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Expo終章
AI Expo Taiwan 2024 由DIGITIMES、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IC之音竹科廣播攜手主辦,大會將於4月24日在台北圓山花博爭豔館開展。
中光電談AI框架 影像辨識結合LLM有益處
2024/4/29
中光電智能機器人技術長陳奎廷表示,團隊近年發展自主移動載具,運用人工智慧(AI)影像辨識技術已行之有年,近期導入生成式AI(Generative AI)技術,發現可緩解資料不足、提升控制語言靈活度、加速程式開發等益處。 終端導入「邊緣AI」門檻高 研華:使其規模化躍升涉及4要素
2024/4/29
人工智慧(AI)甚至邊緣AI在市場規模化發展上一直不如預期,對此,研華產業雲暨影像科技事業群副總經理鮑志偉在由DIGITIMES主辦的AI Expo中表示,邊緣AI規模化躍升,涉及4項要素;將會是台灣在AI產業中發展的絕佳機會。 AI愈來愈聰明 張益肇:三大領域也需關注
2024/4/26
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進入企業應用領域,實務挑戰接踵而來。前微軟亞洲研究院副院長張益肇指出,AI工具愈變愈聰明,企業得思考如何重新規劃技術、人力等資源配置。除了生成式AI,機器人、AI輔助材料、製藥研發也有許多進展。 Vantage資料中心估7月開幕 伺服器規格依客戶需求
2024/4/26
美商Vantage Data Centers亞太區總裁湯國江(Raymond Tong)表示,在台灣規劃建置的16MW資料中心將於下一季、估7月啟用,看好台灣資料中心產業將加速發展。針對三大公有雲資料中心陸續在台落地,他則表示,與雲服務供應商維持「策略合作」關係。 企業導入AI不難 緯謙:確立方向方能精準落地
2024/4/26
由DIGITIMES主辦的AI Expo於25日邁入第二天,緯謙科技副總經理李冠儀以「從數位到人工智慧(AI),賦能製造轉型」為主題,為產業、使用者整理,如何讓AI可以更有效率地在企業落地。 (AI Expo)人機介面有看頭 但LLM並非萬能
2024/4/25
人工智慧(AI)技術持續演進,DIGITIMES AI Expo現場可見到不同團隊展出虛擬人、機器人應用,本土語言和語音處理技術成為顯學。不過,也有團隊指出,不同AI技術有不同應用場景,大型語言模型(LLM)並非所有任務都可支援。 AI Expo展場直擊:AI工廠邁向新紀元、虛擬氣象主播上線
2024/4/25
由DIGITIMES主辦AI Expo 2024邁入第二天,展場直擊AI依舊為現場最火熱的話題,從智慧治理、城市應用、永續發展等百花齊放,且在AI、雲端運算發展愈趨成熟助攻下,虛擬科技、元宇宙也為現實世界的互動開創更多可能性。 高通劉思泰: 邊緣AI潛力無限 規模勢必超越雲端
2024/4/25
高通(Qualcomm)副總裁暨台灣與東南亞區總裁劉思泰24日在AI Expo Taiwan 2024擔任開幕主題演講的嘉賓。劉思泰表示,人工智慧( AI)可說是無限大,沒人能預估還有多少新的功能和應用會被開發,在無線連網及傳輸功能逐步升級的環境下,為AI功能大幅度轉移到邊緣裝置奠定了基礎。 AI增加雲端與邊緣整合 傳統儲存面臨挑戰
2024/4/25
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席捲各界,雲端成為重點戰場。AWS台灣暨香港總經理王定愷強調,「沒有Cloud,不成AI」,但雲端與邊緣並非互斥、而是合作關係。提供軟硬體儲存方案的NetApp則指出,AI牽涉大量資料運算,傳統儲存方案面臨挑戰。 群聯搶攻GenAI產業鏈空缺 2025邁入指數型成長
2024/4/25
為了解決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運算的高成本問題,群聯電子執行長潘健成表示,目前在雲端AI伺服器及AI PC終端之間,AI模式地端微調運算(Fine-tune)是市場存在的缺口,但許多企業卻不知如何運用。 生成式AI雲端和邊緣並進 邊緣運算另有4大課題
2024/4/25
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在雲端、邊緣並進發展,DIGITIMES Research分析師團隊指出,手機與PC為首波發酵的裝置,晶片與平台大廠紛紛結盟投入。不過,邊緣運算雖有許多優點,要普及化仍有模型微型化等四大課題得面對。 生成式AI促教育變革 范書愷:教育學科應設AI護欄
2024/4/16
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浪潮不僅震盪科技界,也迫使教育界檢視教學方式。北科大管理學院院長范書愷表示,AI發展不應集中於少數業者,而需去中心化、往邊緣應用發展,各學域專家可集思廣益、設置各領域的AI護欄(Guardrail)。