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應用 影音
Microchip Q1
ADI
航空業也有供應鏈的缺口
基本上,無論是客運、貨運,航運業都已經慢慢恢復到疫情前的水準,值得注意的是,電商對全球供應鏈與運籌體系的影響。疫情期間,歐美消費者基於成本的考量,大量在中國的電商平台購物。包括Shein、Ali、Tiktok、Temu在內,被稱為「出海四小龍」的中國電商平台,現在幾乎已經有了全球電商巨擘亞馬遜(Amazon)約80%的實力了。為滿足市場的需要,中國電商巨擘支付高額的空運費用,根據日經(Nikkei)報導,2023年下半陸港出發的航線運價,有40~50%是電商貨,一般認為2024年的電商貨運仍將是推動航空貨運的關鍵要素。由於各種配件短缺的因素,最上游的飛機製造公司,主要是波音(Boeing)與空中巴士(Air Bus)兩大公司的生產線,在疫情過後尚未恢復正常,新機交機可能延誤半年以上。再加上為了迎合消費客群與影音設備的進化,機艙改造也是航空公司吸引客戶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機艙改造動輒一、兩年,航空公司也得殫精竭慮避開運能的缺口,在適當的時機才進行「歲修」,基本狀況與晶圓代工廠的運作理念頗有相近之處。晶圓代工廠可能有8吋、12吋廠,也有90奈米到10奈米、7奈米、5奈米、3奈米等不同的製程,如何將客戶的訂單安置在正確的時段,做出最佳化的選擇,就是晶圓廠獲利的關鍵。對航空公司而言,研判不同區域的客貨需求,引進不同的機隊,做出最佳化的配置,也是航空公司賺錢的關鍵。現在我們談G2大格局下的區域化生產,看似越南、印度,甚至墨西哥最被看好,但航空公司也會懷疑,實際上出貨到越南、印度、墨西哥的貨源不如預期的豐沛。其實這與2023年的低迷、2024年何時復甦有關。2023年台灣上市櫃電子公司的營收衰退12.6%,連台積電都難以倖免。其次,疫情之前,沒有人料到美中之間會出現這麼大的齟齬,美國經濟遠比中國更有動能,加上美元的強勢地位,疫情之前布局北美與強化亞太的航空公司經營績效就大不同,這也是「戰略價值超越戰術」的結果。對於專業經理人而言,沒有人能做到萬無一失,但以產業知識做出適當的判斷,則是職責所在,現階段預判墨西哥與印度的比重,安排適當的航線、客貨運配置,則是專業經理人的職責。
2024/3/13
日本首富柳井正:常識是經營者最大的風險
在媒體上瞄到日本首富柳井正這句話:「常識是經營者最大的風險」,印象深刻。常識好的人,可以連結各種常識,彙整成足以形成決策的知識,我是個知識服務業者,深知其中的奧妙與價值。有人告訴我,現在一張美西、台北來回商務艙機票要9,000美元。您聽到會有什麼反應呢?2019年以來,這個世界深受疫情與地緣政治的影響,挹注過多資金帶來的通膨至今未解。而背後的區域化生產、老齡化、少子化、貧富落差、世代落差,加上大數據、人工智慧、車聯網等黑科技,導致供應鏈震盪,這些問題正在深刻影響我們。成本激增是必然,但消費者或者從市場端回看,又可以看到哪些發展的契機,或者深不見底的陷阱呢?忝為華航獨立董事,每次董事會我都認真聽簡報,試著熟悉國際事務,並在適當時候提一些建議。華航剛剛結算2023年的營運績效,將近新台幣70億元的稅後淨利是有史以來第三高。做為一個國際航空業者,對於國際事務有很高的敏感性,而華航也是台灣少數兼具資本密集的大型服務業,1,616億元的營收中,用在員工、服務社會的價值,對於GDP的貢獻值,也遠高於一般的量產製造業。我試著從企劃主管的報告中,找出無涉公司經營的資訊,當成「常識」來跟社會分享的知識,做為華航貢獻的一部分。您知道,過去從紐約飛台北要15小時10分鐘,現在要多1小時嗎?而從台北到倫敦的飛機,更要從14小時10分鐘,增加到16小時20分鐘。我們可以想像,這是烏俄戰爭帶來的影響。