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應用 影音
DForum0522
ADI
林一平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資工系終身講座教授暨華邦電子講座
現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資工系終身講座教授暨華邦電子講座,曾任科技部次長,為ACM Fellow、IEEE Fellow、AAAS Fellow及IET Fellow。研究興趣為物聯網、行動計算及系統模擬,發展出一套物聯網系統IoTtalk,廣泛應用於智慧農業、智慧教育、智慧校園等領域/場域。興趣多元,喜好藝術、繪畫、寫作,遨遊於科技與人文間自得其樂,著有<閃文集>、<大橋驟雨>。
計算機作業系統的誕生
計算機能變得很好用,編譯器(Compiler)及作業系統(Operating System)的發展功不可沒。作業系統管理計算機或行動裝置的軟體和硬體功能,讓所有應用和程式能順暢運行。桌面運算裝置最常用的作業系統包括微軟(Microsoft) Windows及蘋果(Apple) macOS。這些作業系統的功能複雜,很多原理歸功於1960年代電腦科學家的努力。1965年時,貝爾實驗室(Bell Labs) 、奇異電子(General Electric)和麻省理工學院(MIT)合作建立一套多使用者(Multi-user)、多工(Multi-processor)、多層次(Multi-level)的作業系統,稱為MULTICS, 主要貢獻者是「分時處理作業系統」之父柯巴托(Fernando José "Corby" Corbató, 1926~2019)。因計畫的工作進度延遲嚴重,MULTICS在1969年終止。當時參與計畫的湯普森(Ken Thompson) 在MULTICS寫了一款電動遊戲程式「星際旅行」(Space Travel)。在MULTICS打烊後,為了能繼續玩這個遊戲,湯普森找來瑞奇(Dennis MacAlistair Ritchie, 1941~2011),發展出一套更有效率的作業系統,稱為Unix。這套作業系統後來成為主流,廣泛的被各種電腦採用。在Thompson 及 Ritchie獲得圖靈獎(Turing Award)的次年(1984年),貝爾實驗室的技術期刊《AT&T Bell Laboratories Technical Journal》編輯一期特刊,專門討論UNIX系統。1984年這一期特刊,具有紀念性,成為我的珍藏版。為此特刊撰文的作者都赫赫有名。當中寫Preface的 Robert L. Martin 是我在Bellcore時的大老闆,而Robert H. Morris則為現任IBM的全球服務副總裁,他於2010年來台灣,頒發IBM Faculty Award 給我。近年來,超級電腦業者打破「高速計算」必須透過一部高速運轉的超級電腦來執行計算工作的思維,而作業系統更加重要。2008年4月克雷公司(Cray Inc)開始與英特爾技(Intel)術合作,用Xeon處理器及刀鋒系統設計來打造超級電腦,稱為Cray CX1。這種蛻變的高速計算,稱為「高階計算」(High-end Computing)。以多部CPU進行高階計算,原理是平行理論(Concurrency Theory),早期的主要貢獻者是米爾納(Arthur John Robin Gorell Milner, 1934~2010)。我於2014~2016年間在科技部督導超級電腦的建置,了解其技術的複雜度,更能體會過去計算機先驅者的貢獻。 
2022/12/16
奠基計算機理論的師徒
計算機理論是研究電腦的運算能力與極限的一門學科。在1970年代,計算機理論對台灣學術界而言,是沙漠荒地。
2022/11/11
「機械姬」的道德問題
看完2015年的電影《機械姬》(Machina),讓人不禁會問:到了2050年,與機器人的性愛是否將會超過人類性愛?這部電影暗示觀眾,栩栩如生的玩偶與互動式人工智慧功能相結合,將導致機器人愛好者市場的爆炸式成長。根據美國加州人工智慧伴侶機器人開發商的說法,AI性愛很快就會像色情片一樣受歡迎。
2022/9/30
紙本著作電子化
《科學人》雜誌在歷經長時間的掙扎後,終於決定結束實體雜誌印刷,讓我深感失落。實體書籍虛擬化,是知識傳播不可避免的趨勢?
2022/9/16
海底電纜的歷史
海底電纜線或海纜線(Submarine Cable、Undersea Cable)是以絕緣材料包裹的導線,鋪設在海底。在水深小於200公尺的淺海域,採用埋設纜線,而在深海則採用敷設。
2022/9/2
超級電腦的前世今生
「級電腦能為社會做許多事。有一年超級電腦預測美國佛羅里達州將會有大雪霜,這個訊息提早在2週前傳達給佛州果農,預先準備,救了那一整年的橘子收成。當年台灣氣象局要進口Cray電腦,美國有軍事科技管制的顧慮,批准有困難。經陳世卿博士斡旋,得以圓滿進口。」
2022/8/5
數位分身的前世: 傳真機
最近我到高雄市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演講,順便參觀其珍貴館藏,無意間看到中華電信的骨董傳真機TYPE LDI-3 FACSIMILE,頗有親切感。科工館的解說:「傳真機為結合光學、電子、精密機械及通訊等多項技術的事務機器。由於網際網路通訊盛行,傳真機市場逐步衰退,且單一功能傳真機已不符需求,故廠商推出結合傳真、掃描、影印及列印等多功能傳真機來因應市場變化。」今日傳真機被當成不符需求的事務機器,其實它可是1940年代的劃時代創新。
2022/6/24
戰爭教程式設計的一堂課
最近檢視學生碩士論文寫的系統程式,有些太過零散,戰線拉太長,覺得自己像普丁(Vladimir Putin)總統,不知如何收拾烏俄戰局。第一階段俄羅斯在烏克蘭東北部推進失敗中耗損和分散的單位,只能希望藉著地理上集中作戰力量、縮短補給線和簡化指揮管制等方式,糾正第一階的問題。學生寫的系統程式也一樣,說模組化不像模組化,說集中也不太集中,指導教授如普丁大帝,
2022/6/2
坦克通訊與MOS指標
俄烏戰爭中,坦克車大量被摧毀,其中原因包括重度依賴智慧型手機等「不安全通訊裝置」,容易成為攻擊目標。今日戰車指揮主要靠無線電通訊,須避免受到受到天候、地形等影響。軍方便宜行事,鼓勵車長自購民用無線電設備,通訊效果當然不佳。幾年前台灣CM-11「勇虎」坦克墜入河道事故,是前方車長沒有收到後方車長的無線電警告。
2022/4/29
歷史可以模擬嗎?
今日人工智慧的技術一日千里,已有電腦進行生命模擬的研究。提到生命的模擬,讓我想起史賓格勒(Oswald Spengler)理論,其實歷史也可以模擬。
20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