經營模式、做完SWOT的分析,否則不容易做到「對症下藥」。

以數據驅動的產業研究方法(Data Driven Industry Analysis)因為很多工具的發現、應用而進入新的境界。這既有危機,但也充滿契機。因為不僅是市場調查公司捉襟見肘,一般企業更是無所適從,但市場調查公司只要比一般企業多走幾步,就可以提供相對優質的資訊,相較於企業營收,支付優質資訊的成本仍然低了很多。

基本上,Raw Data與「量」有關,其餘的資訊、分析與判讀,則依據客戶願意付的價錢提供服務便可,否則知識工作者必然面對勞而無功的後果。牢記,「知識有價」的觀念,客戶可以說說而已,但專業人員要落實執行,不可心存「下次」再收錢的善念,否則在台灣可能永遠收不到錢。

對企業而言,有宏觀內容、基本的分析架構可以參考,至少不至於過度誤判產業的宏觀趨勢。1990年代時,全球PC的銷售有將近40%來自北美市場的貢獻,30%是歐洲市場的需求,日本也有將近10%,其餘第三世界國家只有20%,這是IDC、Gartner這些顧問公司對於知識傳遞價值的貢獻。但現在從PC、手機產業推演智慧應用與車聯網的商機,牽涉到宏觀又微觀的產業知識,兩者兼具,才能進行策略的規劃與判斷。

100個圍棋初段的棋手,打不過1個九段高手,因為判斷是非與先後順位的觀念不同,布局的基礎不同。如果您覺得公司應該改弦更張,或者已經多方嘗試但卻不得要領時,不妨找顧問公司談談,但也要知道不同顧問公司的專長。如果要知道全球通路結構,也許GfK是個不錯的選擇,想知道全球市場的結構可以找IDC,但如果針對亞太地區與供應鏈的變化,那麼DIGITIMES也有角色可以扮演。

彼此之間的服務不同、市場定位不同、主導專案的人可能也不同。25年前,我在MIC幫顧客寫上市報告書時,一般研究經理寫的報告書報價是新台幣60萬元,我是MIC老闆,挪出時間研究特定企業寫的報告要價200萬元,至於您想找什麼樣的人,也可以自己斟酌。

為擁有近40年資歷的產業分析師,一手創辦科技專業媒體《電子時報》(DIGITIMES),著有《矽島的危與機》、《東方之盾》、《斷鏈之後》、《科技島鏈》、《巧借東風》、《西進與長征》、《出擊》、《電腦王國ROC》、《打造數位台灣》、等多本著作。曾旅居韓國與美國,受邀至多家國際企業總部及大專院校講授產業趨勢,遍訪中國、歐美、亞太主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