烏俄戰爭之外,如果以巴戰爭戰事擴大,現在飛越伊朗、伊拉克的航線將被迫調整,經過塔吉克、沙烏地阿拉伯的代價呢?我們空拍航線,知道從印度、中東、北非前往歐洲的航線充滿了變數,也知道印度將成為另一個重要的製造中心。但印度只開放兩個航點給台灣的華航與長榮,兩家航空公司分別在德里、孟買落腳,除了這兩個城市之外,清奈、邦家羅爾不行嗎?不見得是不行,只是台印雙方對這件事的認知,並未從供應鏈的角度出發。一旦我們知道供應鏈重組,從台北先到檳城,再延伸到清奈的航線,很可能就是台印雙方合作最佳的典範。行業裡的人都知道,西方品牌大廠希望台商到印度建立生產基地,而清奈的工業基礎也是首選的地點之一。由於印度位於歐亞航線的中段,抵達印度的時間都是半夜,讓旅客非常困擾。如果搭上華航八點鐘前往檳城的飛機,大約下午一點以前可以抵達檳城,下午四、五點就可以抵達清奈,這將是美國、台日韓旅客前往印度最佳的路線。如果這個點子落實,將會是台印雙方,甚至包括檳城在內,以及諸多航空公司雙贏的結果。這件事要印度、馬來西亞、台灣政府同意,一般人,總是雙手一攤,覺得要打通那麼多的環節,太難了。如果關鍵在印度,那麼想想總統為何交代黃崇仁幫忙印度建晶圓廠,如果簡單的話,就不會有人開口請總統幫忙了!人間事,都是難事,也可以都不難!
2024/3/12
2024年產業展望系列之12:創業家的天堂路
在COVID-19疫情最嚴重的幾年,各國政府挹注的資金高達17兆美元,在家工作的熱潮,讓全球NB市場在2021年暴增至2.47億台,生產NB的台商賺得盆滿缽滿,在寬鬆資金與數據流量大增的激勵下,2021年全球新增的獨角獸公司多達539家。2022年全球新增獨角獸企業雖然減少到263家,但仍比疫情初起的2019與2020年多出許多。許多上了檯面的新創企業家志得意滿,但2021年上市的新創企業,現在都受到嚴苛的檢視,富豪(Fortune)雜誌以「敞開肚皮」(Belly-up)形容一度笑開懷的新創企業。激情過後,現在靠資產投資或穩定收入的公司更被肯定,那麼是否也意味著虛擬與實體之間的角色互換,也將給硬體製造業與相關行業將帶來新的契機?由於2021年募得鉅額資金的新創公司,很少證明他們確實值得那個價錢,從2022年的第1季開始,資本市場挹注於新創企業的資金趨近於乾涸,多數人從公司宣布停止營運或裁員時才會知道情勢出現逆轉。事實上,從2022年第1季開始情勢就十分明顯,只是多數新創公司保有18~24個月的營運資金,在資金乾涸之前還看不出端倪,但從2024年開始,這些現象將更為明顯,新創公司是否在正確的軌道上,氣夠不夠長都將是我們觀察新創企業的焦點。根據CB Insights資料,2021與2022年新創公司募集的資金仍超過4,000億美元,但2023年僅剩下2,484億美元,跌幅高達4成以上,而被認證為獨角獸的企業家數,也從2021年的539家,暴跌到2023年的71家。基於避免被控獨佔的考量,企業購併的案例也在這一段時間大幅減少。我們幾乎可以認定,未來幾年將是新創公司真正面對考驗的時刻。黃仁勳說:「如果人生能夠重來,我就不會選擇創業這條路」。如同特種部隊的結訓典禮,每個學員都要遍體鱗傷地爬過鋪滿碎石的天堂路一般,沒有經過幾次刻骨銘心的淬煉,如何像是浴火鳳凰一樣成就涅槃的境界呢?一個富可敵國的創業家,他經歷過哪些事,會讓他後悔走上創業之路呢?在閱讀富雜誌這篇關於創新創業的文章時,有段話引起我的注意。作者說,一般而言人口中僅有2%有「雙相情緒障礙症」(Bipolar Disorder),但創業家中有這樣傾向的人多達11%,他們很容易有情緒焦慮。我很明白,他們都不是聖人,如果我也算是創業家的話,我更明白今天的成績有很多是個人的幸運,也有很多是時代給的機會。
2024/3/8
2024年產業展望系列之11:新創事業的危與機
