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姬的跳頻
台灣中山科學研究院在無線通訊的跳頻技術(Frequency Hopping)上有很深的著墨。這項技術能有效地防止敵人的無線電干擾。今日烏俄戰爭中,高檔的無人空中載具都充分運用跳頻技術,讓士兵能遠距操作無人機,不受干擾。很多人可能想像不到,跳頻技術的發明人是電影《霸王妖姬》(Samson and Delilah)的女主角「妖姬」海蒂·拉瑪(Hedy Lamarr, 1914~2000)。這部電影獲得第23屆奧斯卡金像獎。拉瑪發明跳頻技術的動機並非要運用於空中的飛機,而是水中的魚雷(Torpedo)。第一款魚雷是白頭魚雷(Whitehead Torpedo),製造於1866年,以其發明者懷海德(Robert Whitehead)命名。過去的漂移水雷必須被動等待敵艦撞上,而白頭魚雷內建動力,可主動攻擊敵人目標。1895年的甲午戰爭,日本帝國海軍以魚雷重創清朝北洋艦隊定遠號戰艦,證明了魚雷以小博大的實際戰果。日俄戰爭期間,俄羅斯帝國海軍與日本帝國海軍互相使用魚雷攻擊敵方艦艇。然而軍事專家在日俄海戰過程中發現,魚雷實在是無甚作用。日俄共發射近600枚魚雷,只擊沉數艘船艦,其餘80多艘船艦是被傳統炮火擊沉。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1943)很早就發現魚雷的缺點,向美國軍方遊說無線電導引魚雷的可行性,但遭到拒絕。特斯拉的想法超前軍方太多,而日俄戰爭證實特斯拉建議的必要性。美國海軍恍然大悟,開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研發無線電控制的魚雷,稱之為哈蒙德魚雷(Hammond Torpedo)。1930年代的拉瑪白天忙著拍電影,晚上則一直想點子,希望幫助盟軍打贏第二次世界大戰;她向休斯(Howard Hughes, Jr., 電影《鋼鐵人》中男主角爸爸的原型)提出飛機機翼的設計,並被休斯採用;她也構想出發泡片劑,讓在前線作戰的軍人將片劑融入水中,就可以變成可樂暢飲。1940年,拉瑪在宴會上遇到鋼琴家安瑟(George Antheil, 1900~1959)。在鋼琴邊閒聊之際,拉瑪忽然想到一個祕密通訊的方法,可發展出抵擋敵人電波干擾魚雷的控制。當時的無線通訊使用固定頻率,除了容易被攔截干擾外,還時常有斷訊問題。拉瑪看著安瑟手邊的琴鍵,靈機一動:「就像彈奏鋼琴的不同琴鍵一樣,時常改變通訊的頻率就可以達到防止敵人電波干擾的目的。」安瑟按照拉瑪的想法,藉由他所熟悉的自動鋼琴,開發出一個能夠自動編譯密碼的模型,也就是今天我們熟悉的跳頻技術。這項技術不但擴大通訊量,並且成功將通訊內容加密,並於1942年取得美國專利。拉瑪將這個貢獻提供給美國軍方。軍方不認為電影明星和鋼琴家的奇思妙想能夠真的實現,勸拉瑪將發揮她其他方面的天分,利用她的美貌幫軍方募款。拉瑪只好將她偉大的發明擱置一旁,到處宣傳,幫政府募到2,500萬美元的戰爭債券。拉瑪說:「希望和對未來的好奇心,似乎比保證的事物更好。這就是我的方式。未知的事物對我總是如此有吸引力……現在依然如此 (Hope and curiosity about the future seemed better than guarantees. That's the way I was. The unknown was always so attractive to me... and still 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