2013年時,一位創投家開始以「Unicorn」來形容市值超過10億美元的新創公司,之後很多創業家都想貼上「獨角獸」的標籤,向世人展示非凡的創業成就。CB Insights開始統計獨角獸企業的2015年,有80家公司頂著獨角獸的光芒面對世人。科技含量很高的台灣,不甘示弱地試著培養自己的獨角獸,希望台灣的新創公司也能在國際舞台上嶄露頭角。之後,我們看到不斷上揚的獨角獸家數,甚至到2022年時,全球的獨角獸企業已經多達1,200家。在統計的前幾年,也就是2020年之前,中國經濟蓬勃發展,美中之間沒有劍拔弩張的氛圍時,通常美國獨角獸的佔比大約50%,中國是25%,其餘獨角獸生產國主要包括英國、南韓、德國、以色列這些國家。其中,看不到台灣,也見不到日本的公司。最近幾年,美中關係丕變,中國的獨角獸前往美國上市之路更顯坎坷,中國獨角獸的比重降至15%以下,取而代之的是已經超過百家的印度獨角獸公司。「中國跌倒,印度吃飽」,全球經濟的大結構不是東昇西降,而是資源重組。財富重新分配的跡象顯示出世代差異,大吃小,更大的貧富差距與國家發展落差。走過了資金寬鬆的時代,新創公司將面對創投資金源頭緊縮的壓力。我們看到全球的創投資金在2021~2022年時,都超過1,600億美元,2023年時跌到669億美元。我們可以稱呼2013~2022年間的10年是「獨角獸的黃金時代」,但現在以500萬美元營收,號稱可以有10億美元市值的時代一去不復返。其次,我們看到網路巨擘強奪豪取、相互廝殺。自從2018年蘋果(Apple)成為全球第一家市值超過1兆美元的公司之後,已經陸續有七家科技公司名列「市值上兆」的門檻。知名的科技大廠除了Tesla市值暴跌2成以外,其餘的公司都扶搖直上。我們看到富可敵國的科技大亨,光是一家市值超過2億美元的NVIDIA,市值就超過俄羅斯、南韓這兩個世界舞台上的主要國家。蘋果輕描淡寫地放棄Apple Car計畫,大家知道這是九牛一毛而已。Open AI的創辦人Sam Altman甚至希望募集7兆美元,重整全球半導體的生產體系。在新創企業家用無窮盡的想像力家探索未來世界時,我們得思考一下,如果是東亞的新興國家,或者是這些國家裡的供應商、新創企業家,如何幫自己在浮動的世界裡找到定錨基礎,並決定未來幾年的行止。在我腦海裡,有幾個想自問自答的問題。做為ICT產業裡的供應商,我們是否應該重新定義我們與上游客戶之間的相對關係;如何從「雲」與「端」不同的視野,思考自己的企業定位?在面對地緣政治、區域分工、分散型生產體系的架構下,如何整備在地「應用驅動」的商機?哪些國家企業是敵、是友,或者根本放棄敵我意識?競合之間,以和為貴,我看到了世界的改變,也看到亞洲供應商面對世界變局時,必須改弦更張的大趨勢。
2024/3/7
2024年產業展望系列之10:新興國家可能等不到下一班火車
從1983年南韓宣示參與角逐半導體業的商機開始,我不僅僅是亞洲供應鏈的觀察者,同時也是參與者。40年來,我幾乎走遍了全球頂尖的科技公司,也應邀在很多公司、大學、政府的講堂裡,分享我所知道的科技產業,特別是亞洲觀點的ICT產業供應鏈。半導體是從1980年代開始才慢慢受到矚目。1976年,台灣從美國帶回來的是7微米的技術,而今天談的7奈米技術,兩者蝕刻線幅的距離差距1,000倍,而從晶片密度而言,如今的落差跟當年比起來是100萬倍的差異。現在我們不可能用手工畫線圖,只有透過電腦自動設計晶片,不僅提升良率、加速發展,也讓這個世界出現了幾何級數的發展落差。各國政府與社會對於產業的認知,也不像是台日韓是日積月累而來,速成新科技或許還有機會,但要建立一個橫向連結、相互支援,甚至競合並存的產業生態系,今天幾乎已經是個高難度的議題,甚至是緣木求魚的話題而已。半導體是個承接很多投資資金、人才的重點產業,加上個人電腦產業的崛起,以及風起雲湧的網際網路推波助瀾,這是「千載難逢」的機遇,而台灣又躬逢其盛,從個人電腦到半導體產業,一波接一波的成長。台灣抓緊每一次的機會,也每一次都扮演關鍵角色,但這樣的機會不會出現在新興國家正常的發展路徑上。從傳統的觀念探索國力時,我們會從土地、人口等傳統的要素衡量國力,但現在網際網路時代,軟硬整合的數位國力成為新的指標。台灣備受重視,但也必須未雨綢繆,思考「生態國力」或「前瞻國力」的價值。生態國力可以涵蓋現在大家探討的ESG,以及過去相對不常被產業界提起的地緣政治影響力。「危與機」總是共存的,在經過70年的和平演進之後,全球政治環境再度回到G2競合的格局,而東亞四強人口老化,加上分散型的生產體系已經箭在弦上,拉弓沒有回頭箭,中國可以自詡是世界工廠的時代也已經飄然遠去。中國威脅論已經不僅僅是學者茶餘飯後談論的熱門議題,現在甚至成為沙盤推演的重要課題。對中國而言,或許可以從核心的價值去思考人類的大未來是建立一個高同質性、一呼百諾的社會,還是多元演化、和平共存的世界呢?我們這一代被稱為天選世代,又應該承擔什麼樣的責任,提出什麼樣的政策建議呢?台韓都不是個大型的經濟體,但卻可能是許多新興國家可以學習的典範,開放型的經濟戰略在未來10年、20年的發展中,可能是人力、土地資源已經捉襟見肘的日韓台都必須面對的問題。我深信印度、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墨西哥都等不到類似東亞四強曾經搭過的列車,如何與東亞四強共構、協力,避免重複投資的產業發展模式,也許才是大家應該深度探討的議題。
2024/3/6
2024年產業展望系列之9:台灣是影舞者、軍火庫?
現在,無論是探索人工智慧、量子技術或先進製造這些可能改變競爭優勢的黑科技,每一種科技的背後都是台灣具有獨到優勢的半導體與ICT供應鏈,台灣無可選擇的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台灣的優勢來自事業模式、管理機制、技術研發與產業整合,但背後最關鍵的是台灣集中全力,與客戶共享、共創的產業結構。針對川普、拜登的政策宣示,我們要進一步理解台灣的角色,以及台灣很難取巧的現實。無論是堅持在民主陣營中,或者從商業客戶的考量,沒有能夠定義規格的品牌,或者定義前沿技術的網路巨擘,以代工為主的台灣沒有太多的話語權,那麼台灣又如何積累新的優勢,繼續在科技大國對決的時刻持續被需要呢?2009年全球GDP是60.9兆美元,到2023年時,全球GDP的總量是104.5兆美元。也就是從中國進入黃金時代的2009年算起,過去15年全球GDP的總量大約成長70%。您的企業或台灣的產業在附加價值率、營收上,是否也有70%以上的成長呢?其次,2018年時,蘋果(Apple)的市值首度超過1兆美元,但到2024年的2月底為止,全球已經有8家公司市值超過1兆美元,其中微軟(Microsoft)、蘋果甚至超過3兆美元,NVIDIA也達到2兆美元的新台階了!台灣的優勢,甚至競爭條件不在於定義AI晶片、自駕晶片的規格,甚至低軌道衛星的商機,而是全世界新的黑科技都會想到台灣的供應鏈,當頂尖大廠不斷的創新,又害怕「時間成了最大了風險」,那麼找台灣強化配套,加速上市的時間,都是台灣在市場上無可替代的優勢。關鍵是當財富愈來愈集中時,不難發現這8家富可敵國的公司都是高毛利、領域獨佔的美國公司。就像伺服器、IC設計公司一樣,伺服器品牌商只來自美中兩個大國,而全球前十大的IC設計公司,除了聯發科之外,其餘都是美系業者。我們可以很篤定的說,台灣的策略不在於創造更多可以與他們平起平坐的公司,台灣要面對的是這種中小型的國家,如何在獨佔的產業與供應鏈上佔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台灣小,生存之道就是打破大國、重量級企業的發展慣性,善用本身的優勢,逆向思考各種發展的可能。70多年來,台灣得利於世界和平之外,當中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改變人類的黑科技出現,而這些黑科技並非曇花一現般的亮相而已,這些科技不斷的繼續創新,並與後續的科技相互交錯、作用,形成今日科技產業的面貌。台灣不要妄自菲薄,但也不能暴虎馮河,深刻融入世界體系的產業特色,也確保台灣在發展路徑上沒有脫軌,甚至可以搶到關鍵的門票。
2024/3/5
2024年產業展望系列之8:從.com到人工智慧的典範轉移
無論是1971年微處理器濫觴的時代,還是1985年開始正規發展的個人電腦產業,2000年前後大爆發的網路大潮,才真正以.com的面貌改變了世界。傳統媒體走進了黑暗時代,甚至到現在還看不見出口的曙光。這個時代的贏家是思科(Cisco)與諾基亞(Nokia)、愛立信(Ericsson)等電信服務公司。2007年iPhone上市,手機從傳統單向傳遞訊息的工具,進化為可以上傳下載數據的載具,透過大量數據的傳輸,網際網路的世界又有了一次大躍進。另一方面,從2000年前後大規模移往中國生產的科技公司,甚至從珠三角、長三角一路延伸到鄭州、成都、重慶。此時的中國,國內經濟繁榮、國際市場上又被公認為世界工廠,在國內市場與出口競爭力的雙循環優勢下,成為這個階段最大的贏家,在這個階段的贏家就是蘋果(Apple)與中國。為了消化、應用龐大的數據,雲端服務、機器學習成為顯學,包括亞馬遜網路服務(AWS)、微軟(Microsoft)、Google、Meta在內的網路巨擘,在雲端提供各種2B、2C的服務,在消費者看不見的後端,則以資料中心彙整數據與流量,也造就了幾家富可敵國的網路巨擘。除了資料中心龐大的需求之外,人工智慧的應用在多年的冬眠之後迎來新的春天。「雲」與「端」強力連動的需求下,台系的生產製造大廠同步建構了強大的生產體系,也成為美中角力下隱形的贏家。從2009~2019年,中國的GDP從5.1兆美元,驟增到14.28兆美元,而美國則在2008年的金融海嘯之後努力收拾殘局,GDP總量從2009年的14.48兆美元,增加到2019年的21.38兆美元,只增加7.1兆美元。但在2019年疫情爆發之後的4年中,中國經濟出現疲軟的現象,而美國在人工智慧等黑科技的加持下,出現了強勢的反彈力道。自從蘋果在2018年成為第一家市值上兆美元的超級企業之後,已經陸續有8家公司成為市值上兆美元的公司。除了市值超過3兆美元的蘋果、微軟之外,NVIDIA也在近期達到2兆美元的規模。現在美國人知道,如果不能在典範轉移的過程中掌握先機,美國也可能成為修昔底德陷阱中的落敗者,而定義科技發展論述與方向,便是美國牢不可破,不可能放棄的領先優勢。2018年川普主動出擊,強勢論述中國人搶走了美國的工作機會。2019年2月時,川普政府在白宮的網頁上強調「量子技術、5G、人工智慧、先進製造」是美國必須牢牢掌握的競爭優勢。川普劍指中國,接任的政敵拜登並未修正,甚至更刻意強調半導體、車用電池、稀土與藥品的重要性,顯見美國朝野已經定義美中關係從對立、對峙,進一步推升到對抗的新時代。
2024/3/4
2024年產業展望系列之7:美中兩國從對峙到對抗的轉折點
綜觀全球過去70多年暴增25倍的GDP總量,我們也可以從台灣經驗中,找到幾個時間上的節點,細微地探索推動成長的關鍵因素。積體電路在1958年出現,企業多數只是利用積體電路提升自家產品的競爭力,在1971年英特爾(Intel)推出4004的微處理器之前,都還是茶壺裡的風暴,而美日等國都是上下游垂直整合,從產品設計一路做到設備、材料與生產製造。1970年代,半導體的鐘聲從矽谷遠揚,敲醒了長睡的大地,也成為之後網際網路與數位革命的基礎。飛捷(Fairchild)、英特爾,IBM、惠普(HP)車庫、蘋果(Apple)賈柏斯的故事膾炙人口,美國科技人志得意滿之際,來自東亞的新興工業國家也沒有閒著。剛退出聯合國,與美日斷交,同時受到石油危機、通膨、嬰兒潮威脅的台灣很早就起步,先在1974年組織了RCA計畫,第一批種子團隊成為台灣產業界的英雄,而以宏碁、神通為首的電腦公司,則從仿冒的電動玩具、Apple II學習起如何經營科技公司。1973年成立的工研院與1980年成立的新竹科學園區,讓新世代科技業有了定錨的基礎,源源不斷的新技術、沒有後顧之憂的生產條件,以及來自台清交成等經歷過嬰兒潮、威權時代,勤奮又守秩序的台灣名校畢業生,結合海外歸來的學子,共創了以代工製造為主的台灣科技業奇蹟。基礎科技更為雄厚的日本,先以家電、隨身聽(Walkman)風靡全球,並在1976年由8家公司籌組了「半導體產業協同組合」,以英特爾等矽谷領先大廠為競爭標的,4年內開發出幾千個技術專利,亦步亦趨地成為美國之外的另一股勢力。之後就是日本後來居上,英特爾轉而專注微處理器,放棄記憶體事業的故事了。落後的美國在1985年以廣場協議、半導體協議迫使日本開放市場,透過政治力的影響,美國看似扭轉了美日之間的競爭優劣勢,但更慶幸的是給了台灣與南韓半導體公司發展產業的一扇窗。不同於台灣由政府主導、半官方機構助攻,中小型新創電腦公司創建產業發展基礎的模式,南韓由大企業主導的半導體與科技產業,強的是品牌、前端技術,弱的是供應鏈、生態系與需要靈活身段的IC設計公司。從1980~2009年的30年間,全球的GDP總量從1980年的11.3兆美元,暴漲到2009年的60.8兆美元。這增加的將近50兆美元也與「全球化」大運動息息相關,這個階段的大跨步,更普遍性地帶給人類不曾有過的繁榮與幸福感。因為全球化效益的驅動,台日韓也是全球化時代最大的受益者,這幾個東亞國家的戰後嬰兒潮世代,一方面享受科技成長的果實,一方面也是創造價值,並成為財富重分配的天選世代。如果用歷史的縱深去理解世界改變,那麼2009年可能是另外一個重要的分水嶺。2008年北京舉辦奧運之後,中國的國勢如日中天,那一年中國的GDP總量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而美國經濟卻深陷次貸的金融危機中。2008~2009絕對是一個轉捩點,中國人自信爆表,挑戰美國霸權的企圖心不只是私下談談,甚至在中美高峰會時成為兩國元首對話的內容。2011年APEC高峰會時,歐巴馬已經跟胡錦濤說「中國必須在國際規則底下參與遊戲」,接任的習近平說:「太平洋大到可以容納中美兩國」。中國人志得意滿,但不久之前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才說:「如果你不坐上餐桌,你就可能變成菜單的一部分」。在世界霸權的爭奪戰中,頂尖大國的領袖對話既是遊戲規則,也充滿了競爭的機鋒,更暗示了各種發展的可能性。 
2024/3/1
2024年產業展望系列之6:與台灣息息相關的經濟發展節點
我根據IMF對全球GDP的統計,探索1950年後東亞四強能後來居上的關鍵。我選擇了1950、1980、2009與2019、2023年這五個年度當成節點,逐一探索我們經歷過的世紀與世界。1950年那一年,全球GDP總量為4.2兆美元,也就是在20世紀前半葉,全球經濟擴張了3.4兆美元。1950年之後的戰後嬰兒潮,帶給社會沈重的壓力,但也帶來足夠的勞動力。世界從勞動力、效率、分工上取得明顯的進展。從1950~1980年的30年當中,全球GDP從4.2兆美元增加到11.3兆美元,這30年7.1兆美元的成長已經大幅改善人類的生活品質。但整個世界真正的良性擴張期,則非1980~2009年這30年莫屬。我們得知道全球GDP的總量從1980年的11.3兆美元暴增到2009年的60.9兆美元,這將近50兆美元的成長背後代表什麼意義?哪些是關鍵的推動因素,對於下一個世代的世界有何意義,那就更值得玩味了!從1950年代的國共戰爭、韓戰之後,全世界是美國人獨霸的武林,美元主導了全球的交易,並且奠定了以知識技術先行,以法規為基礎,並以智財權、軍事力量為後盾的交易體系。自信滿滿的美國人訂定了全球的遊戲規則,全世界也在美國模式的框架中,尋找最佳的定位與機會。1970年代的兩次石油危機,既是危機,也是轉機。在通貨膨脹、成本激增的壓力下,歐美公司開始將勞力密集的工作交給亞洲具有優質勞動力、秩序井然的日本與四小龍。當時日本由長期執政的自民黨領銜,而四小龍除英國殖民的香港之外,都還在威權政府的領導下,加工出口區、科學園區、政府支持的研究機構(如工研院、資策會、中經院;南韓的國家科學研究院等)提供了良善的政策與技術支援,讓東亞新興國家與歐美國家的需求,以及不斷出現的黑科技無縫接軌。主導全球經濟的美式資本主義席捲全球,抓住第一波機會的是日本,然後是以雁行理論跟進的四小龍。在戰後復興、國家重建的企圖心激勵下,擁有人力素質與傑出的經濟政策推動力,日本在1960與1970年代就成為全球的典範,甚至在1980年代喊出「日本第一」的口號。緊跟在後的四小龍不遑多讓,與經濟同步發展的科技,更出現令人炫目的偉大成就。全世界能夠「彎道超車」的國家,絕無僅有。回顧過去70多年的發展歷史,除了城邦國家的新加坡之外,後來居上的例子只有東亞四國。那麼在未來10年、20年,還會有新興國家搭上科技的列車成為新典範嗎?台、韓,甚至經濟規模更大的中、日兩國應如何觀察世局的演化,務實的理解興革之道。我們從經濟成長的數據與科技產業演化的經驗中,找到寡佔、高附加價值、資本密集、技術密集等成功關鍵,這些要素都是判讀未來區域分工或分散型生產體系的蛛絲馬跡,但東協南亞,或中南美洲的新興國家可以跟上腳步嗎? 
2024/2/29
2024年產業展望系列之5:峭壁化經濟成長模型
Visual Capitalist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整理了2000年來全球各國經濟總量與GDP比重的演變。這份統計是運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推估的數據,讓我們瞭解過去2000年人類經濟活動的發展模型。儘管18世紀時,工業革命帶來了很大的變革,但1900年之前,人類的經濟活動多數與勞動力息息相關,屬於非常緩和成長的曲線。工業革命是改變的源頭,在18世紀的工業革命以前,仰賴基礎勞動力的世界,GDP與各國的人口總數連動,中國、印度貢獻了全球60%以上的GDP。直到蒸氣機取代勞動力,我們開始感受到先進國家與開發中國家的落差。但直到1900年,也就是20世紀開始的第一年,估計全世界的GDP總量也僅有800億美元左右的規模。在20世紀上半葉,兩次的世界大戰、民族自決運動,全世界在政治狂熱中,慢慢因為軍需、汽車、紡織等民生工業的發展,從人力效率、基本的管理經驗上,甚至社會保險制度等方面取得一些進展,這個世界開始出現有意義的成長,但那也不過是個人類社會走入現代化的起步而已。20世紀前半葉,兵荒馬亂,全球GDP仍從800億美元增加到4.2兆美元。但經濟穩健發展,全球經濟繁榮的起飛卻是1950年國共戰爭之後的70多年。國共戰爭或者二戰之後的70多年中,全球GDP的總量從1950年的4.2兆美元,成長到2023年的104.5兆美元,大約是25倍的擴張。1950年開始的下半葉,國共戰爭、韓戰相繼結束,冷戰將全世界一分為二,共產國家與民主陣營壁壘分明。強調私有財產權、重視良善管理的民主陣營在迎合人性的特質中取得明顯的優勢,並在1970年代之後主導東西方和解與全球化的新浪潮。台灣躬逢其盛,讓我們這一代飽受國際政治版圖變化的壓力,但這也是全球經濟發展的「Golden Age」,我們成為享受經濟成長果實的天選世代。從全球觀點來看,所有的國家中,東亞的日、台、韓、中四個經濟體是真正從谷底翻身,成為成功典範的國家,而這四個東亞的經濟體,過去的成功關鍵與數位科技的進程息息相關。那麼在美中貿易摩擦的背後,產業發展模式會由過去日本領銜的雁行模式,重組為美日韓台四手聯彈的新格局嗎?數位科技是關鍵變數,我們能以科技業的發展脈絡,展望東亞四強新世代的發展模式嗎?這是人類歷史上非常重要的轉折,身為黃金世代的一份子,我想試著從中找到關鍵節點,從過去的歷史縱深理解未來世界可能的演化。 
2024/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